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存 李玉华 俞裕芝
[摘 要] 采用隐喻研究法和访谈法,探讨学前教育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结果发现他们普遍对专业理论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也存在矛盾心态;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意识较低;初步具有了对专业理论性质特点的认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专业理论学习的探究过程,提升他们对专业理论本身性质的理解,培养他们合理的专业理论转化意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隐喻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比较强调诸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专业艺术技能的训练,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相对薄弱。近两三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大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在量与质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如何重新理解和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的性质与价值,并在相关课程建设中予以实现,继而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直接关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内涵和规格定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研究方法:一是隐喻研究法。通过让调查对象回答“如果让你打个比喻‘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像……’,你会打什么样的比喻?为什么?”来获取他们对专业理论的隐喻性认识。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在教育领域,隐喻也大量存在着,如“教师是园丁”“课程即跑道”“灌输式教学”等。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隐喻研究法在教育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如对小学和学前阶段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隐喻研究、对师范生自身学习经历的隐喻研究等。恰如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富勒(Israel Scheffler)所指出的,一个教育隐喻所包含的涵义往往是多层面的,不同的读者可能会理解出不同的涵义,因此在本研究中为了确定调查对象所作隐喻背后所表达的意义,研究者要求他们在写出隐喻后,再简单说明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隐喻。二是访谈法。采用非结构性深度访谈,围绕“你认为大学课堂中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有什么价值?”“在实习中你觉得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发挥了什么作用?”“你认为专业理论课如何上才更有效果?”等问题展开。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和浙江省3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四和大三下学期的本科生。他们完成了大部分的专业理论课程,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和感受较为深刻。研究者随机抽取了210名研究对象,请他们写下对本专业理论的隐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最后共收到有效隐喻作品205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本研究所收集到的隐喻,若从语言层面看,有些显得不够规范,本体和喻体之间契合得不是很好,但从专业层面看,这些隐喻却充分反映了调查对象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所有隐喻进行归纳和分类,结果见表1。
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识表现出视角比较多元的突出特点,创作隐喻的角度涉及到了专业理论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价值、对专业实践的指引性和规范性价值、专业理论的价值实现方式、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专业理论的教与学、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等多个角度。这都反映了调查对象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以及他们对专业理论理解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专业理论的价值普遍持积极乐观态度,但缺乏深刻的体验,容易出现矛盾纠结心态
虽有3.1%的调查对象对专业理论的价值抱有怀疑态度,认为似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像塑料花,没有实用价值;像美丽蝴蝶,但却抓不到等,但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还是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把专业理论或比作“基石”“地基”,认识到了专业理论在专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价值;或比作“主食”“白开水”“大梁”,强调专业理论是专业发展的主要营养源,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主体架构。
但与上述认识颇为矛盾的是,不少学生在回答另一道调查题目“如果用‘0’表示完全没有价值,用‘100’表示完全有价值,那么在你的心目中,专业理论的价值应该用从‘0’到‘100’之间的哪个数字表示?”时,有40人(占19.5%)给出了60分以下的分值,而他们所作的隐喻却是“专业理论像一盏灯,在实践中给我们前进的方向和依据”“专业理论似白米饭,是一餐的主食”之类的积极表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呢?通过访谈发现,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专业理论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们形成了“专业理论是重要的”这一集体无意识和单纯乐观,但在大四上学期的实习过程中,他们发现专业理论很难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习活动中,因此他们对专业理论价值的认可从单纯乐观转向了消极怀疑,恰如访谈中有同学所说:“专业理论像气球,在大学课堂里吹得很大,但一触及到幼儿园教育实践,就爆了,只剩下几块气球皮。”因此,相应的赋值就比较低。这反映了他们的矛盾心态,即在理性上认可专业理论价值,但实习中对专业理论不熟练的运用效果又使他们对专业理论价值产生了怀疑。
(二)具有较为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但对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认识不够
分析调查对象所作隐喻,可充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这一坐标系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如20%的调查对象注意到了专业理论对专业实践的指引价值和支持价值,把专业理论比作“指明灯”“灯塔”“指南针”等,认为专业理论可为实践指明方向;或者将其比作“支架”“车”“船”“护发素”等,认为专业理论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更顺利有效。还有7.3%的调查对象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对专业实践具有规范和反思价值,有助于对专业实践进行分类梳理和思考,有助于开阔视野,促进反思,这类的隐喻如“专业理论是梳子,可梳理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思路”;“专业理论是抽屉,可把教育实践现象分门别类装进去”;“专业理论像镜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调整教学实践”。15.5%的调查对象关注到了专业理论的价值实现方式,也依然是从实践的角度给出隐喻的,如“专业理论像火柴棒,只有以实践为砂皮,才能燃烧”;“专业理论像绿茶,只有放在实践这杯水里才有味道”;“专业理论像船,只有以实践为桨,才能远航”等。这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反映出即将走向幼儿园教育工作岗位的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和期待,有助于提升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专业理论的自觉性。
