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雅静
(江苏省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常州 213003)
[摘要]幼儿园科学教育需遵循幼儿爱游戏的天性开展,但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教育形式单一、教师关注结果多于过程,从而忽略幼儿天性的问题。游戏化的实施策略更适合幼儿的科学学习,教师应从烘托游戏氛围、创设游戏环境、开展游戏化教学和评价等方面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游戏活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科学教育;游戏教学;幼儿园教育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必要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要把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放在首位,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现象的科学认识,从而形成初步的科学素养。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并非短期行为,其目标体系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为培养具有积极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要注重对幼儿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幼儿获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认识事物。
与此同时,“爱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之所以游戏,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大脑细胞的发育需要,所以孩子才会专注地从事着在成人看来极其枯燥无味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都比在高控制的集体教学中容易培养。而科学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这一角度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游戏化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把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的形式或手段来组织和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可以让孩子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使幼儿在主动活动中学会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可以让孩子感受更多的乐趣,从而乐于学习。
二、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形式枯燥单一
一直以来,在幼儿园的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最常见的做法是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主要为“听”和“看”,而不是动手操作和探究。走进幼儿园科学活动,通常会发现本来非常有趣的科学实验,却由于教师教学方式上的高控制而使幼儿变得无所事事,教师在前面演示,幼儿只能在一旁观望,教师对于幼儿心中强烈的探索欲望全然不知。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观望后,幼儿的科学兴趣被一点点抹杀,更不用说幼儿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在目标上,教师把科学教育的目标确立为让孩子知道知识点,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根本上并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也难以培养幼儿求真求实、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师关注结果多于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关注幼儿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而不是用简单粗糙的方式追求结果。但在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教师总是忍不住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让孩子失去了探究过程的乐趣,也没有机会在错误中反思和成长。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实施的策略
科学教育的游戏化指的是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都要以幼儿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在快乐愉悦的游戏中进行,由此才能既适合幼儿发展,又为幼儿所喜欢,且易于幼儿接受。
(一)烘托游戏化氛围
学前儿童的思维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活泼鲜明、生动有趣的形象很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尤其是一些孩子们认知度较高的人物、动物形象,会使幼儿身临其境般地融人角色、走进情境,因此在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营造游戏化的氛围.一方面可以将科学伟人的形象、成长历程和发明创造引入课程,这样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充满激情、带着向往参加科学活动;另一方面游戏化的情节也是烘托游戏化氛围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角色扮演,成长再现等情节,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创造自然环境,让幼儿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如开辟农夫农场,让孩子在农场种植或养殖、观察动植物,通过记录“农夫日记”来反馈幼儿的所见所闻所思。
(二)创设游戏化环境
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渗透着教育者意图、充满智慧和幼儿情趣的生活活动空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空间,而是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良、材料丰富、幼儿可以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浓厚的科学氛围和适宜、丰富的科学游戏环境是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开展科学游戏活动的重要条件。在创设游戏化科学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园所生均面积、条件设备情况因地制宜,高效利用空间,科学设计幼儿户外、公共区域、专用室、班级区域等功能区,进行科学环境多维立体创设,高效开发幼儿园现有场地和器材的教育功能,营造开放、互动的科学游戏环境,独创性地建设科掌文化氛围,让置身于其中的幼儿乐于探索、善于学习、勤于动脑、勇于发现,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三)开展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指运用各种游戏的方式组织实施科学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实施游戏化教学,幼儿园可以转变集体教学模式,以特色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以区域游戏实现自主探索,以混龄活动打破班级界限,让幼儿科学游戏走出班级小课堂,走向自然、社会大课堂。
1.区域科学游戏。
区域科学游戏以班级为地点,每日开展区域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和探究能力创设主体化的科学小游戏、科学小实验,如“水世界”“纸系列”“光影魔幻”“空气系列”等。在同一个时间段,教师可以提供4~5个游戏内容,让幼儿自主选择。每两周可以安排一次级部范围的自主游戏,一个级部的所有班级都开放各自班级的科学区域,幼儿可以到各班去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科学游戏。这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让班级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2.举办科技节。
幼儿园可以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每次科技节为期一周。在这一周内,幼儿园可以组织设计一系列的科技活动,从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宣传活动、家长活动、日常渗透等多个方面人手。比如,“森林学堂”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户外探究活动,使活动内容更丰富,兴趣点更多元。“亲子小实验”可以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做实验,分享探索的乐趣和发现的成功感。“环保时装秀”可以激发孩子们分类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开发瓶子、纸盒、瓶盖、宣传册、包装袋、报纸等系列,进行创意服装制作,并大胆展示。“自然工作坊”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特长,邀请他们来园当“科学博士”,和孩子共同探究、游戏。“亲子科技小制作”可以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一些使用方便、操作性强、牢固安全的材料,共同开展亲子小制作。
3.科学探索之旅。
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欢乐大家庭”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由家长发起组织幼儿外出参观,拓展幼儿科学教育空间。如参观汽车修理厂,了解汽车修理的一般程序;参观牛奶厂,了解奶牛的养殖方法,机器挤奶、牛奶消毒、牛奶包装等方法。外出参观活动可以大大拓展幼儿的视野,使幼儿看到更多幼儿园以外的科学现象,既增长科学知识,又丰富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有了更多的体验。
(四)开展游戏化教育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就要求对孩子的评价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要运用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具体而言,在每次科学区域开放活动时,教师应为每个孩子设计一个参加科学活动的“护照”,作为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评价工具。孩子到每一个班级去选择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孩子在活动区玩的情况给孩子盖不同的章,比如探究能力缺乏的孩子会盖工具章,问题解决能力弱的孩子会盖小手章,这样孩子回到自己班上时,教师只要看孩子的“护照”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在参加农夫农场后,孩子们记的“农夫日记”既是观察记录,也是适用于孩子的教育评价工具,教师可以收集孩子们的记录本,对照前后的不同来分析孩子在表征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游戏化的评价让评价更加简单、直接、具体,也能最大程度地尊重孩子。
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者,教师要始终将游戏精神作为贯穿于教育的主线,让游戏成为融汇于全部教育活动及其所有过程的灵魂,[如此幼儿园科学教育才能真正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教育才能为幼儿提供快乐的童年生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梅.教学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4,(1).
[2]李阳洁,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的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10).
[3]万中,刘敏,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与干涉[J].学前教育研究,2013,(8).
[4]丁海东,韩云龙.论游戏与教学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