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
(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西安 710065;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摘要]为了解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生存状态,分层抽样选取陕西402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10名转岗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一般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水平、职称评定率以及适当的收入水平,但这些较好的外部评价指标主要来自教师转岗前的贡献,其较高的发展起点与现有的发展困顿和停滞形成了巨大落差,反而加剧了转岗教师生存状态内部体验指标的显著降低,他们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有更多的职业倦怠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不满意,离职意愿强烈。为改善转岗教师的生存状态,应秉持生命关怀的关键理念,落实转岗培训,聚焦转岗适应期,激活转岗教师个人的主体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教育;学前教育;转岗教师;生存状态
一、问题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导致中小学数量锐减,1993-2013年我国中小学校数量从76.5万所下降到26.6万,20年间减少了近2/3,其中小学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平均每天有66所小学消失。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但也不可避免带来中小学师资富余等负面结果。与此同时,中国城乡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就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举措,也由此形成了“幼儿园转岗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转岗教师的出现既缓解了富余人员的再就业压力,更解决了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过程中的师资匮乏问题,是当代中国学前教育在追求普惠与公平的愿景过程中最务实的选择。
然而,随着转岗教师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占比的日渐提高,受其专业化水平的制约,可能进一步拉大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差距,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埋下隐患。这些被称为“有经验新手”的转岗教师,一般都未达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也不具备幼儿园教师入职资格。他们“年龄普遍偏大、知识陈旧老化、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欠缺、学习动力不足”,再加上教育观念的差异、教育模式的不同、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错位,都成为加剧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重要推手。在整个农村教师生存状态堪忧的背景下,这些数量庞大、专业背景复杂的中小学教师目前在幼儿园的生存状态如何,其专业发展与生命价值是否得到关照,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不应该再次成为被“富余”的群体。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状态与专业发展调查问卷》,针对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域,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31所幼儿园(陕北11所、关中17所、陕南3所;县幼儿园8所、乡镇幼儿园17所、村办幼儿园6所)共457名转岗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402份。然后,从陕北、关中、陕南各抽取1所幼儿园共10名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个别访谈。最后,采用IBM spss 18.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要研究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首先要构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出发,或强调以收入水平、学历、职称、人事劳动关系、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外部背景性因素为主要指标,或强调以幸福感、倦怠感、职业认同感、职业忠诚度等内部体验性因素为主要指标,或对这两方面指标均有所涉及。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既不能忽视其生存的外部背景性因素,也不能忽视其内部主观体验性因素,教师的生存状态应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物质与精神状态的总和,既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如学历、职称、收入等,也包括内部体验指标如工作压力、幸福感、专业发展等。
(一)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状态的外部评价指标
1.较高的学历水平。
本研究中,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转岗教师达到306人,占样本总数的76.1%,显著高于2012年全国农村专科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占59.3%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幼儿园转岗教师中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小学,而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标准在学历方面的要求高于幼儿园教师,当他们转入幼儿园工作以后,自然就提高了转岗教师群体的学历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整个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不过,这种高学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给转岗幼儿园教师带来更多的荣耀、自信,或者有力助推其专业发展,如一位全日制本科毕业的转岗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抱怨到:“我上的学比他们(指其他幼儿园教师)多,学历比他们高,能力比他们强,但因为不是这个专业出身,现在工作起来反不如那些中师毕业的顺手,当不了骨干,也没有她们收入高。”
2.较高的职称评定率。
转岗教师中已经评定职称者达到69.4%,显著高于全国农村幼儿园教师28.1%的职称评定率。这反映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来源更多是具有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本研究中84.33%的转岗教师即来自于教师岗位,并有65.9%的转岗教师是在25-40岁这个年龄阶段转入幼儿园的。他们在原来的学校已经工作了若干年,实现了从新手教师到熟手教师的转变,职称也评到了一定级别,面临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因此他们比新人职或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具有更强烈的愿望来“换一个环境试试”,或者在面临分流择业时,因为“已经定型”“没有发展潜力”而被迫转入幼儿园。不过,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进入幼儿园,这些已经评定了职称的教师在新的岗位上却较难发挥原来的专业优势,普遍适应不良、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其中很多教师表示短期内“没有考虑再去评职称”。
3.收入水平隐性下降。
教师的收入水平“不仅会影响劳动者对于教师职业的从业意愿,而且会影响教师队伍的流失率,从而对教师队伍的规模产生影响”,是反映教师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28.9%的转岗教师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41.5%的教师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29.6%的教师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就整体收入水平来说,与转岗教师的工龄、资历、职称等基本相符。这主要源于教师转岗前一般属于公办学校编制,其工资、养老、医疗等问题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承担,转岗只是岗位的调整,待遇基本保持稳定。
