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学前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培养幼儿的幽默感

  • 投稿游子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225次
  • 评分4
  • 68
  • 0

文/蒋云

有研究表明,具有幽默感的人无论在事业、家庭和社会交往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功率,幽默风趣的孩子比缺乏幽默感的孩子更有魅力因而更受欢迎。所谓幽默感,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让与自己互动的对象感到愉快。一个人的幽默感既非天生具备,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慢慢地积累起来的。幼儿园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弱,有些能力甚至表现为零。正是他们这种具有“白纸”的特征让我们能更好地去塑造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文学作品中蕴藏有许多的幽默内涵,如让孩子们喜欢的多种表现手法、生动的情节等。因此,我们在尊重幼儿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幼儿文学审美意识为前导,让幼儿在感知文学作品的同时,体验作品中的幽默,在快乐中明辨是非,从而学会乐观地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能幽默地想办法解决。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收集富有童趣的幼儿文学作品

幼儿文学对幼儿有着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能。不同的文学作品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做一名有心的收集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去寻找、积累相关的幼儿文学作品,让其欣赏,同时在收集过程中体验快乐。

(一)教师的阅读积累

从古至今,许多的幼儿文学创作者创作了许多富有童趣的作品,而被幼儿园选用于教材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为了能挖掘出更多情节生动的作品,我自己阅读了《世界著名童话集》《中外幼儿喜爱的儿歌选》还有各种类型的“图画书”等幼儿读物。在这些读物中我找到了故事《书本里的蚂蚁》、《晓晓拖地板》、《老虎和刺猬》、儿歌《伞可以做什么》、绕口令《收瓜瓜》、图画故事《虾儿跳跳》……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在这些作品中体验着幽默所带来的快乐。

(二)幼儿的收集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和老师、同伴共同学习、生活,离园后他们会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那儿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亲戚、朋友、邻居等,这为幼儿收集活动素材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我发动幼儿在园外进行趣味文学作品的收集。在成人的帮助下,孩子们能把知道的小笑话给小朋友们讲出来,能收集身边的事和物编成谜语、幽默小故事,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共享。如我们班彤彤小朋友的爸爸爱喝酒,经常眼底充血、红红的。有一天,彤彤一到幼儿园就告诉我们说:“真是笑死人了,我妈妈给我爸爸重新起了个名字叫‘红眼睛的大灰兔’。”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于是,故事《红眼睛的大灰兔》在小朋友中传开了。有的小朋友说:“我爸爸也爱喝酒,我回去也给他重新起个名字,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把眼睛喝红!”幼儿的收集过程培养了他们学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幽默和趣闻。对一个孩子来说,他编的小幽默一旦在伙伴中传开,他就会为得到认同而感到满足和愉悦。

二、欣赏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幽默,体验快乐

(一)集体欣赏幼儿文学作品

集体欣赏可让幼儿与老师和同伴充分互动,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共同分享快乐。集体欣赏时我先让幼儿感知作品,他们通过听、看,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情节,接着,引导幼儿去模仿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气,在模仿中进一步体验有趣的情节,然后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到和故事情节相似的生活趣事。如我们在欣赏故事《老虎和刺猬》时,我利用图片先讲述一遍故事,然后带领幼儿分段欣赏,让他们想象模仿出“老虎被刺猬弄得又痛又痒、嗷嗷直叫、急得狂奔乱跳”的样子,孩子们在笑声中表演着稚嫩、夸张的动作。随后我问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像老虎这样的情况,于是孩子们回忆起当树上的毛毛虫掉在自己的头上时、当被小狗追赶时的样子……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从集体欣赏、相互欣赏中愉悦着身心、体验着快乐,提高了对幽默的领悟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欣赏、教育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中蕴藏着许多的教育契机。教师运用一些有趣的幼儿文学作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餐前活动时,我让幼儿轮流讲讲自己在家收集到的笑话、谜语,在笑声中孩子们增强了食欲。又如,我们班的铭铭不愿让妈妈帮他把耳朵弄干净,我知道后就和大家一起欣赏王汶的儿歌《阿宝的耳朵》,儿歌中,种子飞进阿宝的耳朵能长出一株草的奇异情节,十分风趣幽默,让铭铭明白了要保持耳朵清洁的道理,回家后铭铭主动地要求妈妈把他耳朵清理干净。这也表明了 幽默可以代替缺乏亲切感的批评、可以代替没有味道的提醒和多余的唠叨。他给幼儿带来了新奇和有趣,他让幼儿愉快而有效地接受教育。

(三)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欣赏

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一片幽默区,摆放一些图文并茂的幽默小画册;幽默故事、儿歌的磁带;准备一些表演的小道具等,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欣赏内容,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幽默感的形成。如,我把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幽默小画册一起陈列在幽默区,孩子们可以挑选自己没看过的进行欣赏,画册的小主人也会主动地推荐、介绍自己画册上幽默的内容。孩子们在区域里交流自然、热烈,体验着自由欣赏的喜悦。

(四)延伸欣赏内容,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幽默的情节

由于受到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幼儿对欣赏的有些幽默情节难以完全理解,这时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去充分感知和体验。如,在欣赏过故事《晓晓拖地板》后,孩子们虽然对主人公把劳动当成游戏的情节感到十分有趣,但是他们在生活中没见过这种有趣的拖地过程,于是,我利用劳动时间,让幼儿把故事中的情节在生活中进行重现,虽然活动室的地板被搞得湿漉漉的、一块块白花花的,但是,孩子们在劳动中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而且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又如在《小小和啊呜》的活动之后,我让孩子们模仿故事的主人公,给自己的家人或好朋友“画”一封信,并在区域中展示出来,孩子们对画面内容进行的充满趣味的猜测和认读,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促进了幼儿幽默感的表现能力。

三、借鉴幼儿文学作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幽默,促进交往能力

(一)引导幼儿学习用幽默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困难

由于个体的差异,幼儿在相互交往时常常会发生冲突,怎样化干戈为玉帛呢?幽默的方法是首选。我们班的胡蒋山顽皮好斗,经常欺负小朋友,经过多次教育就是改不了。

于是,我把张继楼的儿歌《快住手》进行改编:

你这个淘气包,

为啥要欺负我!

老师没有告诉你吗?

这样顽皮可不好。

你要是想做游戏,

我来当你好朋友。

改编过的儿歌孩子们都学会了。以后只要被欺负的小朋友一念这首儿歌,胡蒋山就会立即住手,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看,孩子们用幽默的方法轻易地解决了交往中的困难。

(二)指导幼儿用幽默的方法向同伴提出批评和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孩子们之间零距离的接触更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善意的提醒运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能把人说得跳起来,一句话又能把人说得笑起来”。大家都知道笑比跳好。如就幼儿进餐习惯来说,吃饭时常有人报告:“某某的桌子上、地上掉了许多的饭粒!”被告状的孩子听了很不开心,对告状的人产生敌意,甚至产生了抗拒心理。于是,我给孩子们讲《漏嘴巴的大公鸡》的故事,告诉他们以后发现谁再掉饭粒,就问他是不是想做‘漏嘴巴的大公鸡’了。又如,有的小朋友爱吃糖,牙齿蛀了好多,我就给他们讲《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当发现谁又连续吃糖时,就会有人问他还记得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吗。幽默的提醒换来了不良习惯者快速的纠正。

总之,幼儿幽默感的培养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交往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促进、健康心理的塑造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只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用心去挖掘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幽默因素,给孩子创造一个幽默的空间,跟孩子一起捕捉、欣赏和体会生活中的快乐,相信一定能培养出幽默乐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