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丹,唐阳山,刘树伟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研究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开放式教学实践,为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育基地;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18-02
收稿日期:2014-11-05
作者简介:魏丹(1982—),男,辽宁新民人,辽宁工业大学汽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汽车检测与诊断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本科教改项目“车辆工程实践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UPRP2014014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整体战略中明确指出,应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和社会的迫切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某种程度上直接经验的积累对培养其创新能力有更重要的作用。杨叔子院士指出:实践是工科教育的灵魂。教育应从“育人”这一本质着眼,从系统过程着手,从培养学生全面而主动发展以具有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深化教育改革,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践教学上做大文章,做好文章。由此可见,要想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就应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要想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育平台即实践教育基地,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有利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而校外实践基地可以将实践教学活动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理解和掌握深层次的知识。因此,研究基于实践教育基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一)教学环境建设
在中央财政、辽宁省财政以及学校经费投入的大力支持下,借助中央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省工程实验教育基地等平台建设的契机,辽宁工业大学进行了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教学环境建设工作,在对现有实验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增加部分新设备,完成了多个新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大学生汽车工程训练中心硬件环境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实训设备的配置。目前,实验中心面积3000平米,实验设备总值2000万元,已经规划出汽车工程实训场地600平方米。另外,辽宁工业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正在建设中,总计8万平方米,其中汽车类专业工程训练中心2000平方米。
(二)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中心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需要建设专门的实践教学队伍,配备一些具有很强实际工程能力的技术人员,组成一个由教师、技师、技术工人的团队,既保证理论教学,又有实训操作的指导。在师资条件匮乏特别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编制不足的条件下,学校出台了《辽宁工业大学教师企业实践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近两年,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工程实践12人,同时,学院出台“青年教师岗前实验室锻炼”政策,并鼓励青年教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指导教师的兼职工作,目前,可以进行实训教学指导的教师7人;另外,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形式需求,学院组织教师专项技能培训,共有3名专业教师获得法国达索Catia认证证书。
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实践
(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结合专业特点和生产实际,近年来,学校广泛联系了合作企业,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进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使各汽车类专业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工程实际能力的专业训练。发展了包括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锦州交警信息指挥中心中心、锦州运输管理局运输管理处、锦州公交总公司等在内的15个校外实习基地。
除了校内建设了车辆工程高级技能实训室,在企业进行了校企联合设计开发室的建设,便于学生进行企业实际课题的设计等实践环节教学;此外,学校师生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从事课题研发工作,共享一些人力、设备资源,加强互相间的交流与沟通,让企业的研发工作成为学校研究生论文和教师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让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成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日常技术工作的组成部分。
在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和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一个10人容量的联合设计室,在“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学校购置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使用的工具软件根据企业研发特点由企业提供。
(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校外实践指导教师主要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一方面,这些企业工程师可以帮助我们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发展我们的客座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队伍。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导师队伍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各类科技平台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校外导师队伍。校外导师队伍包括6个教授级高工和8个高级工程师。
三、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开放式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
开放式实践教学计划主要试点专业是交通运输和汽车服务工程,开放式实践教学计划主要针对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实习。传统的教学计划中交通运输专业“汽车维护实习”在第7学期进行,共计3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检修实训”在第7学期进行,共计3周。专业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师资源问题。交通运输和汽车服务工程每个专业学生数大约60人,即使15人一组,仍需4名指导教师,若要保证实习实训的教学效果,分组还需细化,需要更多的指导教师,目前的教师资源难于满足要求。
第二,设备资源问题。通常实习实训设备台套数较少,多的2—3台套,较大型设备只有单台套,集中的实习实训,难于满足学生的工程训练要求。
第三,学生工程训练(教学效果)问题。由于师资、设备台套数的资源问题,学生直接参与实践受到限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实习实训变成了演示实验,不能达到真正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制订开放式实践教学计划,通过实践教学预约系统进行课程预约,单点实习实训操作,单点考核,集中管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教学设备也进行了充分的利用。3周实习实训折合相应的等效学时,实习实训项目分解,分散进行,实施考核,实习实训工作可在第6、第7两个学期内完成。累计达到折合学时,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视为合格。
(二)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为建立健全开放式实践教学实施与考核制度,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是必要的,因此,学院自行开发了一套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为实践教学管理提供如下功能: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实验实训信息管理、实验实训预约、实验设备管理、实验课表管理、成绩管理等。教师可根据实验设备使用信息安排实验、实训时间,学生登录系统后预约实训时间,系统根据学生人数确定实践课表,教师可在系统中打印学生名单,实践结束后,将考核成绩录入系统中,打印成绩单。
四、基于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开放式教学实践
(一)校内实验室开放教学
实验室开放教学分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教学计划内的分散实训教学,开展一年来,参与学生有交通运输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112人,约20000人时数;二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践制作间和创新教学实验室面积700多平方米,包括周末、晚间甚至寒暑假期不间断开放。在此,组成主要创新团队包括:大学生F1方程式赛车团队、电动汽车创新团队、节能燃油车创新团队。参与学生来自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总计近100人。几个创新团队连续三年在全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2014年度全国大学生F1方程式赛车竞赛获得综合成绩第7名。
(二)校内车辆工程高级技能实训
实训室于2014年建成,主要设备为32节点网络版Catia、M-AP车险图片定损分析系统等以及配套的计算机、投影机等;实训室面积6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学生30人;服务于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
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实施Catia等三维计算机辅助及车险定损分析等的预约实训,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组织专业培训以及开展Catia技能竞赛等,以满足现代汽车行业对汽车类专业技术人才日益提高的要求。
该实训室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设计技能为主,学生经过专业型训练,达到设计工程师的水平,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汽车专业相关的设计、研发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践教学
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企业中顶岗实践,可以锻炼交流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践教学主要面向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学生开展,连续三年以该模式开展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企业联合设计室的实践教学
借助企业联合设计室,除方便研究生参与企业课题研究外,本科学生毕业设计结合企业实际课题数量也明显增加,2014年车辆工程专业达21项,企业聘请的校外研究生导师也参与了本科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进行了紧密的结合,毕业设计质量明显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2]李一峰.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
[3]傅水根,武静.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
[4]章森.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5).
[5]贾贤龙,王碧清.建设一流实践基地培养创新特色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