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游戏奏响音乐课堂的美妙音符

  • 投稿小瑞
  • 更新时间2016-06-19
  • 阅读量495次
  • 评分4
  • 21
  • 0
 摘 要:音乐游戏是学生认识音乐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不同于一般的游戏,是把音乐知识、演唱歌曲、舞蹈创编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接受能力融入到音乐游戏中,与儿童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巧妙设计音乐游戏,让音乐游戏带领学生认识音乐世界,让音乐游戏奏响课堂的美妙音符。 
  关键词:音乐游戏;节奏训练;音准训练;音乐感受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47 
  一、音乐游戏的作用和意义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比赛性的游戏中,因好胜心较强,学生不甘落后,这种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创造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能培养学生合作的集体意识 
  音乐游戏有利于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它是伙伴之间进行社会交往、合作的重要媒介。学生在进行音乐游戏时不只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交流为自己的团体争取荣誉。在竞争性的游戏中,学生除了发挥自己独特思维外,还会注重同伴的感受,希望得到同伴的肯定,不知不觉就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学会了团结合作。 
  二、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让音乐游戏与儿童生活联系起来 
  儿童大都是在做捏橡皮泥、捉迷藏、过家家、捉蚂蚁这类“无用”的事情中度过欢乐时光的,然而正是在做这类“无用”事情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了解了生活,学会了与人交际,提升了对世界的某种感受力。由此来看,这类“无用”的事情,即游戏,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是愉悦身心的活动,更是认识世界的手段和途径。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是儿童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游戏中,他们那份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亦会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及态度。 
  调查表明,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体验有明显增加。如今很多教师把游戏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而《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但音乐游戏并不是随意玩乐,也不是活跃气氛的“小把戏”,而是将音乐知识、演唱歌曲、舞蹈创编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接受能力融入到音乐游戏中,与儿童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小学生虽然对节奏的感觉增长了,但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教师如果一味教授“XX X”嗒嗒嗒这种无趣的节奏,会使学生厌烦,导致他们掌握不住节奏。对此,教师可把节奏与学生走路、跑步结合起来变为“跑一跑、走一走”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自然地掌握知识。 
  (二)让游戏成为贯穿于课堂的美妙音符 
  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也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还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1.游戏奏响节奏练习的快乐音符 
  每首歌曲的节奏都是作曲家根据歌词感情而选择的,因此歌唱时把节奏唱准确,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品所蕴藏的思想情感。节奏训练游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节拍观念,使其熟知语言的强弱规律。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节奏已有比较灵敏的感受能力,此时加以适当的引导训练,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节奏。我在讲授中通常运用以下节奏训练游戏。在音乐游戏中比比谁的舌头最灵活,认识的朋友最多,学生在认识朋友的过程中掌握了歌曲节奏难点,同时培养了辨别歌词中节拍长短、语言强弱的能力。 
  2.游戏奏响音准练习的动听音符 
  在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训练不足,学生往往似说非说地唱歌,甚至有的不成调。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而出现了音准问题,他们因听音能力差不能辨别音色的强弱和高低。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发声练习游戏”,根据学生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选择简短的旋律,采用模仿动物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方法代替呆板的“啊”“噜”“唔”发音进行不同形式的发声游戏。 
  (1)模仿动物叫声 
  教师示范后,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本身喜爱的动物并按照音高模仿其叫声。这种结合实际的音准发生练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音准,为他们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2)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 
  仿火车声音时加入强弱等音乐基础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玩“开火车”和“火车进站”的游戏时进行音准训练,且掌握音的强弱知识,学会控制自己歌唱的力度,从而表现正确的音乐形象。 
  另外,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不成熟,声音柔弱且高,在音准训练时应选择中声、头声唱法,不宜让学生长时间大声歌唱。 
  实践证明,通过游戏性的音准训练,学生玩得尽兴,学得不亦乐乎,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游戏奏响音乐感受力练习的多彩音符 
  音乐感受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歌曲中蕴藏的思想情感,才能把歌唱得“有味道”。小学生已经具备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能随音乐自由律动,根据不同类型的音乐表现出不一样的表情和动作。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包括音乐的听辨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要以听辨、比较、想象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1.“听音乐做表情”游戏 
  小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在听到不同风格的乐曲时才能做出相应的表情。在三年级上册《小酒窝》的教学中,我找了三位学生分别做出哭、笑、怒的表情,特意选择了一位有酒窝的学生扮演“笑”的表情,让他们随着音乐做出不同的表情。 
  2.“听音乐选图片”游戏 
  在进行民族歌曲教唱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不同的音乐片段与民族舞蹈图片,让学生听音乐选图片,并模仿舞蹈动作。在进行听音选图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对各民族的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模仿各民族的舞蹈,加深了对各民族音乐风格的理解。由此可见,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游戏辅助、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感悟音乐的风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使他们更准确把握歌曲的感情,正确演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结语 
  与一味教唱、反复练唱这种教学模式相比,寓游戏于音乐教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知识,更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音乐游戏引入教学中。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挖掘音乐教育活动本身可能存在的某种游戏性,将其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相呼应,让游戏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始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