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产业融合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30
  • 阅读量118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模式,形成了全新的产业形态。农业与旅游两个不同产业相互融合,是通过农业资源在旅游产业链上的渗透融合突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阳江市阳西程村镇是广东省重点海洋和海岸生态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旅游名镇,可以通过由渔农业提供资源,以旅游服务为表现,开发农业产业链中能够与旅游产业链的价值模块相契合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扩展原有产业的价值链,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具有更强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融合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程村镇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c)-074-03


  1产业融合的界定和休闲农业旅游的内涵


  (1)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融合后的产品兼有融合产品的多重价值和功效,同时带来了资源的共享,为产品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产业会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竞争。一般而言,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总之,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


  (2)休闲农业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1月27日我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


  休闲农业旅游主要通过对原生态的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农业生产、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民俗节庆、田园风光以及旅游者参与融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方式,具有明显的体验、休闲特征。它是一种“农业+旅游业”的产业经营方式,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从而提高农业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实现旅游的转型升级;再次还可以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产业融合背景下阳西程村镇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


  2.1程村镇渔农产业特色及现状


  程村镇位于广东省阳西县东部,距离阳江市区20公里。该镇依山傍海,资源丰富,2015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海洋和海岸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有海洋渔业、中药材生产、水果生产、畜牧业、粮食生产等产业,是一个半渔农业镇,其中海水养殖业是程村镇的支柱产业。


  2015年阳西县渔业总产值50.06亿元,总产量达50.28万吨。阳西县被授予“中国蚝乡”称号,已建成“国家级近江牡蛎(程村蚝)吊养标准化示范区”。程村镇有200多年的养蚝历史,是广东省著名的生蚝生产基地,“程村蚝”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素有中国“第一蚝”的美誉,主产区为程村镇红光村。据评估,“程村蚝”品牌价值为4.95亿元人民币。目前,程村蚝养殖面积3.7万亩、占全县海水养殖面积39%,年产量15.8万吨、占全市75%,年产值4.62亿元。


  2.2程村镇休闲农业旅游开发SWOT


  2.2.1优势


  (1)农业资源的垄断性和可开发性。“程村蚝”主产区海洋边,水域面积5.5万亩,有织篢河等5条河流汇入,饵料生物丰富,无工业污染,水质、盐度、水文等符合蚝的生产,海洋资源丰富,毗邻万亩程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发“程村蚝”主题特色旅游潜力巨大。“程村蚝”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该镇出产的“程村蚝”远销全国各地、港澳地区及海外,具有品牌优势。已成立的红光蚝协会有会员263人,示范区蚝养殖户460户,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万多人。


  (2)旅游资源丰富。程村镇旅游资源丰富,渔农养殖、人文古迹、自然风光集聚,其中以程村生蚝生产基地和全省面积最大的红树林生态旅游区闻名,是参观养殖、品尝鲜蚝、观赏红树林、游览山海风光、采摘、科普教育的好去处。每年都有逾万游客从广州、茂名、珠海等地赶来参加“蚝文化美食节”,现已开辟阳西特色旅游专线“程村海滩吊桩养蚝”,游客可现场摘蚝尝试,别有一番情趣。据考证,著名的历史人物冼夫人就出生在程村镇冼村,2015年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获评广东省旅游名村。


  程村镇地处的阳西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港湾岛屿资源、咸水淡水温泉、奇山峻岭、宗教文化等,可以满足游客“商、养、学、闲、情”的不同需求。2010年~2014年,阳西县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逐年迅猛增长,年平均增长分别达27.3%和47.6%,增速均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132万人次,增长19.3%;旅游总收入约12亿元,增长24.5%;旅游增加值5亿元,占全县GDP的6%。本地特色漁农资源和周边景区游客的带动效应,使程村镇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具有基础。


  (3)投资环境良好。程村镇是阳西县十大美丽乡村之一,已完成的《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能有效推动程村镇红树林湿地公园项目规划招商,指导程村镇红树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阳西县拟将红树林生态旅游区打造为集乡村休闲旅游、特色饮食、人文体验、科普教育、时尚运动为一体的高端大型休闲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五星级度假酒店、旅游地产度假公寓、科普馆、商务会所、运动基地、水乡风情小镇、红树林公园、饮食中心等旅游休闲项目,以红树林保护区为背景,融现代商贸、旅游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现代人居等多种功能的旅游综合体。由于政府的支持,这为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心理基础,为程村镇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4)交通便捷发达。程村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离阳江市区仅20公里,325国道与阳茂高速公路横穿镇境,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境内分布有黄什河、程村河、近河三条河流,船只经洋边河可通阳江港、闸坡港、溪头港等地。未来随着2017年广深高铁开通、2018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阳江合山机场扩建,阳西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明显提升,阳西的休闲旅游变得更加便利,市场前景巨大。


  2.2.2劣势


  (1)产业形式单一。“程村蚝”品牌潜力巨大,但面临专业户散养为主、技术水平低,加工流通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同时,因为产业形式单一、产业集群效应小,难以实现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效益不高。(2)旅游发展基础薄弱。目前已开发的旅游产业,存在休闲旅游项目数量少、档次不高、休闲旅游发展规划需要进一步完善、渔农休闲特色打造不够、休闲旅游发展的配套设施不足,各类公共设施不能满足旅游需求。(3)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人才缺乏。由于程村镇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还处于发展初期,产业人才匮乏,尤其缺乏产业示范推广、产品精深加工、旅游服务营销等高端人才。目前的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偏低,服务能力不足,现有的人力资源不能实现当地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目标。


