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化工毕业论文范文,化工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化工毕业调查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1-03
  • 阅读量119次
  • 评分0
  • 0
  • 0

  随着当下我国经济的一个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创意产业也都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化工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加了。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化工毕业论文范文,一起来欣赏吧。


  第1篇:惠州学院化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与分析


  王春花,刘婧(惠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对惠州学院化工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化工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培养质量较高;在校期间要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养;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化工专业分培养方向对就业和从事的工作帮助不大。此次调查结果,为推动我院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跟踪调查;培养质量;化工专业


  惠州市位于珠三角东部,作为新兴工业城市,坚持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两大优势支柱产业。目前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已经形成2200万吨炼油、220万吨乙烯的产业规模,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石化产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埃克森美孚“世界级石油化工综合体项目”也将落户大亚湾石化区。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惠州地区对化工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旺盛,我校化学化工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稳居97%以上[1]。


  惠州学院是教育部于2000年3月批准新建的,惠州地区唯一一所地方性、综合性本科院校,坚持以培养“应用拓展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惠州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从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至今有14届毕业生,毕业人数达700余人。化工专业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开办了“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和“化工商务”两个专业方向,在大二下期,组织学生进行选专业方向,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主要围绕树脂合成、加工与改性所涉及的工程化问题开展教学;化工商务主要围绕化工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开展教学,突出产品生产、贮藏、物流和销售与售后服务。两个专业方向,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希望通过专业和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观念,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本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化学教育、化工产品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检测、贸易及物流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化工应用型人才。


  为充分了解毕业生在校时各项能力培养对工作后个人发展的影响,为听取各位毕业生对我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特组织此次问卷调查,一方面启发在校大学生为就业做准备,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2-4],另一方面,挖掘我校化工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短板,并以此推动我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并将经验推广到相关理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5-6]。


  1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分析


  1.1调研基本情况分析


  为使调查报告具有代表性,主要选择毕业两年以上的毕业生发放问卷,本次调研共收回116份有效问卷,其中44.8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惠州工作,26.72%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工作,只有9.48%的毕业生离开广东省工作。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所属的行业遍及石油、冶金、矿业、能源、建材、环保、高分子材料、食品、医疗卫生、轻工、外贸、商检、化工贸易、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员、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等等。其中改行的毕业生占28.45%,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学生占14.66%。49.14%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工作,在事业单位、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分别占8.62%,10.34%和11.21%。从毕业生工作的行业和工作单位性质来看,化工类毕业生可胜任各种类型的工作,可见我校化工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超过一半(占50.86%)的毕业生工作单位的用人规模在200人以上,只有6.03%的毕业生在人员规模20人以下的工作单位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占81.9%)工作单位中我校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人数在5人以下。可见,用人单位倾向于分散于毕业学校用工。


  76.73%接受调查的毕业生薪酬在5000元/月以上,其中4.31%的毕业生薪酬在20000元/月以上,其薪酬在当地属于平均水平和中等偏上水平,只有17.24%的毕业生薪酬属于较低水平,这部分学生主要是毕业不久的学生。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工作能力,可见我校化工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较强,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强。


  1.2毕业生工作能力调研


  1.2.1从事工作岗位及贡献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化工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遍布工程设计、化学分析、产品检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各领域,其中有36.21%的毕业生改行做其他工作。这说明我校化工专业毕业生在校学习的各项专业知识扎实,且知识面广泛,能胜任化工相关专业的工作。


  43.97%的毕业生认为毕业后完全胜任工作用了1~3个月,35.3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6.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花了两年以上的时间,仅2.5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花了两年。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对所在的单位有实际贡献,其中28.4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公司发展的贡献很大,且担任基层或中层担任重要职务,36.21%的毕业生属于单位的储备干部。仅6.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贡献很少,这部分也主要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可见大部分毕业生走出校门能较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为工作单位作出了贡献。


  1.2.2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调查及分析


  从表2可知,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具有团队协作和沟通、分析解决问题、工作认真负责、耐压、能克服困难以及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能力较为满意。可见绝大部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多项优秀的个人素质。从表2也可知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较弱,因此在校期间应多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认为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是他们取得一定成就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合作精神、社交能力、业务能力、创造能力和工程素质(按受影响程度排序)。这个排序跟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多从事技术开发、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类等工作有较大相关性。


  对于求职过程的影响因素调研结果为:63.97%的毕业生认为大学生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是大学生就业时最为重要的;24.14%的毕业生认为毕业学校也起一定作用。从表4可知,大学期间获得的相关专业的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以及计算机二级证书依次被毕业生认为在求职中和以后的工作中是最有帮助的证书。可见,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把培养计划中各门课程学好,还要准备英语、计算机和相关专业证书的考试。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还要抓住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从表5可知,64.66%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储备的素质、专业技能与公司要求的基本符合,仅需要一定量培训即可适应工作的需要。可见,我校化工专业很多毕业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培养、各项素质所做的准备工作基本充足。


  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依次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合作精神、社交能力、实践能力、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面、学习成绩、计算机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工程素质、文字水平等。可见,用人单位不仅仅要求毕业生有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求我们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校生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还应提高综合素质,多与人相处。


  1.3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42.24%的毕业生认为缺乏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工作经验与竞争力是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是就业定位不合理,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分别认为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弊端,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沟通不够、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等问题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表8可知,超过90%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欠缺的职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行业背景知识,有4.31%的毕业生认为缺乏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礼仪培训。可见,很有必要在化工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增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此外,由于化工行业涉及面广泛,在校期间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聆听学术讲座和相关专业书籍的阅读等方式不断地积累行业背景知识,为日后的就业做准备。


  1.4毕业生对化工专业分方向培养的看法


  目前,我院化工专业分为高分子和化工商务方向培养,为了调查分方向培养的必要性,此次从毕业生的就业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调研。


