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艳丽
摘 要: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本研究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重在实训操作”为教学改革原则,把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重点提出教学方法改革在实践中的强调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学技巧,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性学习;注重研究学法等几个重要方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和技能的培养,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教学的开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内容多、知识杂、更新快、学时紧;学生程度不一;教与学效果不理想等等。为此,笔者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重在计算机办公软件实训操作”为教学改革原则,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
1.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教学方法改革首先应该确定的是改革思路。计算机教学注重的是实训教学,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机房的实际操作来实现。实训教学中如果重视设计和改进实验教学环节,做到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边讲边演示,边演示边做,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方法的好处。为此笔者最终定下了教改思路,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要突破常规理念,大胆创新。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创设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诸如讲练结合式、讨论式、启发式、现场演示式、互动练习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是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利用计算机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中图片、动画、文字等多要素的特点,更形象更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
三是要改变常规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加强实践。课本上的案例有时和学生距离较远,学生不容易感知和理解。为了更快更容易地理解计算机的操作,教学内容中的案例尽量选择工作生活中的实际数据,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依据上述三种思路,再根据每次课的具体内容,笔者选择出每一次课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并用最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式进行讲解。而每次课的结束,笔者都会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教学反思,回忆整堂课的教学流程,梳理教学中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想出更好的教学补救措施,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新的更好的教学方式的改进。
2.改革与实践的重点方面
(1)注重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良好的互动会让整堂课都鲜活起来,为此,笔者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讲练结合式和互动式以及“任务驱动法”等方法开展教学。
利用计算机本身的优势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全方位利用图片、实物、声音、图像和互联网络等元素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师生互动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一些设置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充当“主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比如在讲解Word 2003中的“排版技术”时,展示给学生一篇文章,让她们以秘书的身份对文章进行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并分小组展开竞赛。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教学技巧,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知识多为实际操作,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操作步骤,课堂就没有了新意,学生容易觉得课堂枯燥,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采用一些技巧,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培养高职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笔者在课堂设计中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融于一体,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自创了“21211”教学原则,亦称为“放手原则”。
“21211”即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思考操作为2,讲解为1,巩固练习为2,总结为1,拓展训练为1”,其中的数字2和1既表示在教学中该阶段的时间比例,又表示在整堂课中每部分所占的比重。从这个原则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操作”“巩固练习”和“拓展训练”阶段占据着大多数的比例,也就是说我们尽量地做到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时间尽可能多地赋予学生,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主动思索和学习。这些教学技巧的应用,符合了高职高专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比如在讲解Excel2003中“公式的使用”时,我们通过一系列图片来设置问题情境,首先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思考操作并提出问题,由老师引导归纳出“公式”的形式,然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绝对地址的应用。小结后再把公式的使用应用于生活实践案例进行练习,练习中注重“公式的复制和粘贴”等内容的拓展。
除了课堂上的“21211”的教学原则外,笔者在每章知识结束的时候,还会给学生布置一项本章内容的“大作业”。“大作业”中一般包括本章中的多项知识点和重点操作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应用与迁移。
这种自主加引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整堂课都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3)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性学习。为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层次,设置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在构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帮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使他们能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策略,了解每一学习阶段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学会自主学习。
同时,在教学中引用了“身边问题”原则和“情感相伴”原则,注重将课堂教学中处理的案例与学生身边的工作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有教育意义的范文和案例,时刻不忘以德育人。
比如在讲授Excel数据清单的应用时,笔者会通过学生熟悉的“学生成绩单”或“教师工资表”中数据的计算,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其中的操作;讲授Powerpoint2003时,会通过制作“父亲节”或“母亲节”送给父母的贺卡,让学生掌握PowerPoint2003中幻灯片的制作、修饰和动画的设置。这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迁移,促使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并进行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收到较好效果。
(4)注重研究学法。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才符合教学规律的
因此,在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和学生做朋友,从她们的角度去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使教与学统一起来。
课堂中笔者除了倡导学生通过“实践演练”和“探究学习”之外,重点让学生“合作学习”,按学生操作能力强弱把他们分组,鼓励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知识拓展,并让这些学生帮助操作稍弱的学生,从而让学生全面地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此外笔者还尽量延伸课堂,课外活动和周末网络开放时间都是学生模拟练习的时间。笔者通过网络的交互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
3.效果和评价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上一系列的改革,一步步地让学生从想学,到学会,到会学,到乐学。实验班级的成绩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改革中除了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新技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评价中笔者也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尽量遵循多维性、过程性、真实性和发展性原则。
在课堂的不同时段,分别采取“演示式”“习题式”“大作业式(项目式)”“考试式”等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把学生的“大作业”建立起“个人档案袋”,可以更好地看待每一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
三、小结
“路漫漫长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深知对于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索,路途还很漫长。后续我们将增强职业教育中教学设计的理论深度,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上,有更好的理论依据的支撑,能够继续完善“21211”原则,并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实践出更有效更实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方法,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效率而努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美凤.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作者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