同时,只有13.7%的教师反映收入较转岗前提高了,67.1%的教师反映其收入水平在转岗前后基本没有变化,还有19.2%的教师认为自己现在的收入水平较转岗前降低了。如果考虑到工龄增加、资历提高、货币贬值等因素,可以说收入没有变化的转岗教师的收入水平实际上隐性下降了。
(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状态的内部体验指标
1.沉重的工作压力与强烈的离职意愿。
本研究结果显示,64.9%的转岗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或者“很大”,28.9%的教师反映压力“一般”,只有6.2%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小”或者“没有压力”。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幼儿园教师普遍感到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不仅仅源于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繁重性、琐碎性、封闭性等特点,也包括对“幼儿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尤其对转岗教师而言,教育观念冲突、教学模式陌生、教学技能欠缺、教学经验迁移困难等都可能成为工作压力源。
沉重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保教工作质量,更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心理健康,造成他们离职意愿强烈。在本研究中,当在回答“如果有幼儿园之外的新的工作岗位供您选择,您会怎么办”时,42.8%的转岗教师选择会离开幼儿园。
2.新岗位带来更多的倦怠感。
幸福感指向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是衡量个体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本研究让接受访谈的10名转岗教师反馈其职业幸福感指数,数字1-5分别代表当前在工作中体验到的由低到高的幸福感,其平均分为2.50+1.35。显然,转岗教师在工作中并未体验到应有的幸福,相反他们更多体验到的是职业倦怠感。如有37.6%的教师表示当前的工作给他“更多的倦怠感”,29.6%的教师表示“说不清楚”,只有32.8%的教师表示有“更多的幸福感”。很多转岗教师都认为从中小学到幼儿园工作是“降低了一个档次”,“当幼儿园老师就是给孩子当保姆”,对工作有消极、抵触之感,体验到更多的倦怠感也就是很自然的。
3.专业发展陷入停滞。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对于转岗教师而言,实现专业的良性发展,既是其顺利完成转型的基础,也是其转型成功的标志。然而调查的结果并不乐观,在本研究中,40%的转岗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太满意”,10.9%的转岗教师甚至“很不满意”;在掌握基本的幼儿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方面,有63.7%的转岗教师表示只“知道一点”,10.%的教师甚至表示自己“不清楚”;在个人专业发展动力方面,67.2%的教师表示源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需要,这说明转岗教师明确意识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比较欠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够满意,具有较强烈的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然而这种发展动力未能得到有效支持,如只有46.5%的教师表示自己想要进修与学习的要求“有时能”得到支持,40%的教师则表示“机会很少,基本得不到支持”。这反映从政府到幼儿园对转岗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需求还不够重视。
四、改善建议
(一)应秉持生命关怀的关键理念
教育关注人的发展,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回归对儿童和教师的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本真追求。政府在推进幼儿园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幼儿园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在维护转岗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过程中,都应秉持生命关怀的理念。具体来说,第一,要实现从被动分流到主动转岗的根本转变。转岗分流应充分吸收教师个人意见,综合考量教师的年龄、专业、特长等因素,避免一刀切、被动转;第二,要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在编制、晋级、职评、薪资等方面向转岗教师进一步倾斜,以吸引高素质、达标准的中小学教师进入幼教师资队伍;第三,要建立健全“能进能出”的良性流动机制,确实不适合在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者,如经过转岗培训、幼儿园培训及一段时间保教工作的实践锻炼,仍不能独立承担保教工作且本人离职或再转岗意愿强烈者,经过个人申请(或者组织谈话)等程序,应允许其转离教师岗位,这样也有利于保证转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四,政府、社会、幼儿园要为转岗教师创设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高生师比,多途径降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二)落实转岗培训
转岗培训是中小学教师向幼儿园教师转型的起点,也是中小学教师突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壁垒的关键性事件。“合理有效的职前培训,不仅可以帮助转岗教师弥补自身在技能技巧方面的欠缺,也能够增强他们的人职自信心,对他们进入新岗位,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新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否能够接受系统、科学、有效的转岗培训,将决定转岗教师顺利完成转型的时间和专业发展的高度。中小学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既拥有文化知识广博、教育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等突出优势,也存在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等差异和不足,这就要求培训机构扬长避短、查漏补缺,从培训内容、方式、时间和形式的创新人手,构建四维立体化转岗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应侧重转岗教师所亟缺的技能技巧、专业理念等;在培训方式上,应突出实践教学的比例,开展类似影子实习、返岗实践、虚拟现场等实操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在培训时间上,应保证至少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既要注重集中学习,也要注重分散实习,还要注重返岗后的远程学习。
(三)聚焦转岗适应期
如果我们把转岗教师的发展阶段分为转岗准备期、转岗期、转岗适应期和转岗成功期四个阶段的话,转岗准备期是主动转岗或被动分流前的时期,主要任务是明确新岗位的去向;转岗期是脱离原岗位之后、走向新岗位之前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部分教师会接受转岗培训;转岗适应期则是走向新岗位之后到转岗成功前的时期,主要任务是适应新环境、迁移旧经验、构建全新专业体系的过程;转岗成功期指教师完全适应新的岗位工作,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时期。显然,改善转岗教师生存状态的关键时期是转岗适应期。本研究访谈结果发现,转岗适应期的长短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为3年左右,度过转岗适应期并实现成功转岗的主要标志是能够独立开展具有示范意义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如取得幼儿园赛教活动等业务奖或者被授予“优秀教师”等荣誉奖。在这个阶段,幼儿园要聚焦转岗适应期教师的心理落差和专业鸿沟,为转岗教师减压,引导、支持转岗教师学习,帮助转岗教师开启一个全新的工作、生活状态。
(四)激活转岗教师个人的主体性
“超越性是人的生命特有的发展方式,意味着生命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啭岗教师个人是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这种超越性的关键人物。唤醒并激活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意识,意味着转岗教师从被动参与发展到主动发起发展,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生成、自我超越,成为发展的主体,进而不但获得学历、职称、收入等外部评价指标的进一步改观,更重要的是体验到更多的轻松、幸福和从容,从而提高职业认同感、获得专业满足感、构建积极的发展期望,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的物质与精神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