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学前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

  • 投稿二涵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690次
  • 评分4
  • 76
  • 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赵岚

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幼儿将来能否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幼儿期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状况显得尤为重要。3至5岁的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好奇、好模仿、个性强。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自我实现阶段,需要我们为他们敞开大门。然而,班级里总有几个“特殊幼儿”,这部分幼儿大多持续存在着某些行为的偏差和心理的障碍。如我班的黄杰宇小朋友,他活泼好动,常常给老师闹点“恶作剧”。比如大家一起游戏时,他趁老师不注意就会到处乱窜,不遵守游戏规则,去抢别人的东西,等老师找他的时候,他有时会逃来逃去,让老师追来追去,有时又索性四脚朝天躺在地上,扶也扶不起来,累得老师气喘吁吁;上课时不愿听讲,随意讲话、随便走动,敲打积木发出响声等等;玩玩具时,他又常常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抢……再如范婧怡小朋友,从开学第一天来一直哭了几个月,做游戏时一个人坐在小椅子上哭,不愿参与游戏也不和小朋友交流;吃点心时哭个不停连点心也不吃;上课时也不停地哭闹,导致无法正常上课;吃午饭时还是在那里抽泣,不愿吃饭,有时哭累了就睡在桌上;午睡时仍旧哭闹不休,其他小朋友都被吵醒了。还有陈荃小朋友每次吃饭之前都要先呕吐一番;谭诗雨小朋友不肯吃饭;华文涛小朋友每次吃菜、吃面都要哭等等。

怎样来教育好这些“小公主”“小皇帝”呢?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才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他们需要爱,因为爱能使儿童以一种敏感和热情的方式去观察他所处环境中的那些特征。何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幼儿教师毫无疑问是这个重要工程中的重要一员,在铸造灵魂的这一伟大工程中,幼儿教师承担了打下坚实基础的这一至关重要的任务。特别是作为一名转岗教师的我,对幼儿教师的认识在不断的改变、更新,也在不断的深入、丰富,心中的幼儿教师形象也在不断的完善,日趋成熟起来。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一直是怀着一颗爱心从以下三方面来做好工作,让爱伴随着孩子,给哪些“特殊”的孩子更多的爱,促使全体孩子活泼、健康地成长。

一、以“包容”“宽松”的爱,对待“特殊”的孩子

我带过的小班,孩子们都是新生,从孩子进入校园的那一刻、从我们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对孩子负起所有的责任。这也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但孩子们对于新的环境显得既陌生又害怕,有些孩子的行为就会有所偏差。但是每一个幼儿都有被人关心,被人爱、与人交往、获得鼓励和赞扬的需要。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和关注不够。

如果随便惩罚幼儿、大声训斥更是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因此,对于调皮的幼儿,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用爱去教育他们。今年班里有一个特别的孩子:康康,这个孩子出生时只有二斤二两,是个早产儿,从孩子出生的不易,可以料想到家人对孩子成长的关怀以及老人对孩子的溺爱。孩子完全没有规则意识,来到幼儿园第一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全部出动,把孩子送到教室后,久久不愿离去。爸爸、妈妈趁孩子不注意时找借口离开了,当奶奶刚想走时,孩子发现了,一把拽住奶奶的衣服说什么也不肯放手,当老师、阿姨想尽一切办法把爷爷、奶奶送走后,孩子独自一人走到午睡室要爬到上铺跳下来,真是把老师、阿姨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好不容易把孩子留在了教室,孩子在教室里到处乱窜,没有在小椅子上待满过一分钟,对于老师、阿姨的话,他也从没有反应。

面对这么特别的孩子,我没有对他另眼相看,也没有训斥他,更没有吝啬自己的爱,反而给了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怀,常常和孩子交流,慢慢的,孩子上学不再哭闹不止,也能尽量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不随便走进午睡室了,也较少在教室里乱跑了,有时还会帮助老师做些小事情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拥有爱心,以“包容”“宽松”对待孩子,特别是那些“特殊”的孩子,无条件地从心理上接纳他们,理解他们,用自身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可信赖的。这样,孩子也会用爱心来回报我们的。

二、以“平等”“和谐”的爱,教育“特殊”孩子

没有对孩子的爱,何谈对孩子的教育,用爱心对待孩子,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在教育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感受和接收程度,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途径、方法和手段,尽量让幼儿多一点实际感受,多一些感性认识,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进行自我教育实践。这样,既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更能发挥教育的最佳效益。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积累到了一点经验,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小恩小惠”刺激法。

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也许你采用较强硬的方法,对他是不起作用的,那么你可以试试用食物诱惑的方法。康康小朋友,每次午睡的时候都会哭闹着喊要奶奶,这样一来,孩子自己无法正常午睡,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情绪和午睡,为此,我会悄悄和孩子说,你现在先乖乖的睡觉,等你醒了老师奖励你一颗糖。这招还挺管用的,孩子竟然慢慢安静下来睡着了,当然等孩子醒后,我会在孩子的口袋里塞进一颗糖。