  从表9可知,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惠院将化工专业分为高分子和化工商务方向培养对从事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没有帮助,只有6.03%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和方向课程对其工作帮助非常大。有34.48%的毕业生还认为化工专业知识没有帮助,该项调查结果跟表1中毕业生改行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调查结果是吻合的。结合表1结果可知,毕业生只要从事化工相关的工作,在校期间学习到的化工专业知识对工作都会有帮助。40.52%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方向课程对工作是没有帮助。


  从表10可知,85.35%毕业生认为将化工专业分为高分子和化工商务方向对就业帮助不大,甚至没有帮助,因为用人单位以化工专业招人甚至不分专业招人。综上可知,惠院化工专业分为高分子材料和商务方向培养对学生的就业以及工作的帮助都不大,需要进行调整。因此我们针对专业方向进行了调研,结果如表11所示。


  由表11可知,毕业生认为有利于就业的专业方向依次为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精细化工、安全工程和化工商务等。因此,我院化工专业从2018级开始增设环境工程专业方向。


  2结语


  此次调查反映出惠院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某些不足,现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方向:


  (1)课程设置上,需更多地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设工程背景相关的选修课,为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师素质提供综合的知识储备;增设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选课,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


  (2)适应新时代需求,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


  (3)化工专业的分专业方向培养模式需依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且最好采用小班式教学。当企业和社会需求不明确时,化工专业不需分专业方向培养,让学生系统学习化工专业基础知识,到就业岗位之后再依据工作需要学习相关知识。


  第2篇: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群(安徽三联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资料研究,结合化工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实践,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毕业设计


  1引言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高校教育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一般将理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大四下学期),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科学的实验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毕业设计过程是本科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基本训练,从而顺利实现从学生到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1]。应用型本科与传统本科教育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应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这种新型的教育类型,要求本科毕业设计区别于传统的、原有的毕业论文模式。因此,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毕业设计时间紧迫


  众所周知,化工是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毕业设计除理论知识储备、文献检索和资料准备外,仍然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探索,而大四应届生面临人才的重要关口选择,不能够专心致志做实验、写论文、做毕业设计。时间上的不充分,体现在草草选题,没有经过一定量的文献阅读和实验设计,选题往往较老,缺乏创新,同时选题质量不高。时间上的紧缺还体现在毕业设计的实验研究不够,数据不成体系,无法根据实验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在不能保证毕业设计时间的情况下,学生们存在应付心理,一心多用,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2.2高水平化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缺乏


  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时间较短,教师教学任务较重,科研时间不足,尤其是新增专业高水平教师培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化工专业作为传统高校的基础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加入,因此,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化工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其就业前景良好,较多的化工专业毕业生选择去企业锻炼,高校的化工教师往往没有一线实践经验,教学基于理论和实验室实验阶段,因此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升[2]。


  2.3毕业设计质量滑坡


  自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至今,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达不到学生增长的规模,加之地方性院校升本,导致师生比严重不足。一位化工指导教师指导六位及以上的学生做本科毕业设计是常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正在走一条探索“应用型、地方性”的发展之路,化工专业作为传统学府的老牌专业,在新型的教育类型里未获得足够的重视,加之毕业设计经费不足、教师人数不足、学生不够重视等多重原因,集中加剧了毕业设计质量的下滑。


  3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工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本科毕业设计涉及到指导教师、学生、毕业设计考核的相关主管单位,从文献综述、选题、设计、实验、综合理论和实验数据等到毕业设计的形成,环节多、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是化工专业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3.1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时间会和学生未来规划相冲突。因此,可以在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多方调研兄弟院校和考察用人单位对化工专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做好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地位之后,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跨越整个大学期间,将毕业设计的环节细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中。


  在第一、二学期可以安排文献阅读相应的指导性讲座,定位为专业导论,让新入大学的化工专业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理解所学理论体系,并学会阅读文献。在第三、四学期安排独立设计性实验操作,让学生提前掌握实验设计要领,通过实操,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第五、六学期就可以进入论文选题工作。


  这样整个大学四年,学生在学习理论和实验的同时,较全面的知悉毕业论文环节。


  3.2化工师资队伍培养


  作为新型的地方性高校,学生是根本,教师是高校的根,只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而保证高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3]。


  化工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何培养,是人事部门和二级学院共同思考的问题。目前从我校的试点来看,效果是良好的。首先,可以通过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进入课堂,提升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的一种认识,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对教师而言,是一种视野的拓宽,通过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师生对化工专业的全新认识。其次,可以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做到化工专业的教师都实现企业实际层面的技术锻炼,同时开展技术交流会,共享实践经历,建立化工教师发展之家,定期开展相应的实践共享会。最后,教师可以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用高薪留人才,用事业吸引人才的加盟。


  3.3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第一,通过人才的外部引入,通过专职教师业务水平的内部提升,缓解师资严重紧缺的难题,优化师生比突出问题,设置化工专业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论文人数上限,引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分类指导,加强环节监控,以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问题。


  第二,改革毕业设计的统一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专业类的省级大赛、国家级的技能大赛,入围和获奖的同学将比赛凝练成毕业设计;鼓励大学生创业,对创业小有成绩的学生可将创业的方案和组织开展专业创业实践的经历以创业报告的方式替代毕业设计,同时鼓励学生进入企业,真题真做,在实践中出真知。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将大大激发学生们的热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4结语


  毕业设计是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高校的教学质量。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毕业设计的质量尤为重要,影响新建本科高校的长远发展,因此,通过以化工专业为例分析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化工专业作为一个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研究其毕业设计的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未来工科专业发展有良好的基础铺垫作用。综上所述,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新形势的理论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不仅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也是地方性本科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具备现实意义和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