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办公档案论文范文,办公档案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企业党务工作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 投稿无哀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723次
  • 评分4
  • 43
  • 0

文/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董兰 温志怀 王琦

【摘要】本文重点对企业党务工作者存在的问题以及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并且提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方法以及破解问题的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五个转变

党务工作是强力推进企业健康,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党务工作有别于生产经营,在特殊的时段和环境,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人的思想行为,工作更艰难,体现的价值更大;党务工作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是一种低成本、低耗费、清洁环保型的投入,却能最大化地创造企业价值。

一、企业党务工作者存在的问题以及表现形式

(一)思想与行为方面。一是安于现状,学习意识不强,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因循守旧,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求稳妥,习惯当上级传声筒,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现象。三是缺乏创新精神,以前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没走出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的误区。

(二)形式与内容方面。一是注重表面超过内容、注重形式超过实际,热衷于搞形式,搞花架子。二是作报告、写文章八股文习气重,大话、套话、空话多,开过会议、传达完文件就心安理得。三是工作追求表面的热闹,不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而是把功夫用在应付上级检查和先进评比上,制度一应俱全,却止于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去认真落实和督查。

(三)过程与结果方面。一是浮在上面的时间多,沉入现场的时间少,深入一线帮助少,对一些工作或问题只是了解表面和皮毛。二是坐在办公室想问题,拍着脑袋作决策,事情还没有做就想着写汇报、写总结、写成果,以为写得好就是做得好,说得好就是干得好。三是有些工作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着“人人都抓工作,人人都不负责”的现象。四是片面追求成绩和荣誉,不注重基础,不注重积累与积淀,为了先进而先进,没有用过程和细节来认知我们的成果。

(四)责任与担当方面。一是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有时产生新的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与群众接触不多,不接地气,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把握不准,不善于正视矛盾和困难,担当能力下降,责任心出现缺失。三是对基层员工感情不深,与普通员工交流不多,不问群众意愿、不顾群众诉求、不管群众评价,抓面子工程多,抓实际问题少。

二、企业党务工作者存在问题的根源与分析

(一)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脑子里条条框框多,做事犹豫不决,不去创新,不去突破;目标定位不高,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不强,畏难情绪严重,满足于现状,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搞纸上谈兵,走形式过场,言语狂风暴雨,行动微风细雨,甚至只说不做,习惯“玩空手道”“练假把式”。

(二)观念陈旧,方法老套。服务意识不强,本位思想严重,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和视野去审视形势和谋划工作;消极“等米下锅”,思路不清、办法不足,工作中习惯于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去办事;做事不实,浮于面上,遇事常常依赖上级安排,见子打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统筹安排。

(三)不思进取,缺乏担当。责任意识不强,遇事做和事佬,无原则地和稀泥,把一团和气当作包容;工作中以执行上级部署为由,被动地完成规定动作,不推就不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发生问题,推诿扯皮,敷衍责任,热衷于嘴皮子功夫,遇到“难缠”的人和事就躲着走;愿意干打死老虎的事情、锦上添花的事情、顺水人情的事情,不愿意做较真较劲的事情、雪中送炭的事情。

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方法以及破解问题的措施

企业党务工作者解放思想、观念转变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心,按照“服务、质量、健康、影响”这四个职能定位来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

(一)“服务”是企业党务工作干正确事情的根本。需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服务层面上,要力求全方位,培育典型,带动全面;在服务方式上,要抓多元结合,变静态为动态;在服务艺术上,要拓展思维空间,实现情商与动商有效互动。

(二)“质量”是企业党务工作干正确事情的关键。需思考工作责任机制、工作质量标准、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注重员工思想素质与工作能力的提升。

(三)“健康”是企业党务工作干正确事情的基础。需思考员工群众的身心健康、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与作风建设,也需要思考企业信访、维稳、治安、防恐的协调处置以及企业本质安全和健康发展。

(四)“影响”是企业党务工作干正确事情的追求。一是要坚持“三个多做”:即员工群众关心的事情,必须多做;有利于员工群众身心健康的事情,必须多做;有利于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事情,必须多做。二是要处理好社会、企业、员工三个层面的关系,有效提升社会的认知度、上级的认可度、员工的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