但另一方面,在这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背后,调查对象并没有意识到专业理论向专业实践转化有一个过程,因此研究者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相关隐喻。学前教育理论并不是一套实践操作规则,它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并不是线性的、直接的,而是存在着一个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复杂过程。如果对这一点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理解,而仅仅强调专业理论对实践的效用和价值,那么当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出现曲折,看不到即时效果时,“理论无用论”就会很容易出现。
(三)初步具有对专业理论性质的正确认识,把专业理论看成是具有相对适用性的解释性框架
除了上述从专业理论的实践效用角度作出各种隐喻外,有5.7%的调查对象从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本身性质的角度作出了隐喻。这一比例虽不高,但却难能可贵。这类隐喻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理论内在结构性质的理解,如“专业理论像一块大拼板,由许多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它们相互联系。没有拼好之前,往往不知道这一块应放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拼好之后,才知道这一块的相对位置和所起作用”;二是对专业理论性质的认知和理解,如“专业理论像绳子,可捆扎、总结实践,但运用不好的话,也可能会约束、束缚实践”“专业理论似雨伞,可遮雨,但也可能会挡住一片天空”“专业理论似衣服,可遮体避寒,但也有穿着太多而被衣服所累的情况”“专业理论似冬天棉被,可御寒,但盖多了,也可能会压得慌”。这些隐喻表明调查对象已不再把理论看成是权威性的教条或普适性的真理,而是具有相对适用性的解释框架。对先进理论的恰当运用可指导教育实践,但不适当运用或者拘泥于理论、以理论去套实践的话,则有可能为理论所累,约束教育实践。
(四)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比较明确,但对专业技能的概念理解较为狭隘
这方面的隐喻包括“专业理论像主食,专业技能像配菜,缺少了专业理论,就像缺少了主食,再绚的技能也会营养不良”“专业理论是母乳,技能只是配方奶”“专业理论是武土的剑,技能技巧是枪,它也许更具攻击性,但剑才是武士的真正灵魂”“专业理论是房屋大梁,技能技巧在幼儿园中实际运用得很多,但如没有专业理论支撑,就会像没有房梁的房子,不牢固”等。从这些隐喻中,可看出调查对象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的定位比较明确,专业理论被放在了优先位置,它制约着专业技能教育价值的实现。但另一方面,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专业技能的理解有一定偏颇,他们更多地把专业技能理解为唱歌、舞蹈、钢琴等艺术技能,因此在相关隐喻中,往往会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理解为相对立的两极。但其实专业技能不应仅仅被理解为艺术技能,还有更为重要的教育技能,比如观察与指导儿童的技能、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等,这些教育技能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与专业理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说是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细化和操作化,但调查对象并没有提到这种认识。
四、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建设的思考
相对于专科层次而言,从目前现状来看,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出了“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的态势”,这看似重视了本科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但由于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格”,反而使得专业理论的教学失去了实践的根基,学生无法充分地体验到专业理论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的转化过程,也不利于他们形成合理的专业理论观。另一方面,对于专业理论课程与教学本身来说,往往教师的讲授过多,学生的探究不够,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应确立教学即探究的理念,增强专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高校专业理论课教学往往给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本研究访谈中就有不少调查对象提到了专业理论学习过程的感受,有6.5%的调查对象作了消极评价,觉得专业理论太高深,似大树、像巨人,让人够不到、摸不着,学习过程像啃一块咬不动的骨头、像听催眠曲,而持积极评价的调查对象也将专业理论的学习比喻成喝咖啡、吃苦瓜,需要慢慢品味,是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可见专业理论学习的辛苦。要改变这一局面,我们认为首先应在教学方法层面上确立教学即探究的理念,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增加其积极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应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更要增强专业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深切领会到本专业基本的理论思维方式和思考视角。这样才有可能使专业理论的教与学既走出单调乏味的泥潭,又摆脱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轻松、好玩的误区,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那种“理性探险”的充实感和意义感。
(二)应确立“无理论”意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
所谓“元理论”意识,主要是对理论本身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诸如某一专业理论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它有什么价值,能带给我们什么;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是否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从国外引入后能否在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有效运用;它在让我们理解实践的一个面向时,是否遮蔽了其他面向等基本问题。这种“元理论”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把理论视为‘理所当然’的、不言自明的、无庸置疑的真理,并且是指导实践的惟一法则”的认识误区,进而形成合理的“这些理论仅仅是思考与行动的一种可能性”的理论观。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专业理论课的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把具体的专业理论观点讲解给学生听,更要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乃至建构形成过程有较为深入的探究和理解。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打通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增强自身的理论自觉性,增进对专业理论的价值及其局限性的认识。
(三)应引导学生建构起合理的专业理论转化意识
在真实的教育世界里,有关实践的问题并非以良好的结构展示在实践者面前,有时甚至根本不是“问题”,只不过是一些杂乱而模糊的情境而已,因此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并不是简单线性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如果学生对专业理论寄予过高期望,在解决实践问题时遇到阻碍,就很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专业理论无用论的产生。所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还应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专业理论向专业实践行为转化过程的内在规律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境,认识到从书本上所“倡导的理论”转化为实践中所“运用的理论”过程的曲折性,并使他们形成相应的转化意识和应对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