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福州大学人事处,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环境、内容和主体等面临着诸多挑战,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的难度。“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脱困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科学把握“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契合点,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梦”;大学生;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5?0019?04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6-26
[作者简介] 张泓(1964-),女,福建平潭人,福州大学人事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在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和难题,为实现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是借助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的媒体形态,它与纸媒、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传播主客体交互化、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跨时空化等特点。新媒体的独特功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高校的教育观念,而且改变着教育的内容、模式和方法,尤其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载体、提出了新课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一方面,手机短信、QQ、微信等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它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发布文字、图片等个性化的信息,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不仅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而且拓展了交流的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直接、更深入;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它加大了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选择难度,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者很难在网上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选择的指导,大学生往往也处在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中不知所措。面对高效率传递思想道德知识与海量信息选择的矛盾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新媒介素养,以达到既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第一个挑战[1]。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文化理念蜂拥而至,有先进的,也有腐朽的,不同文化频繁碰撞,网络信息的内容与教育工作者所宣传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受到挑战;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来推崇资本主义价值观,并企图将其意识形态扩张至全球。这些国家往往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和网络传播跨时空化等特点,特别针对中国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期“和平演变”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在互联网技术上占据绝对优势,据统计,美国拥有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 个服务器中的10 个;70%的世界性大型数据库设在美国;在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 个网站中,94 个在美国境内,其影响力之大可以想见[2]。这些国家利用其网络优势,利用所谓的“人权”“民主”“自由”掩饰其意识形态扩张企图,实行信息干涉和信息破坏。面对网络中多元文化和霸权文化的双重冲击,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导性文化和多样性文化的辩证统一,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些媒体传播者因商业利益的驱使和媒体素养的缺失,别有用心地向大学生传播色情、暴力和赌博等不良信息;一些人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易使大学生思想产生混乱,增加了他们辨别真伪信息的难度。这些不良的信息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导致学生个体的伦理认知、道德规范的冲突更加激烈,易使他们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媒体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明显落后于时代的需求,迫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将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内容不断充实进来。如何确定有效的网络新媒体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自律,减少网络道德失范的发生,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第三个挑战。
(四)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其惊人的速度和力度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由网络创造的虚拟世界将人的现实身份隐匿起来,导致网络主体行为更具自由行和随机性,社会公德、道德意识减弱。大学生如果无法利用好网络工具,反而被网络所困住,会产生对网络的依赖、道德弱化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后果[3]。网络世界的自由使大学生对其产生过度的迷恋,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的惊险刺激之中难以自拔,导致萎靡不振、精神空虚,逐渐与现实世界隔离,易产生对外界的陌生感[4],人的主体性也有逐渐丧失和被消解的危险。人的主体性一旦丧失,就会产生人的主体性与网络的依赖性的矛盾,当然,网络主体也可以通过克服对网络的依赖来提高自身的主体性。面对网络主体的主体性与依赖性的变更,如何处理他律与自律、新媒体技术和道德的关系,“治疗”新媒体技术依赖性者,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第四个挑战。
二、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精神决定行动,只有明确的理想、坚定的意志才能引导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中国梦”有助于构建大学生的心灵支撑、帮助大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并为大学生提供前进的动力[5],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不谋而合。
(一)“中国梦”能帮助大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理解“中国梦”,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革命先辈的奋斗成果。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一直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正是在这些奋斗成果之上,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基本实现小康生活的基础之上,才有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大学生应为作为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应有强大的自信接过使命,实现新的梦想。
理解“中国梦”,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梦”符合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包含着中国未来的希望,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梦”包含着开放、和平、共享之意,符合世界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大学生应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二)“中国梦”能激励大学生发扬公共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梦”包括“国家梦”和“个人梦”,民族振兴需要每个公民的团结协作,“个人梦”的实现离不开社会良好环境的支持。首先,“中国梦”激励大学生发扬公共精神[6],即在公共生活中以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超越自身狭隘眼界和直接功利目的,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共事业、参与公共事务以及维护公共规范[7]。只有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不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网络中,不仅能自觉遵守法律规章和道德规范,而且甚至能主动站出来,指正别人的失范行为,为社会风气的改善、为维护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缺乏监督的环境中迷失自我。其次,在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公共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能提高大学生素质与道德修养,引导大学生塑造较为完善的人格。
