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信息系统的持续发展,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充分重视。因为现代语篇具有的多模态性特点,传统的以读写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已不能符合学生的具体需求,现代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给予充分重视。现通过对多模态识读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意义与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多模态识读能力 培养
多模态资源在英语阅读教学的书面语篇中十分丰富,所以,对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采用分层次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并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的纠正,促使学生多模态识别能力显著提高。
一、多模态识读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意义
1.时代发展必然结果。由于全球化时代步伐的加快,英语逐步成为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每天都会有较多的英语科技文章以及新闻等在不同类型的报纸与网络上发布。全球化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对最新的科技信息与现代科技发展方向充分把握,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英语文献资料,获得所需信息。因为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相关文献资料信息通常选择印刷品以及图像等多模态语篇的方式进行传递。此外,互联网已逐步成为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英语成为互联网采用次数最多的语言,互联网上的4/5信息都是利用英文进行存储。而计算机界面自身也属于多模态,网络文本也需要是多模态。所以,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对学生阅读多模态语篇的方法充分培养,也就是对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日后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2.对语篇全面了解的需求。学生阅读语篇就是为了充分理解语篇,并能够在语篇中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源。语篇不能只局限在采用语言的表达手段上,采用超过两种的模态与符号系统进行多模态语篇的创作,根据多模态方式表达其所要展现的意义。
3.对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具体需求。传统阅读教学中,只是对语篇中的语言文字充分总是,没有对其他模态充分注重,把对学生语言读写能力的培养当作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此种阅读教学方法,势必会导致课堂以灌输为主的一种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十分劳累、对学习没有兴趣,成为被动的学习人员,更不必说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多模态语篇利用多种模态以及不同符号系统,促使阅读教学内容、形式以及手段十分丰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阅读的乐趣充分感受,进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的被激发。
二、多模态识别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措施
1.实施多模态化的教学手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多模态化,主要是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新的创新,在此种教学模式中,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教师教学作训练成为语言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需要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将写作教学融入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进而有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显著提高。课堂教学选择不同形式。将传统的写作课灌输模式充分改变,将视听、阅读以及口语教学在写作课教学中有效融入。写作课不仅是对写作技巧与语言知识的讲解,还可以采用视听多媒体播放播放的方式,例如,优秀的影片、英美文学等。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对异域文化更好的理解,促使其学习外语的兴趣明显增强。
2.对于学生在写作中产生的错误给予及时、有效的纠正。在英语写作时,学生必然会出现一定的语言错误。外语学习是创造性构造语言的一个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必须开动脑筋,对新的语言进行不同情况的假设,同时,根据语言接触以及语言交流进行相关假设的检验,将错误充分纠正,使正确的充分保留。在此背景喜爱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习作过程中的错误,不可忙于纠正,需要保持宽容的态度,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纠正。通过此种方式,除了可以使学生的语言成就感以及自信心明显增强以外,还以对学生参与写作锻炼的热情与兴趣充分增强。相关学者认为,对于错误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学生自行纠正;此种方式也不会为学生带来较大的威胁。采用“自批”或者是“互批”等不同方式,均能够为的学生“纠错能力”提供有利场所,同时,还可以使教师的负担有所降低。学生批改能够帮助其将其他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现,有效互补,对其他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具有警示作用,防止再犯。
三、总结
现阶段,英语写作与教学过程中均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不同方式改善英语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方面的教学手段,把体裁写作充分应用到写作教学中;丰富课堂,将听、说、读、写有效结合在一起;写作本身也是一个概括过程,因此,写作教学需要与多方面相结合,采用不同方式,促使教学效果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小嘉.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模态识读能力[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4):76-76.
[2]张丽君.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57.
[3]刘忠才.多模态理论指导下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