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学体育教学服务学生生活的理性思考

  • 投稿郝强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602次
  • 评分4
  • 95
  • 0

韦 超1,2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摘 要:大学体育教学面对的基本是成年大学生,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在此之前必然需要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因此,对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应该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能力出发,增强大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体育;服务学生生活;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07-02

纵观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分别经历了“体质”、“人才”以及“技能”这三个阶段.但是通过教学实践的证明,这三个目标都已经远离了现在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现在大学生通过大学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生活”,生活才是人在社会上的根本[1].随着对大学体育教学了解的深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服务学生生活的现状的分析,从为何大学体育教学要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以及教学服务学生生活的应对措施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阐述.

1 大学体育教学服务学生生活的现状

大学体育教学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基本原则,为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锻炼身体奠定基础,通过集体训练的方式来加强大学生对拥有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但是,目前来看,大学体育教学服务学生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 教学内容没有新意,太过陈旧

现在的大学体育教育往往从一个方面着手即通过运动的方式来锻炼大学生,这显得太过单一而且没有新意,对体育知识、体育文化、体育保健、体育安全以及体育观念教育的缺乏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大学体育教授的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从上世纪50年代的教学理论一直沿袭到现在,虽然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有所改革,但是还是无法与当前社会的发展接轨,教育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导致学生对当前社会生活的认知度不够,尤其是教学理念的滞后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理念明显的不协调.

1.2 体育课程设置单一

一般情况下大学开设的体育课内容包括三大球类、田径、跳高、武术、健美操、游泳等,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但是这些课程针对的都是身体健康,发育完全的学生,对于病、残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学理念并没有涉及到.单一的体育课程设置只能服务大部分的学生,并不能服务于全部的学生,而且过于单一的课程只能在某个方面锻炼和教育大学生,不能全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生活能力.普通的大学体育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增强体质,单一的体育课程有时候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1.3 体育设施不完备

目前,我国各个大学的体育硬件设施不充足,存在一个场地多种用途的现象,这在无形中打击了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大部分大学的建地面积都很广,一般不存在没有场地给学生锻炼的情况,但是体育场地的建设对于学校是巨大的开支,沙地、人工草地、塑胶草地以及各种球场、游泳馆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而现在高校往往负债较多,资金不充裕,这就直接导致有的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或者占用现象严重,体育设施的不完善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锻炼的积极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2 大学体育教学应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提高人们生存机会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健康、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生活幸福美满是人类基本发展的标志[2].我国也提出了:“要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建设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3].其中明确提出小康社会是社会教育更加进步的社会,体育作为社会生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作用于人,人作用于生活,体育作用于生活,体育应该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的,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应该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对生活的认知较低,生活自理能力差,如果放手让他们一个人生活,肯定是会变成社会中难以生存的群体.所以,在大学里,不仅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社会技能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里面,大学体育就充当着一个锻炼大学生生活能力的角色,大学体育教学理念应该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大学生虽然身在学校,但是时时刻刻贴近着社会生活.

国家办学校,对学校实施体育教学活动、以服务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生活能力为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4].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关注身心健康以及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对生活的渴望并不会比那些社会中生活中奋斗、生活的人少,大学生虽然还只是在学校生活,但是也算是踏入了半个社会,对于生活能力的需要以及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也是迫切的.

所以,为了适应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希望未来能够获得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就要从各个方面打好基础.大学体育是阶段性的教学,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注重增强学生获得高质量生活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美、健、乐”为目标,这样才能使体育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终身需要[5].并且大学体育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运用教学资源,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从而到达终极目标,服务学生生活.

3 大学体育教学服务学生生活的具体对策

在人的一生中,大学是一个美好的时期,大学中的教育决定着学生以后生活的质量,学生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并取得高质量的生活,就应该在大学里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并学会一部分必要的生活技能.所以大学体育的教育对服务学生生活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断增强大学生获得生活技能的能力.

3.1 改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生活

体育教学是以大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有效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大学生的素养的目的.目前大学缺乏体育知识、体育文化、体育保健、体育安全以及体育观念教育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下一步大学体育教学应该改善现在的内容,通过从体育知识、体育文化、体育保健、体育安全以及体育观念教育的重视,将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善,不单单只从体育锻炼这一块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会让大学生产生一种疲惫感,甚至对大学体育提不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失去了兴趣,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益将会损失一大部分,这都不是大学体育教学所希望的结果.所以改善体育教学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教育学生,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可以增强对大学生获得生活能力的培养.

3.2 增加体育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多样化

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增加“选项体育课”和为病、残学生单独开设“体育保健课”,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选修体育课”,使教学多样化,课程多样化.“选项体育课”内容可以包括游泳、武术、跆拳道、散打、健美操以及瑜伽等,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学校场地和教师资源的实际情况,逐步增设其它选项;“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的是病、残、身体部分异常的学生,通过校医院和体育教学部的联合审定后对学生开展保健课学习,主要以指导康复和保健为主的保健体育课;“选修体育课”的开设可以给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一个兴趣开发的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课,通过在一定时间内的体育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在大学体育课程上进行增设,让大学生在体育项目上多了很多选择,不仅丰富了体育课,而且学生的体育兴趣也会更好的激发,最终促进体育教学效益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增强有很大作用.

3.3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教学方法的使用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来决定的,并不能通过任意的一个教学模板将教学方法限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来决定.

3.4 完善体育设施,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

完善体育设施,一方面需要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高层对于体育教学内容以及设施建设的理解和支持,体育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能时时刻刻提醒学生锻炼的重要性.对于体育场地的建设,需要校方合理的规划校园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场地,可以将锻炼区和生活区有效的结合,节省土地资源,将体育意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对于各种场地的开发和安排都需要严谨的制定计划.同时,体育场所不应该设置成收费场所,这样会打击大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因为大学生现在还是最底层的消费者,是通过父母的资助来生活的,他们需要对生活费用的规划,所以学校不应该增添学生以及家长的经济负担,体育场地尽量走平民路线,降低场地的使用费用或者免费,是广大大学生能够拥有运动锻炼的机会,真正做到服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着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除了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还要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通过满足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不同要求,灵活的改变教学方法,增设体育课程,改善教学内容,完善体育设施,从而丰富学生生活,调动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增强个人生活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l〕冯萌.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理念与实践的再审视田[J].上海体育学报,2013,14(08):18-17.

〔2〕何生全.和谐体育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田[J].社科纵横,2012,48(12):96-101.

〔3〕李敏.美国中等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视点[J].上海教育,2012,14(78):78-79.

〔4〕王宗平,等.大学体育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3,48(45):189-191.

〔5〕曲宗湖,等.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45(8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