  2.2.3機遇


  (1)旅游市场转型带来的机遇。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的旅游方式将由以“观赏”为主的观光旅游转向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大关,达到了6905美元,这为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强劲的经济基础。随着休闲时代来临,中国旅游整体面临转型,休闲旅游引领着市场。(2)政策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从国家层面分析,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一些政策,传递了农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新信号。从地方层面分析,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多业态旅游业,进一步提高阳春市、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等地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知名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其中《阳西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报告》中提出,“要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带发展,2016年重点规划实施打造‘全域旅游’,逐步建成集滨海旅游、宗教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业发展新格局”“要发展现代农渔业,继续做优做强程村蚝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这为程村镇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3)农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农业的发展由单纯的数量与质量的追求到综合的多功能开发阶段。在此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既是适应并推进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步骤,也是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进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2.2.4挑战


  (1)存在产业融合不到位,品牌价值、产业价值难以提升的挑战。如休闲农业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旅游规划功能未运用到位、高新技术支持不足、农村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创意性和多样性不足、网络化协作不足、品牌意识不强等。(2)存在周边旅游区县的竞争压力和旅游条件多变性的挑战。旅游业是阳江市的支柱产业,各区县都有或成熟或在开发的旅游景区,特别是程村镇所在的阳西县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因此,程村镇必须充分挖掘产业特色,根据市场调查分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好自己的产业品牌。(3)存在人才匮乏的挑战。目前“程村蚝”产业人才匮乏,面临如何加强程村蚝标准化养殖人才、产业示范推广人才、产品精深加工人才、旅游服务营销等高端人才教育与培训,使人才队伍的理论水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实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问题。


  2.3程村镇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对策


  (1)注重政策引导,落实保障措施。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符合国家提出的经济发展导向,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部门要做好扶持引导工作,以政策助发展,落实好资金筹措、人员配备、技术支持等各类保障措施。


  (2)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融合发展。要提升第一产业质量,改良养殖品种,升级吊养设施和装备,深化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探索建设“碳汇渔业”展示区;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加强蚝资源利用,建设“程村蚝”产业科技园,发展蚝特色食品加工、开发功能食品,进行“程村蚝”系列产品加工和衍生产品开发,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创新第三产业发展模式,整合红树林自然资源、示范区生态条件和“程村蚝”饮食文化,开设程村“蚝”情旅游线路,完善旅游服务配套,着力发展蚝乡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形成完整产业链。


  要采取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促进融合发展。如“人才+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发挥产业人才引领作用;“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壮大产业规模;“公司+协会+养殖户”整体发展模式,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人员素质,解决人才瓶颈。可以与广东省海洋大学、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程村蚝产业领域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一是引进和培养产业示范推广人才:引进蚝养殖专家、苗种繁育、养殖工程等人才,初步形成养殖工程科研团队;培养高级示范推广人才;开展多样化的程村蚝养殖能手的提高培训,培训一定数量的标准生产技术能手。二是引进和培养产品精深加工人才:引进海洋食品加工、资源利用、功能性食品研发等人才,培养加工经营管理人才和加工技术人才,整体推进程村蚝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培养旅游服务营销人才:适应滨海渔村休闲渔业和特色旅游的发展需要,培养一支乡村旅游、休闲渔业、产品销售、文化服务等创业带头人队伍。四是通过产业融合开发程村镇渔农村特色休闲旅游,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以上。


  (4)利用品牌效应,实现价值延伸。利用“中国蚝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基础,开发新品种、尝鲜品、加工成品、旅游產品、文化娱乐等系列,向农业产业链融合,延伸“程村蚝”品牌价值,实现程村蚝产量产值不断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发挥国家级示范区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本市、珠海、湛江、广西等地产业发展,扩大蚝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经济社会效益。


  (5)整合产业资源,抓好推介营销。一要做好品牌塑造、品牌包装、品牌传播、渠道推广等工作。二要灵活组合旅游线路、丰富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内容、突出体现旅游规划功能模块中的产品理念创新,提高经营水平,实现产品开发的多样化、实现网络化协作。三是在现有的蚝文化美食节的基础上,继续搭建程村蚝销售平台,进一步宣传推介程村蚝产品,推广程村蚝品牌。要以蚝产业为依托,实现旅游美食一体化,展示程村特色农产品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切实推动镇域经济健康发展。


  (6)建立环保模式,实现持续发展。要本着开发产业、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强调先规划后开发,强调保护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避免造成资源破坏。


  参考文献 

  [1]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2] 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3). 

  [3] 张利库,张喜才.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10). 

  [4] 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2005(3). 

  [5] 胡叶星寒.河北省山地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野三坡百里峡为例[J].农业经济,2013(11). 

  [6] 高谋洲.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8(3). 

  [7] 郑英.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休闲农业[J].贵州农业科学, 2004(32). 

  作者简介:谢宏(1967-),女,汉族,重庆市人,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