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重视我们的体育教育?

  • 投稿文兄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894次
  • 评分4
  • 45
  • 0

杜作润

摘要:体育,是我们的教育全面发展理念中的一个面。对学校教育中不重视体育教育的问题,我们要进行痛切的反思,要重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思想,拒绝急功近利,拒绝快速成才、成名的诱惑,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体育的社会伦理价值。执掌体育教育的领导、老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应多学、多思,特别不要把学生不重视体育、体质状况不佳甚至下滑,归结为投入不足。今天,这已经是不符合事实的习惯性思维方法,也是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的歧路。

关键词:重视体育;全面发展;百年树人;顾拜旦;体力劳动

中图分类号:G640;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4-0014-05

收稿日期:2015-05-28

作者简介:杜作润(1939-),男,四川西充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上海,200433。

一、问题的出处

体育,是我们的教育全面发展理念中的一个面。这个方面虽然非常重要,但却常常容易被人们轻视甚至忽略。许多时候,它都不能与德育或政治教育,不能与智育或知识教育平起平坐,许多时候,甚至比美育还要低一档次。在长期以来震天响的全面发展教育口号下,不时出现的让人痛心的片面性,现在被人们发现轮到体育了。

笔者虽然很爱体育活动,但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从来没有介入的机会,也确实没有介入的资格。可能是因为偶然的原因,去年看到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些报道,触动了神经,开始冥思苦想一些问题,因此就有了本文。

其实,若要咬文嚼字写作,本文标题中的体育教育是不够简练的,因为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词汇本身,就表示了人们为增强体质和获得增强体质的技能或理念而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无需再在其后添加教育二字。当然,习惯上,两者也可能有些微妙的区别,即,体育可以仅仅表示为参与比赛而进行的训练,这就是通常所指的竞技体育;而体育教育,可以只表示学校或教育系统中面对受教育者在强身健体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当然其中也可以包括训练他们的参与比赛的意志和技能。行文中笔者有时用了后者,虽然有点拖泥带水,但可以明确地表达本文主要在关注学校教育中健康素质教育的那一部分。在这里,不从众好像是不行的。

在笔者的思考中,令人始终抹之不去的,主要是被人言说的大学生们的那些令人揪心的、健康下滑的状况。教育部去年八月发布的报告称: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遏制,甚至在很多指标上不如中学生。包括他们的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耐力素质、速度素质(50米跑)、力量素质等项目的成绩持续下降。参与报道的记者了解到的原因,是学生们许多都怕吃苦、经常沉迷于上网。这和我们的直观感受很一致。学生们自己说的原因则有:体育活动耗时间、累、学业重。校方和官方的分析则是:目前,整个社会、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还有的人认为是学校经费不足,体育设施不够,等等。

经济可能下滑,已经有人在警告我们了;道德滑坡也已经被人们讨论好久了;现在大学生体质健康和成绩也在下滑,我们怎能只是作新闻的壁上观啊?看来,面对学生体育方面这些问题,很需要我们讨论其实质、危害性,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辨析消除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步骤,等等。和我一贯的研究写作风格一样,行文中不是自以为样样都能自圆其说,也包括反映一些自己确实想懂又不懂,当然又解释不了的、有趣的问题。所有这些,若能见诸读者朋友特别是那些体育教育高手的指教、批评,则幸甚。

二、重视点之一

这里,首先讨论一个比较直观又浅显的问题。有人喜欢习惯性的将学生体育不积极,身体素质状况不佳,归因于经费投入不足,设施条件不好。其实,这是在推卸责任,至少是似是而非的。实际情况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历经30多年的高速发展,跟进社会生活各方面长足发展之步伐,我国高等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已经突飞猛进,人们的直观印象,至少已经跟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从国家投入的情况看,年拨款超过10亿的高校,已经不是个别。体育馆、运动场的建设水平,所展现的,早已不似我们记忆中的那些年代,甚至也不是20世纪80-90年代我们在国外包括美欧所看到的那种中、外之间,差距很大的印象

