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利成
摘 要:尽管中、高职教育的阶段和层次不同,但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提出要从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出发,结合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职业发展,探讨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协调发展,促进高层次、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现状 对策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体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正视中高职衔接的现状,立足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具有的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共同特点,结合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提升,探索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有效对策。
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1.课程体系脱节
由于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国家尚未制定有效衔接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中、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各自独立,使得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高职院校的课程学习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而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学生中又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导致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难以适应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
2.培养目标断层
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各自的定位。中职以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以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两者在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中高职院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中职学校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各自为政,没能建立起衔接机制。
3.招生制度落后
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采取的是三校生单独命题的考试方式,考试科目为文化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测试,其中只有专业技能测试为实践操作,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均以笔试为主。这种招生制度迫使想升入高职深造的中职生不得不走“应试教育”的道路,用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复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影响了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二、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有效对策
1.推动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递进对接
研究发现,造成中、高职课程体系脱节的重要原因是院校归口不同,办学主体和管理部门也不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缺少可持续的完整规划。因此,国家或各省应成立权威的、有统筹协调能力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中、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使得中职专业课程设计考虑高职学习需要,高职的专业课程设计考虑中职的学习情况,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和断裂,推动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递进对接。
2.构建阶梯化的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在保持各自培养特色的前提下,创设尽可能大的交集,以构建阶梯式的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促进彼此间的衔接。如中职机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具有较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中等技术人才。而高职机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则应确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综合职业素质,适应机电一体化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中、高职机械(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性、针对性与衔接性。
3.改革高职招收中职学生的考试和录取方式
一要给高职院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扩大独立于普通高考的中职升高职单独考试,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上体现中职教学与发展的特色。二要完善中职对接高职的推荐和保送制度。中职学校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择优推荐成绩好、技能高的毕业生进入高职学习;或将在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上取得突出成绩的中职毕业生,保送到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三要面向中职校毕业生设置由高职院校主办、中职学校协办的高职预科班,在保证高职生源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中职学生的深造要求。
中、高职衔接是关系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系统工程。职教工作者要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落脚点,瞄准市场需求,设计中、高职衔接的最佳形式和最优态势,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技能人才设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萍.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23).
[2]韩学军.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贾铁钢[J].机械职业教育,2014(2).
[3]王新桥.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作者单位:山东工程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