2.“游戏规则”规范法。

对于个别孩子在学习常规上的欠缺,我尝试着先在游戏环节中强化规则意识并逐渐过渡到学习生活中去。晨晨是个规则意识极其缺乏的孩子,上课时随意离开座位到处走动的行为时有发生,随便讲话对他来说更是“正常”情况,老师的提醒根本不起作用。为此,我思考着,并在一次户外活动的游戏环节,重点介绍了游戏规则,孩子虽然一开始还是有些控制不了自己,但是经过我多次的、反复的强调游戏规则,孩子渐渐也开始遵守起规则来,虽然有时还会忘记,但规则意识在其头脑中渐渐树立起来。

3.“寻找亮点”鼓励法。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说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以独特发展。” 特别是对于那些“特殊”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特殊”性,平时常常会受到大家的指责。

其实,针对这样的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说教,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抓住一切教育的时机,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闪现时的亮点放大,为他们的点滴成功鼓掌,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即使他们犯错误,也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克服缺点。尽管孩子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的幼儿。如我班的赵石毅小朋友,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说出答案,有时会突然打断老师的话,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虽然经常教育他上课的时候要先举手等老师允许以后才可以回答,但收效甚微。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的反应能力较强,而且有较强的表现欲,但由于不善于控制自己,常常事与愿违。于是,我便在寻找机会,多次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他,并对他提出了要求:“你很聪明,反应快,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能当个守纪律的好孩子,老师讲完后再举手回答问题,就更喜欢你了。”渐渐地,他真的学会了举手回答问题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忘记,但经过提醒后,他马上就把小手举了起来。可见,适时地给调皮的孩子一些鼓励,很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飞飞小朋友是一个大班的复读生,由于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家长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让他再读一年大班。孩子刚到班里时,我也有一些顾虑,孩子已经上了三年幼儿园了,连吃饭还不太会,挑食情况更是严重,最要命的是逢吃豆子必吐。为此,我试着让孩子先从吃一颗豆子开始,当他吃了一颗豆子没有吐出来后,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他,随后他开心的吃了第二颗、第三颗……直至把一碗豆子都吃完了,我更是奖给给他了一颗五角星,没想到到了期末,孩子的奶奶找到老师说孩子让她去买豆子在家里煮给他吃,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4.“适当限制”惩罚法。

针对一些特殊的孩子,有时一点小小的限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彤彤小朋友,你给她糖果她不要,你用语言提醒她不听,可是啊,当我们开始选择游戏区域的时候,孩子的反应可快了,嗖的一声,就“窜”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了。针对孩子的这一现象,我在请孩子们选择游戏区域时,提出了要求,请表现好的孩子优先选择,这样他们就可以选到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了,而让表现不佳的孩子在最后选择,剩下的可选的游戏选项已经比较少了,有的游戏项目相对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孩子有可能就选不到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了,这样一来,彤彤的转变非常明显,一下子就来劲了,不雅的举动收敛了许多。

三、以“协调”“同步”的爱,同化“特殊”孩子

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奠基阶段,由于他们心理上比较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可塑性较大,若能针对“问题幼儿”的心理状态,家庭、幼儿园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相互协同作用的话,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我们班的琴琴小朋友,每天到了午睡的时候,从厕所出来就开始“寸步难行”了,哭闹着不要睡觉。老师、阿姨想扶她到床上去睡觉,她就开始哇哇大叫,这样又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午睡,针对孩子的表现,我们也与家长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家长也坦白孩子的脾气比较倔强,在家里,只要是她不想的事情,没有人能说服她,为此,我们和孩子的妈妈沟通好,她在家里和孩子讲好:在幼儿园要睡了午觉妈妈才来接的。孩子午睡的时候,我们也会和他进行沟通,如今天我们乖乖睡觉,待会儿妈妈来我们会跟妈妈说今天琴琴可乖啦,会自己乖乖睡觉的,妈妈一定会更喜欢你的。起先几天,孩子还会在睡觉的时候闹闹小别扭,开始时不肯脱鞋,等好不容易哄上床了,盖被子时又会嫌热,但是我们每次都是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孩子感受到,并且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我们就会当着孩子面,告诉她的妈妈,渐渐地孩子尽量开始自觉脱鞋上床睡觉,期间一点哭闹情绪都没有了,而且是非常安静的入睡。

总之,面对孩子,有人也许会说,我教给了孩子许多的知识,我教给了孩子许多道理,然而我们可曾真正地关注过孩子的内心,正视他们内心的需求呢?特别是那些“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特别的爱。我们应当尽力呵护他们,用我们的真心去爱护他们,这样,我们的那些“特殊”孩子才能融入集体,跟上集体的步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