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党建带工建助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

  • 投稿吴域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49次
  • 评分4
  • 53
  • 0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傅乔成

素有“民营特区”之称的泉州,拥有万家非公有制企业,百万农民工。泉州市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动工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为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33.36亿元,同比增长10.1%,经济总量连续16年位居福建省首位。

近日,泉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总工会主席陈沈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泉州非公企业占全市国民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九”,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工人阶级先锋号作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非公企业量大面广、类型多样的特点,泉州采取“建、联、挂、靠、派、统、跨、升”等有效手段,实现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全覆盖。同时,坚持以强带弱,发挥整体力量,推行“组织共建、阵地共享、队伍共抓、活动共办、文化共塑、经费共筹、品牌共创”,共同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共创经济效益,共促劳资互利双赢。

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

泉州位于海峡西岸,是全国著名侨乡。改革开放以来,侨资、外资大量输入泉州,带动非公经济迅猛发展。全市现有非公企业近2万家、职工200多万人,分别占福建省的24%和34%,非公经济成为泉州的经济支柱,在繁荣城乡经济、促进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泉州市委坚持一手抓非公经济,一手非公企业党建。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全覆盖、强作用、建队伍、创品牌”要求,在工作理念、资源链接、组织设置、队伍管理、发挥作用、典型培育、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创造经验,初步形成与泉州非公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格局。全市非公企业已建党组织4824个(覆盖13885家非公企业)、党员27983名,做到了有党员的企业党组织覆盖率100%,初步实现了从看板式党建向融入式党建、从单体式党建向区域化党建、从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从抓覆盖强作用向建机制促规范、从党务队伍兼职化向党务队伍职业化、从管理型党组织向服务型党组织的转变,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被确定为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和中央组织部非公党建工作联系点。总书记在2010年视察福建时专门对泉州非公企业党建作了重要指示,“希望泉州把联系点办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示范点”。

泉州市委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坚持党建带动工建,推动非公企业党群组织优势互补、作用互促。认真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突出“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扎实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现有非公企业基层工会31191个(其中独立基层工会30041个,联合基层工会1150个,会员194万人)。坚持“示范引领”,以“示范乡镇工会”评选为抓手,以“小城镇工会”建设为龙头,以完善工会工作者招考管理机制为手段,全面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突出“量质并重”,分类定级、晋位升级,以点带面、“一镇一行业”,动态管理、做实数据,持续夯实巩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注重“点面结合”,“建家”工作抓典型,“双亮”活动抓扩面,持续打造温馨职工之家,先后表彰85家“泉州市先进职工之家”、48家“泉州市先进职工小家”,命名185家“泉州市示范企业工会”。目前,全市50人以上的企业“双亮”覆盖率98%,25人以上企业“双亮”覆盖率突破90%,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荣获“全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一等奖”。