(三)“中国梦”能鼓舞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也是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8]。“中国梦”的价值取向根本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能鼓舞大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社会价值的实现之中。一方面,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大学生就是中国力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未来的希望在大学生身上,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在大学生肩上,大学生的理想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未来。“中国梦”鼓舞大学生追求卓越、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磨练本领、提高水平,成为中国建设的强有力后备军。另一方面,“中国梦”描绘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9],为大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进步的动力。只有国家强盛、社会和谐,才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才能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
三、用活新媒体,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们应从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精神文化、创新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开展,注意把握教育工作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契合度,并注重教育工作的成效性和生动性,使大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自觉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利用好新媒体工具。
(一)将“中国梦”融入思政、专业课堂的教学从教学内容上,一方面,将“中国梦”的学习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深化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授课、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等方式使大学生认识“中国梦”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了解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10]。另一方面,将鼓励对梦想的追求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精神动力,提高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提高本领的自觉,有助于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找到用武之地。
从教学队伍上,应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生活中的导师,大学教师应该坚持学习、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德树人。“中国梦”也蕴含了“育才梦”,教育工作者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好大学生的榜样,以高尚品格及学识风范感染大学生,实现“育才梦”。
从教学形式上,可以利用新媒体创新教学。例如,开设“微课堂”,利用基于微博载体的新型党课形式,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互动性强。教育者通过整合微信、微博、YY 语音等小平台,可以形成一个消息有效传递的大渠道,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将“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良好的校园文化还能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能够自觉提高对腐朽文化和低俗思想的抵抗能力,增强对“中国梦”的感知和认同。第一,举办“中国梦”主题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座客校园,宣讲中国革命历史等,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例如“学校之星”评选,挖掘大学生中志向高远、品学兼优的代表,激励大学生们向典范学习,争当栋梁之材。第三,构建校园中立体系统的宣传渠道,加强校园各种媒体的宣传,从校园横幅、海报到校园广播、报刊,再到校园网站、微博、论坛。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宣传“中国梦”,营造浓厚的气息和氛围。
文化的感知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而现代大学生最大的信息来源就是网络,因此,思政工作者应抓住这一特点开展工作。对于党的理论、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可以在纸质版的基础上增加电子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同时,人对信息的接受都是带有选择性的,大学生更乐于看到一些趣味性的文字,基于此,思政工作者在新媒体中发布信息时,应注意发布语言的选择,适当地由传统的教科书式表达向更为轻松活泼、更“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转变,甚至可以加入一些网络流行语。
(三)将“中国梦”融入社团活动的开展
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团结协作意识和公共精神。在指导大学生开展社团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将“中国梦”主题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如开展组织唱歌、跳舞等文艺表演,举办征文、演讲、书画等比赛,或是征集大学生自己制作的宣传片、微电影。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都将提升。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需明确开展社团活动的目的,不仅是鼓励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更要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树立主体意识,树立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到社团管理甚至是校园管理中。此外,应鼓励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社团的负责人,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改进社团建设。在改善社团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公共精神得到发扬。
目前,大学校园中确已存在花样繁多的社团活动,但也存在着许多活动策划了举办不了,或举办了反响一般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活动没有真正对大学生的胃口,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参加热情。新媒体为高校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渠道,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助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捕捉到大学生真实的愿望。
(四)将“中国梦”融入社会实践的锻炼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理解理论的真义,才能培养实践的才干。目前,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少务实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脚踏实地了解社会现实和中国国情。也只有如此,大学生们才能知道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更理性地规划自己人生。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给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11]。可以通过多种实践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如带领大学生参观展览、游览烈士公园等,使其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如组织志愿者活动、三下乡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到工厂参观学习、到贫困地区支教、到基层体验不同的生活,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认清形势,调整及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激励学生成为实践型人才。同时,思政工作者还应该借助新媒体,如通过建立QQ 群、微信群,设立论坛等方式,与学生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反馈,为大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61.
[2] 黄红发,陈王琼.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和特征[J].学术论坛,2011(4):64-68.
[3] 周斌.虚拟技术视域下道德消隐的深层原因[J].理论探索,2013(2):5-8.
[4] 仇道滨.现实与虚拟交织下的文化自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2):105-110.
[5] 聂军涛.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探析[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8):30.
[6] 王佃冰.“中国梦”语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62-65.
[7] 曹玲,胡凯.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刍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153-157.
[8] 袁维雏.马克思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4):10-12.
[9] 新华网.“中国梦”基本内涵和奋斗目标是什么[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4/12/c_124574701.htm,2013-04-12.[10] 石碧球.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3(5):53-57.[11] 蒙良秋.关于推进“中国梦”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3(39):23-24.[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