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原则与路径探索

  • 投稿掌蘑
  • 更新时间2017-07-20
  • 阅读量437次
  • 评分4
  • 99
  • 0
王刚,晨曦

(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广西北部湾地区多民族文化共存和相容,又独自发展和传承,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本文就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现状,提出要根据目标性、系统性、效益性、统一性等原则进行整合,并探讨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原则与路径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7.050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168—03

文化资源的整合指将资源系统内分离的要素按照不同类型、层次组合起来,兼容互补,实现在不同状态下原先零散资源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达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的效应,最终实现文化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1]。广西北部湾地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居住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 个世居民族,其中仫佬族、毛南族和京族是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京族还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也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同时,广西北部湾地区还拥有北部湾顶端约1600 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特征明显。多民族的特点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广西北部湾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多民族文化共存和相容,又独自发展和传承,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深度不足、创新不够等问题,非常不利于民俗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将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有效避免民俗文化产品的同质化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对于发挥文化资源的产业功能、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原则

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必须目标明确,从全局的高度把当前零碎的文化资源按照一定的原则、以系统的方法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要能体现出诸文化要素之间的合成能力,通过对民俗文化资源予以整合,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之形成整合力,使民俗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助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因此,在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首先应明确目标,其整合过程必须集中、明晰地围绕目标而进行。这是因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过程是建立在以目标为主旨的实施手段,没有目标的整合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整合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只有明确了整合目标,才能使资源配置、研究方法有的放矢,紧紧围绕目标而进行,使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首要目标是从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出发,根据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结合民俗文化资源自身特色对其进行整合重组,打造广西北部湾地区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形成文化核心竞争力。要实现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目标,需要开阔思路,打破地域局限,突出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整体优势和地域特色。制定民俗文化资源整合规划,明确细化整合目标、整合阶段、总体布局和整合措施,促使民俗文化资源整合达到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效果,使之符合民俗文化品牌建设的需要。

(二)系统性原则。所谓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系统性,就是要把零散、分散的民俗文化资源运用系统论的方法,通过有序的配置,体现出为目标所用的整体效果。整合的系统性要求把各种分离的资源纳入到围绕目标而进行的一个系统来考虑,注重各项资源、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

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从整体上看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和市场价值,但从具体单个文化类型来看,无论是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处于一种零散、分散的原生态状态,只有将这些独立存在文化资源的不同要素、不同优势有效地整合起来,使其建立起有机联系,才能激活它们,使分散、呆滞的资源变成系统、有活力的经济优势[2]。

具体实施时,要从项目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厘清北部湾民俗文化资源的类型、功能和规模等要素,明晰在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基础上形成的民俗文化产业的市场定位、形象定位、目标定位和开发布局,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民俗文化市场。

(三)效益性原则。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北部湾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效益性是在整合中要讲究实效,根据目标设定进行资源配置,注重合理、有效、适宜,避免繁杂,力求资源、方法等各要素的经济性,节约开发消耗,创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满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广西北部湾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多民族的特点,形成了丰富的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这种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时要考虑民俗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不能将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的,而忽视其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一旦开发过度,民俗文化环境遭到破坏,将给民俗文化资源的生存根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只有在进行资源整合时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协调统一起来,才能有利于民俗文化品牌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民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统一性原则。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资源相加,也不是画地为牢,而是要通过系统科学的规划,做到主题化和差异化相统一,以主题化使资源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打造内容丰富、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民俗文化品牌。

主题化和差异化是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的两方面。民俗文化资源的差异化,一是体现在民俗文化资源的个性大于共性,广西北部湾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有着其他民族或地区所无法复制的独特之处;二是源于消费者的多样性及其需求的纷繁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长背景、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均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因此对民俗文化的需求差异很大。民俗文化资源的主题化,最大优点是中心鲜明、特色突出、内容集中、形式表现有力,容易在消费者中形成影响力,利于民俗文化品牌的塑造。

