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公安海警学院基础部,浙江宁波315800)
摘要:无论是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还是之后,“中国梦”都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是整个中国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每一个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更是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的必然结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梦”;哲学思考;内涵;理论思维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64
中图分类号:G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141—02
收稿日期:2014—09—12
作者简介:刘霞(1976— ),女,四川万州人。公安海警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将“中国梦”正式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不仅仅是热门话题榜上的一个词而已,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对“中国梦”进行解读。
一、“中国梦”的内涵
如果从“潜意识”的角度对某个个体的梦进行深度剖析,那么不论在理论上亦或实践中,这种方式都会得到髙度的认可。但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潜意识”角度来剖析其“国家梦”、“民族梦”,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中国梦”是一种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团结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它是能够支配中国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心理、行为甚至是思想的一种哲学价值理念。在这个极易引发头脑风暴、人类大脑电波极其活跃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忽略对“中国梦”进行哲学的相关思考,丧失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冷静、理性的分析。“中国梦”究竟是什么?“中国梦”的提出、实践究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中国梦”的提出对整个世界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系列理论问题亟需我们去解答,而整个世界也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因为“中国梦”不仅仅只是字面意思上的中国人的梦,不仅仅只是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其对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中国梦”的哲学释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该原理提出: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广袤的宇宙之中,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存在客观的、普遍的联系,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习总书记阐释了“中国梦”之后,众多学者进一步地尝试着解读“中国梦”。程美东和张学成总结学界各方观点,将其归纳为三种:
(一)二元说。提出“二元说”观点的学者认为:汉语中“国家”是由“国”字和“家”字两个部分组成的,所以,“中国梦”也应当是由“国梦”和“家梦”两方面构成。
(二)三位说。“三位说”顾名思义就是从三个角度看待“中国梦”这个问题,即“从个体上看”、“从集体上看”、“从民族看”,它是富民梦、强国梦,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以,具体来说,“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这是“三元说”的基本思想。
(三)多维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梦”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其分别从国家实力、幸福指数、文明形态、价值追求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梦”——进一步加强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幸福感、演进中华文明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不难看出,这三种观点对“中国梦”的解读,其实是存在着某些必然联系的。“三位说”是在“二元说”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和发展,而“多维说”又是以“三位说”为基点对“中国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对其哲学含义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第一个方面,词语。“二元说”认为“中国梦”由“国梦”和“家梦”组成,这是在“国家”是由“国”和“家”组成,也就是字面含义的层面来说的,继而才有了“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认识”,即“国梦”和“家梦”是有接洽的。
第二个方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两个方面的联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都是走在不断前进的大道上,这是纵向比较。从横向来看,我国尚有很多地方区域没有达到小康水平,所以说,“从个体上看,它是中华儿女的富民梦”;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得到迅速提升,但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需改进之处,所以说,“从集体上看,它是强国梦”;纵观整个历史,中华民族起起伏伏无数次,经历了数次大朝盛世,也遭受过无数强权欺凌,有过辉煌,也走过磨难。很多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充满干劲地力图发展,这是因为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说,“从民族看,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这是“中国梦”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中国梦”的哲学理论思维
矛盾无处不在,整个世界都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认识、了解某一事物,本质上就是了解矛盾。“中国梦”无可避免地也有着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关系。
“中国梦”是十四亿中国人梦想与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无论是民族梦还是国家梦都是在个人梦想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实现“中国梦”代表着中国人民共同享有同一个梦想,享有共同追求幸福的权利,享有和祖国、时代一起发展和进步的机会。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提升,才让“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可能,这是集体与个人的辩证统一。
我们都知道,理想不是现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活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境况之中,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理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理想是人们基于现实所产生的合理想象,它受到现实的规定、制约和影响,如果我们脱离现实去空想未来,理想就不能称之为理想。要实现“中国梦”,就要联系中国的发展情况提出具体计划、方案和措施,一步步向着理想靠近,这是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历史的推移让人们越来越发现世界的无法被言说,但他们却从未放弃探索言说世界的种种方式。无论现实中我们的物质资源、精神力量准备得如何充分,“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有胜利和辉煌,但也要做好迎接困难和曲折的准备,这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革,而改革最需要什么?人民。历史上的无数次革命、王朝颠覆都是因为百姓。百姓看似平庸是因为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但只要千千万万“平庸”的百姓团结起来,历史就将被改写。“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无论一个国家或政府提出多么伟大的目标,其最终实现者是人民,没有人民的辛勤劳动,没有人民的不断实践,社会的前进发展就缺少精神动力和物质资源。
中国推行“以人为本”是因为,人才是创造历史、改变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梦想是一个理念,人要有意义地活着就肯定会有追求、有梦想,有些人只关注自身利益,其实,“小我”梦想的实现在整个历史洪流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十四亿中国人民的梦想集体实现,其影响力将是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总之,“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民族梦,是国家梦,它不仅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念,更体现了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共同目标和追求,是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我们相信,“中国梦”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梦,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民族复兴之梦一定会实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
[2]张丽.“中国梦”内在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哲学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13(6).
[3]胡伟,侯斌.中国梦的哲学思考[J].南方论刊,2014(5).
[4].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5]解莉,高正礼.“中国梦”基本特征的多维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