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明确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养成教育实践,有计划分阶段引导学生完成“十二个学会”的成长目标,既是学校基于校情的常规德育工作,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创新实践,必然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德育工作;核心素养;高中教育
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道德素质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素质构成和社会风气。核心素养包涵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道德等多个层面,通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重视实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学生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核心素养的要素与内涵
核心素养的指标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人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
1.道德。道德,决定做人的方向。教育首先要培育学生美好的人性,如友善、诚信、尽责、担当等。学生在道德领域的种子是友善。
2.情谊。情谊,人生活、工作的动力系统,是优秀人格的底子。健康向上的情谊有独立、自信、上进、坚持等。学生阶段,情谊领域的种子叫独立。
3.能力。能力,解决问题的素质。信息时代,能力要有持续改进与学会改变的因子,即创造性思维。我们认为,学生阶段,能力领域的种子叫思考。
二、高中德育工作长期存在的问题分析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家庭的工作,也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学校是培育人的基地和摇篮,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也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素质发展,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指导方针、成为德育的前线。人生活在社会中就离不开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当今我们现存的德育工作体系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还是存在普遍性的难题。难题一:德育工作谁来负责,谁来开展?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或者父母都有责任和义务开展德育工作。切实到学校的工作安排,究竟是让哪个领导哪个老师来负责这一项工作呢?即使是有专门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那么,怎么样来保证该负责人的专业性以及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呢?难题二:如何进行德育工作效果的评价?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也是学校教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反馈可以让开展工作的人知道当前的不足以便于调整方案和策略。但是在没有成型的评价系统之前是如何进行效果的评价呢?
这两大难题的存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虽然有很多专家學者根据地区或者学生学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式,但是一直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困难。
三、基于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德育工作新局势
1.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坚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核心。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一定要尊重国家课程的基础性,不得随意占用基础课程的上课时间。国家的基础课程是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来源,坚持国家基础课程占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打造坚实的人文底蕴,这也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崇尚科学,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当今社会有很多迷信风气或者谣言都是由于很多群众没有科学的意识和精神所造成的跟风。因此,让学生学会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崇尚科学精神。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的学习和运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2.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培养会学习、会生活的新一代学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经历过的事情都会不一样,对同样的事物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特殊性,因为每个人有与他人不一致的权利。
德育工作的开展也要尊重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独立而完善的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可能这种教育方式不适合他,换另一种方式的时候又有可能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客观看待某一时期学生的发展变化,不能急于做出调整,应该要做适应性的训练,相应的调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的最大追求是学会学习,不用学习。当学生能自主学习而不依赖老师的时候,才是真正地会学习。学习并不是指夜以继日地学习,学习是为了不学。学生应当有用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模式,这样学生才能健康生活。
3.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倡导学生的社会参与
学生除了在校园中有自己的角色之外,在社会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培育人,是培育健康的人,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离开学生社会参与的教导。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有各自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责任越来越大,知道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担当是一个人的基本的义务。想要享受权利必须先履行义务。新一代青年是具有创新性的青年,只有会创新的人才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培养会创新的人。做有品位的教师,要具备“爱心、耐心和细心”,视学生如子女,视家长如朋友,将核心素养元素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倾其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学校的德育质量。开展符合学生年龄层次的创新德育活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介入德育工作,可使德育更科学、更有目的性、更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班主任要聚焦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必备品格,广泛发展关键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可能基础。班主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体,应该敏于发现与捕捉、善于挖掘与主动建构与孩子们相处中广泛蕴含的内容,结合班级管理,进行延伸和拓展性介绍,将学生核心素养自然而艺术地呈现表达出来。班主任只有不断修炼,关注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更为有效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志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当代教育,2015.
[2]石烨辉.以德育为中心,探索高中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J].新课程(下),2016.
[3]陈丹荣.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的对应与关联[J].当代教育科学,2016.
作者;梁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