一支“报春花”,开出满园香。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南益集团返乡投资,在南安市开办南丰针织厂,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称之为“闽南第一枝报春花”。1984年3月,南丰针织厂党支部成立,共有5名党员,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三资企业党组织之一。南丰针织厂党支部如一支“报春花”,以其毅力,催开了南益蓬勃发展的党建工作。目前,南益集团已发展成为多元化跨国经营的集团公司,拥有工业、房地产、服务业等40多家企业。南益集团党组织于1997年升格为党委,下辖17个支部,党员252名。在抓好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组建工会组织,该集团现有职工19200多名,工会组织19个,工会会员1万多人,党员工会主席均为所在支部委员。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南益集团董事长林树哲说:员工是南益最宝贵的资产。南益集团不但要生产优质产品,而且要“生产”出优秀的人,而党建工作、工建工作就是我们凝聚员工、培育人才的重要平台。正是因为坚持党建、工建,才更有吸引力,才能集聚这些优秀的、团结的南益人,从而促进了南益今天受人瞩目的事业发展。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依法保障职工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泉州市委重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职工工资保障机制,依法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晋江优兰发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甘木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之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两个服务”,即为企业和职工服务,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该公司于2010年成立了党委、纪委和党校,积极开展“大党建”工作,突出抓好工建和团建,现有职工1300多人,党员103名,工会会员1300名(入会率100%),团员200名。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工团的各自优势,依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近三年来,职工工资平均涨幅17%。公司开办了安全生产和环保节能培训班,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组织职工参加泉州市职工医疗互助,开展送温暖活动,利用节假日举办游园、联欢晚会等活动,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2012年以来,公司党委先后帮助121名职工子女就近入学,并针对职工子女放学后和暑假期间无人看管问题,开办“四点钟”学校和暑期夏令营,设立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及闽南语培训班,这不仅提升了职工子女素质,也帮助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企业爱职工,职工爱企业,近3年职工春节后返厂率达95%以上。为了及时化解职工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公司建立了“党工团接待日”、“茶座谈心”和“总裁信箱”。根据职工反映有关工龄补贴封顶和收取职工宿舍管理费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协商协调、深入调查,公司最终采纳了职工的意见。该公司虽然免费为职工提供食宿,但是职工来自不同省市,口味不同,公司为解决职工众口难调问题,在职工宿舍楼一层专门增加职工做饭灶台。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省‘五四’红旗团委”。

工资集体协商是维护劳动者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在郑成功故乡——南安市石井镇的台资企业广霖纺织公司,2010年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镇总工会主持召开了工资集体协商会议,由企业工会、职工代表和企业行政管理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2011年职工工资增长13%,有力调动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实现了劳资双赢。第二次协商,企业主积极应约。经双方协商2012年工资增长21%,协商结束后,全厂职工拍手叫好,劳动者的热情和干劲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激发。第三次企业主主动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请工会及职工代表提出2013年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案。三年来,该公司工资集体协商走了三大步,从被动应付到积极应约,再到主动要约,职工工资年年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也年年增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职工队伍更加稳定,公司由此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和谐企业”称号。职工高兴地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三部曲”,劳资双赢,皆大欢喜。

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泉州市重视提高职工素质,由市总工会、人社局、科技局等七部门联合开展百万职工技能大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百万职工的主力军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坚持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技能竞赛为载体、技术创新为主线,形成了“培训、练兵、比武、创新、晋级”五位一体的职工技能提升活动模式,打造了一支适应泉州产业发展的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全市各行业积极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安康杯”竞赛、“节能减排”竞赛等活动,全市已有全国、省、市“工人先锋号”601家,其中非公企业245家。

台资企业荣祺食品公司党支部坚持固本强基,推动“党工共建”发展,努力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打造一支有文化、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公司党支部成员全部进入企业管理层,并推行党员、人才“双优先、双培养”,公司的10名党员和2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公司的生产、销售、采购、技术、质量、财务等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加大职工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和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技能素质。公司创建了职工书屋、企业网吧,为职工提供了学文化、学技术的好场所,进而带动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公司董事长杨荣辉说:党建是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党建工作,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党组织长期以来注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互促共赢。公司工会成立后,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稳步发展的助推器。

港资企业福建宏远公司,是一家具有500万套成衣产能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2014年该公司产值达11亿元,出口额1亿美元,创利税6000多万元,系中国棉纺行业50强。宏远集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陈苍松说,“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提高广大职工的“智能”,才能使企业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置换“产能”。2005年公司与泉州市职工中专学校联办了纺织工程班、电脑培训班,2006年增开服装中专班。2009年公司与福建机电职业学校合办了大专班,培养了100多名技术管理骨干。同时,从东华大学等院校招聘纺织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并聘请专业化纤人才,充实到各生产岗位和研发中心。2008年,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溶剂法竹纤维纺丝项目,2014年通过验收,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集团公司党工团组织职工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开办了女职工周末学校,并承办全省“宏远杯”纺织职业技能大赛,涌现出一批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技术能手、行业标兵,30多人次获得技工、高级技工证书。该集团党政工团联合调解劳资矛盾,职代会采纳职工建议和意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和谐发展。该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