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
(兵团第八师一二一团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石河子 832066)
摘要: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第八师一二一团畜牧兽医工作站对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奶牛场奶牛蹄叶炎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奶牛蹄叶炎平均发病率为9.12% ~ 19.78%,淘汰率8.1% ~ 15.3%;犊牛、青年牛发病率为0。临床调查结果发现,蹄叶炎发病有品系间差异,体重较大的加拿大系荷斯坦奶牛发病率高于澳大利亚系荷斯坦奶牛(P < 0.01);1 ~ 2胎发病最高;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 ~ 19 d内;发病季节在冬季的12月至次年5月间。另外,临床病牛产奶量显著下降(P < 0.01);患病牛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P < 0.05);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 < 0.05)。高精料低粗纤维饲养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运动场凸凹不平、无牛床发病牛数量有增长的趋势;蹄叶炎病牛血液生化参数 — 组胺水平较健康奶牛显著升高(p < 0.01)。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奶牛蹄叶炎;调查;生化分析
奶牛蹄叶炎是蹄真皮弥漫性无败性炎症过程。患病奶牛一后肢或两后肢表现出蹄角质软弱,临床症状是疼痛、蹄变形和不同程度的跛行,严重的伴有食欲降低、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蹄叉皮肤红肿和溃疡等,蹄壁叩诊时疼痛。为了解垦区奶牛场蹄叶炎发生情况,一二一团畜牧兽医工作站历经1年多时间对本地区12个规模奶牛场饲养的奶进行了牛蹄叶炎流行病学调查与生理生化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范围
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选择石河子垦区的一二一团东野镇、一三四团沙门子镇、一四一团、一四二团、一四四团、石总场、一四六团、一四九团和一五〇团9个团的12个规模奶牛场(编号1 ~ 12)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现场调查
现场了解奶牛的饲养、管理、营养、环境、遗传、修蹄、发病、治疗等情况。
1.2.2 血液采集
从奶牛尾部采集血液5 mL,分离血清,放入-15 ℃以下冰箱冷冻,待用。
1.2.3 生化分析
使用牛组胺(Hi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对273头连续多次进行血液参数的测定,将数据输入Excel表,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饲喂情况
2013年3月开始,跟踪调查规模奶牛场奶牛饲喂情况见表1 ~ 2。
2.2 季节与发病的关系
从2013年3月起,按照季节的不同统计蹄叶炎发生情况,见表3 ~ 5。
结果表明,冬、春季节奶牛蹄叶炎发病率远远高于夏、秋季节。这是因为冬季寒冷,蹄部动静脉吻合支的长期扩张,血循环受阻,渗出物增多;春季温差大,圈舍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地面泥泞,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造成奶牛蹄叶炎发病率陡然增多。
2.3 遗传与发病
调查在4个饲养管理、环境相近的养殖场(编号1 ~ 4)进行,选择年龄、胎次相近的加拿大牛和澳大利亚牛,调查间蹄叶炎发病情况(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加牛蹄叶炎的发病显著高于澳牛(P < 0.01)。辽宁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崔海等[1]报道,一些牛蹄性状具有一定的遗传力。八师垦区奶牛配种全部使用外购冻精受精,种公牛病史不甚了解,此次试验有关遗传的因素暂时无从考证。至于加拿大奶牛蹄叶炎的发病显著高于澳大利亚奶牛的原因还待进一步研究。
2.4 胎次与发病
由表7可以看出,生产1胎、2胎后的奶牛蹄叶炎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2.5 蹄叶炎奶牛发病后产奶量变化
调查在6个饲养管理、环境相近的养殖场(编号1 ~ 6)进行,调查的牛年龄、胎次、产奶阶段相近(选择在产奶高峰期),随机选取24头病牛,每个奶牛场4头(编号A ~ D),分别记录发病前(a)和发病后(b)3个月总产奶量,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患病后奶牛产奶量显著低于患病前产奶量(P < 0.01)。发病后3个月泌乳期平均产奶量为1 520.22 kg/头,较发病前泌乳期平均产奶量减少1 065.75 kg/头。
2.6 产犊后的奶牛蹄叶炎发病时间
从表9可以看出,产犊后奶牛蹄叶炎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 ~ 3周内。2周发病率占35.25%,3周发病率占38.07%。
2.7 健康奶牛与发病奶牛血清生化值统计
由表10和表11对比可以看出,奶牛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葡萄糖含量差异显著(P < 0.5)。
2.8 健康奶牛与蹄叶炎奶牛血清组胺含量对比
由表12可以看出,健康奶牛与蹄叶炎奶牛血清组胺含量对比,两者差异极显著[2]((P < 0.01)。
2.9 健康奶牛与蹄叶炎奶牛奶产量和血清组胺含量的对比
选择273头奶牛,根据奶牛健康情况分成2组,健康牛137头为1组,蹄叶炎奶牛136头为1组。分别采集尾静脉血液, 分离血清。使用牛组胺(Hi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进行检测。
由表13可以看出,蹄叶炎奶牛比健康奶牛血液组胺含量高出很多,两者差异极显著(P < 0.01)。
3 讨论
(1)新疆石河子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干燥,饲草料相对缺乏。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是提高奶产量的较好选择,但易造成瘤胃pH值升高,酸中毒的风险增加;加上垦区冬春季节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圈舍潮湿等不良的环境因素增加了奶牛蹄的应激,以上两种因素是造成该地区奶牛蹄叶炎发生的重要原因[3]。(2)蹄叶炎奶牛病为慢性发病,并不能造成奶牛的迅速死亡。因此,广大奶牛养殖者往往忽视对该病的防控,患病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3)该病对奶产量的影响极其显著,平均减少12.6%的产量,部分严重患病奶牛甚至绝产。(4)健康和患病奶牛血液中葡萄糖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患病奶牛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与奶牛肢蹄疼痛、运步困难、长时间不能够采食足够的饲草料有直接关系。(5)在较早的时间,垦区从加拿大引进加系奶牛近90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粗饲料不足,只能使用精料饲喂,每日8 ~ 10 kg/头。2周后,1头奶牛发生急性蹄叶炎,到6周后,有约50头奶牛不同程度发病。关于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粗纤维饲喂奶牛发生蹄叶炎的报道较多,此次试验没有就上述蹄叶炎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仅作引用[3]。(6)目前普遍认为组织胺和内毒素是引起奶牛蹄叶炎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组胺含量较高是造成奶牛蹄叶炎的重要原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崔海,何剑斌.奶牛蹄叶炎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浅析[J].中国动物保健,118.
[2] 陈文生,颜育良,陈健绮,等.奶牛蹄叶炎病因和综合防治[J].广东奶业,2007(3):21-22.
[3] 肖定汉.奶牛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