在进行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能做到、做好主题化和差异化相统一,主题化能使差异化具有更广的广度和更深的深度,而差异化能起到衬托主题化的效果。民俗文化资源的差异化建设是民俗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而主题化项目开发是民俗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是文化资源差异化建设成功的表现。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路径

(一)坚持民俗文化资源发掘,凸显文化内涵。广西北部湾地区民族多,地理条件特殊,不同的民族、地域都有自己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例如,歌舞游艺民俗有毛南族的“罗海歌”、“欢歌”,仫佬族的“走坡”对歌,京族的“哈歌”、“海歌”等;民族节日有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侗族的“花炮节”、苗族的“芦笙会”,仫佬族的“坡节”等;宗教性节日有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仡佬族的“拜树节”,京族的“哈节”等;饮食习俗有打油茶,侗族的酸鱼、酸鸭,毛南族的腩醒,壮族的五色饭、沙糕等。

20 世纪60 年代法国和日本在现代化发展的高潮时刻,不约而同地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性抢救工程。法国进行了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遗产“总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巨细无遗,全要登记造册。日本也实施了由国家组织的“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俗文化分布调查”、“民谣紧急调查”,80 年代又再次实施由政府专项拨款进行的无形文化财产记录工作,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举办全国民俗艺能大会等[3]。这对于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的发掘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进行民俗文化资源发掘时应组织一批从事民俗文化研究且关心北部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提供规划、政策建议类的咨询服务,组织、搭建各种民俗文化论坛和交流培训,协助民俗文化项目的建设,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要将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揭示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涵。民俗文化的内涵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真实综合的反映。凸显文化内涵是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有利于展现民俗文化品牌的差异性和特色。深入挖掘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的多种内涵,有助于形成文化品牌多元化开发的局面。

(二)坚持民俗文化特色项目建设,推动民俗文化协调发展。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浓郁,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扩大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系统宣传和展示民俗文化的特色、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深厚根基,加深人们对北部湾地区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特色的了解。民俗文化资源广泛存在于民众的口头语言、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岁时节庆、祭祀等各种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和社会习惯中,分布广泛而零散,也呈现“碎片化”特点。

民俗文化特色项目建设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通过具体的特色项目建设,将相关的、零散的民俗文化资源系统的整合起来,从而得到融合协调发展。如三月三“歌圩节”民俗文化项目,将单一的对歌形式,整合为以赏歌、赛歌、对歌为主,搭配有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多元化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以黑衣壮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中越边境旅游、红色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为特色,整合建设以“黑衣壮文化、边关人文探秘”为主题的边关民俗风情特色项目,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协调发展。

(三)坚持民俗文化品牌建设,突出文化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建设是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民俗文化特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整合过程中要以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路来进行整合。

首先,在对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时,需要对发掘出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科学评估,进行整合形成资源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价值直接影响着品牌主体形象的定位。

其次,在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时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只有把创新思维贯穿到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各个环节,用创意来引导资源整合,才能形成特色民俗文化品牌。

最后,以业态融合的思路进行品牌影响力的推广和锻造。目前,文化与旅游、体育、商务等第三产业领域已实现双向深度融合,在农业、制造业等传统领域也开始体现价值,发挥作用。因此,在大力整合北部湾民俗文化资源时,需要考虑与其他业态的结合情况,这样有助于实现民俗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打造品牌、做强产业,形成品牌影响力。根据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民族性、海洋性等特点以及建设现状,在进行资源整合时可以结合不同产业从以下五方面来进行:“民俗文化+渔业”、“民俗文化+制造”、“民俗文化+体育”、“民俗文化+农业”、“民俗文化+居住环境”,突出广西北部湾地区民俗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念龙,周永盛.两岸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发展初探[J].体育科学研究,2016(04).

[2]高宏存.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四”原则[N].中国文化报,2015-03-28.

[3]中国文化遗产日:民族记忆的背影.http://www.huaxia.com/zt/zhwh/07-046/594457.html?oeld3.

[4]翟贵蜜.绵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