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文1,王卫东2(1.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225000;2.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225000)
我们先来读一则小故事:
一个人要过一条宽阔的大河,河面上没有桥也没有船,此人不知如何是好。恰巧上帝在天上看见了,于是点化此人——伐木造船,乘船渡河。此人照办,顺利过河。过了河后,此人舍不得丢弃辛苦打造的船,背着船继续前行,越走越辛苦……不禁仰天长叹:此行何故如此重矣!上帝闻言惊异:过了河还背着船干什么?
这个故事与数学教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转入正文——《认识11~20各数》一课的教学思考与设计。这是“高效课堂·新修订课程标准全国培训活动”(徐州站)中的交流展示课。
一、教学目标的思考
对于《认识11~20各数》一课,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拟定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数感。这个目标明确而详细。对于课时目标,这样拟定应该说也是可以的;不过,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如此具体而确定的话,那累积下来会怎么样呢,能累积下来吗?
笔者曾经问过一名教师:“教学《认识11~20各数》,你期待学生最久远的收获是什么?”“数感、十进制,还有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位教师的回答简练而深刻。可是笔者并不满足,继续追问:“你期待学生最本质的收获是什么呢?”这位教师哑然……
当然,“本质”肯定不是考试的分数,而且,我们也不能大而化之地说是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在思考:通过《认识11~20各数》一课,学生有了知识(计数单位、十进制),有了能力(数出11~20、读出11~20、掌握数的顺序),也有了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之后,那更深层、更久远、更本质的收获是什么呢?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笔者深知学生不能成为知识信息的“储蓄”者,也不能仅是前人技能的再现者,而应是智慧的创造者。于是,我们遵循“智慧数学”的理念,凸显智慧的萌生、发展、生长和创造,设计了《认识11~20各数》一课。教学过程通过三个板块展开:
(一)第一板块:从小石子数起
教师和学生一起追溯人类智慧的萌生与发展,从小石子,到小棒(算筹),再到计数器,记数实物的简化是工具创造的过程;最突出的创造是“以一当十”,从1个大石子(重量与1个小石子不一样),到1捆小棒(形状与1根小棒不一样),再到1个珠子(完全一样的珠子),学生沿着先人智慧的历史足迹成长。
师(出示10个小石子)瞧,老师这儿有一些小石子,咱们也来数一数有多少个。
师今天的课呀,我们就从这些小石子数起。(展示幻灯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以打猎为生,他们捕获1只猎物后就在地上放1个小石子,2只猎物呢?3只呢?(出示10个小石子)10只呢?就这样,猎物越来越多,小石子也越来越多了,数得过来吗?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演示10个小石子换1个大石子)看,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
师小朋友们,这个大石子就是多少呢?
师这是古人用的方法,可是石子毕竟太重了,古人又想到了用算筹,也就是小棒,工具就越来越轻便了。(出示若干小棒)看,这儿有多少根小棒?
师10个小石子可以换1个大石子,那10根小棒怎么办呢?(演示动画)10根小棒就可以捆成1捆小棒。小朋友们,你会像这样先数出10根,再捆成1捆吗?动手试一试。
师捆好了吗?这1捆是多少?对,它就是1个十。1个十里有几个一呢?好,10个一就是1个十。
(教师出示“智慧心语”:记数的工具越来越轻便了。)
师请同学们用捆好的和散着的小棒表示出12。
师(出示1捆带2根小棒)刚才,小朋友们用小棒表示出了12。现在,想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12的吗?(出示计数器)认识吗?它叫计数器,右边这一位是个位,左边这一位是十位,计数器上的算珠也可以表示数呢!看,这是12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大家看,十位上这1颗珠子表示多少?哦,十位上这1颗珠子能表示1个十。真厉害,能以一当十!(板书:以一当十)一起读一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瞧,人们多聪明啊!从小石子到小棒,刚才我们又认识了什么?从计数器上我们感受到了以一当十。
(教师出示“智慧心语”:以一当十。)
(二)第二板块:“十”就在我们身边
第一板块追溯先人智慧的历史足迹,让学生从中感悟智慧的萌生、发展,第二板块则回归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通过身边的1捆、1包、1盒、1袋、1份等感受“十”,理解“十”是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理解十个十个地数的优越,让学生从中体验智慧的生长。
师“十”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出示1包餐巾纸)看,这是什么?老师把它打开,数1、2、3……多少?
师(出示1盒饼干)再看这1盒有多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老师这儿有“十”,你们的学具里说不定也有“十”呢,赶快找找吧。
师谁找到了“十”?请起立。你的“十”在哪?数给我们看看。
……
师大家看,十个是1包,十个是1盒,十个是1袋……身边的“十”还真不少啊!(出示3捆铅笔)看,这是多少?为什么?
师(出示多捆成捆及多支散装的铅笔)想拿50支铅笔,你准备怎么拿?
师为什么不一根一根地拿呢?
师拿62支怎么办?如果拿100支呢?
师看来,十个十个地数还真快呀!
(教师出示“智慧心语”:十个十个地数还真快呀,以后我们还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
(三)第三板块:从小石子中“走出来”
“走出来”是指从实物到符号。数字符号的发明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因此,这一板块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智慧的超越。
师“十”就在我们身边,但记数时我们总不能把计数工具一直带在身边吧。于是,人们就设法从石子、小棒、计数器中“走了出来”,创造了图形和符号。(出示数字“0、1、2、3、4、5、6、7、8、9”)瞧,阿拉伯数字就是人类伟大的创造。会数吗?我们一起数一数。有了这10个数字,我们就可以组成很多很多的数啦!
师(出示数字“12”)这是多少?对,它就是12。
师现在我们知道石子、小棒、计数器、数字都能表示12,你知道它们的“十”都在哪吗?
师(指着数字“12”)这里的“十”在哪?这个“2”表示什么呢?
师比一比,你觉得哪一种表示方法更简单?是呀,用符号表示更简洁了!
(教师出示“智慧心语”:用符号表示物体的个数更方便、更简洁。)
这一课的设计,从追溯历史足迹,在教师的讲述中感悟智慧的萌生、发展;到回归生活经验、认知基础,通过师生的实践活动体验智慧的生长;再到图形、符号的发明、使用,共同享受人类智慧创造的成果。三个板块的设计,从时间上看,由古至今;从内容上看,由理论足迹到实践生活;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由实物直观到符号抽象:每个板块呈现不同的功能,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智慧。而智慧才是学生最深层、最久远、最本质的收获!
至此,让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故事。“上帝闻言惊异:过了河还背着船干什么?”是啊!我们需要获得过河的智慧,而非背负过河的工具。作为教师,我们要深谙具体、明细的课时教学目标背后,留给学生深层、久远的、本质的教育到底是什么。“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忘记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难道爱因斯坦的话还不能使我们警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