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注定将拥有一个温暖但不平静的春天。人们追逐新一轮四季流转的脚步并没有因为迟到的新春佳节而放慢。春节后开始上班的第一天,一个忧患孩子未来的母亲真挚且不乏理性的呼声,让每个人都开始警醒和行动。
相对于空气污染问题,水污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之深远更令人担忧。从源头到大海,从最发达的城市中心到几乎被现代文明遗忘的空心化的农村,水环境的隐忧无处不在。走遍中国,几乎找不到一条母亲河,还依然清澈、平静、流淌。人们开始意识到,我们正在使用的水,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纯净安全;水资源,也并不真的像水龙头一样可以让我们随意的予取予夺。空气、水、土壤…各种环境问题更威胁着每个人健康和生存。
我们欣慰的看到,整个社会已经开始积极行动。年前 “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实施;新科环保部长锐意进取的姿态;“水十条”将很快发布;环保部测算在水污染防治领域的投资约需2万亿元;3月5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达18处与水相关的表达,这些都让人感到希望正在显现。
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提醒人类反思:水资源的保护势必将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生态问题、管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水资源的社会化属性决定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必须借助社会化的方法来解决。
为此,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携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 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美国环保协会(EDF)、全球水伙伴、中国水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亚洲赛艇联合会等众多社会组织,在兴业银行、可口可乐、艺康 、流行美、嘉富城、君泽君、书堂画院、万科、荣昱等众多企业支持下,在上海共同举办“保护母亲河,绿色中国美”2015世界水日环保公益活动,形成多项共识如下:
在中国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水问题的解决必须走社会化 “五位一体”的水综合保护与管理道路,将水的保护融入到政治、社会、经济、生态与文化等领域,通过全社会的多元参与,合作交流,跨界创新,水才有希望,水才能永续滋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立足生态系统视角,破解水与发展难题。水的生存空间是生态系统,是决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自然资本。在以河流为基本单元的生态系统上,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生物等,是破解“水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二、呼吁企业积极行动,推动产业链中水保护。
1、把水资源保护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绩效评估体系;
2、加强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水资源管理,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开展更多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多赢实践,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3、鼓励企业走进自然,为企业员工、客户,供应链上下游提供走进水的生存空间,感触、亲近、了解大自然的机会,培育观念和行动力。
三、探索社会制度创新,探索水治理的PPP模式。鼓励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领域创新探索PPP模式,期待政府转变职能,从履行责任到提供监管,购买社会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
四、借力文化载体,用人文关怀传播水保护。水是有生命的,自然是温情的,要象关怀人一样,关怀水、河流、湿地,以文学、影视、绘画、音乐和新媒体等形式,感性传播水保护的理念和故事,用人文情怀感召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同和参与。
五、鼓励社会参与,引导、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只有公众参与的环保才是真正有效和持久的环保。关注、关心、关怀环保社会组织的成长,通过各种形式支持他们在水资源保护领域开展工作,让每一条河流都有人守护,让每一滴净水都有人呵护
行动起来,我们的母亲河一定能焕发她应有的生命力。“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的愿景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