笔者喜欢旅游,在旅游中,喜欢浏览大学校园。去年七月份,在一所共有大约1万师生的西部地区医学院中,就在其一个运动场外的宣传栏里,看见他们公布的体育设施,包括:标准400米的塑胶跑道田径场2个;人工草皮足球场2个;室外灯光篮球场1个;室外游泳池2个;室外篮球场10个;室外排球场6个;室外网球场2个;室外乒乓球台52台;室外羽毛球场地若干。这所医学院,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所有这些设施场地,我都先后去游走过。在我自己曾经长期停留过的一所城市老资格大学里,在其主校园区,也有一个室外足球场,足球场外边,也有一个400米的标准跑道;还有8个篮球场。在几个学生宿舍区附近另外还有几十个篮球场和一个足球练习场,还有一座大型的室内体育馆。在另一所也是我经常进出的新大学主校区,除了有两个与前述学校相似的可用于正式比赛的足球场外,还有7、8个足球练习场,篮球场至少有30多个,至今我还没有精确地记录下数目,它们的旁边,几乎都有许多单双杠器具、攀高梯架,而且练习场地也非常宽阔。此外还有好几座室内体育馆、游泳池,还有攀崖。

可以说,我们现在体育教育的疲软,学生健康状况的下滑,主要不是投入不足、设施落后等方面的问题。抓紧体育教育,重视学生身心发展,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端正他们的成长理念和目标,主要在我们的教育者,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还有家长。需要他们高度重视,校准观念,立志为中华民族的真正强大和复兴打下硬基础,付出真功夫。

其中,有一个曾经争论得热火朝天的解困方法,即面对这种局面,许多人,包括一些权威专家,有一种认识:在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下滑和学校体育工作长期不受重视的现实情况下,体育应该进高考,这是一个改变其弱势地位的惟一途径。在今天的中国,在全民都极端重视高考的社会文化教育氛围中,这好像确实是治理体育教育疲软病的灵丹妙药。在有人指出此举的副作用之后,倡议的专家辩称:相比于遏制全民族身体素质下滑的现状,纳入高考的“副作用”,只是小问题。看来,不管政府是否采纳体育进高考的意见,争论恐怕一直会有。体育,确实牵涉到许多大问题,而不仅仅只是一门功课的事。体育进高考,对提升体育的新闻地位、政治功利地位肯定暂时有益,但当体育也真的成为应试教育的助推工具之后,青年人的身体健康素质前景如何,尚可拭目以待。事实上,一直沉湎于考试、分数的中国教育各个方面的成败得失,也还有待作真正客观的辨证。我犹豫彷徨的心情是:在无其他良策的情况下,不妨试试看;但又害怕看到因此只有新闻报道和政绩表彰,学生体质下滑情况却不知所终。

杜作润:如何重视我们的体育教育?

三、重视点之二

似应要认真面对我们的教育中,从一再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到转而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其他方面的社会现实。要面对这个现实,研讨体育教育的目标乃至目的问题。

为了增强体质,遏制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趋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的发展观,看来我们必须坚持开好体育这门课的大问题,好像是真正不能轻视的。小学、中学要有体育课,大学更要有体育课。在近代大学教育史中,就有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在1901年将体育作为一门主修课的记录,以后许多国家的大学(不是所有的——后文将重提)都积极跟进,将体育都列为必修课。从课程设置看,我们也积极跟进了。民国年间,确实为了改变东亚病夫的局面,为了强国强民,体育也堂堂正正进入大学校园。去年,国家教育部还专门发了文件,规定我国高校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体育课,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还要求每节课,都需要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其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低于30%。这些行政指令的明确提出,仅仅加之于体育,可以反映政府对体育的特别重视,但在这只偏重近期功利、眼前功利的当今社会生活氛围中,一纸文件和数字标准,能否真正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运动乃至体育教育的热情,还有待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们、教师们的全力以赴而不是三心两意的修为。

其中之一,要不怕痛,对我们的教育,包括体育教育,进行痛切的反思。这就是要认真反思一直以来,我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即政治性、工具性、功利性、特别是急功近利性。在这些思路的驱使下,教育中大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常常弄得丢三拉四,顾此失彼,再加上一切都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为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和方法,使我们看见的所培养的一些接班人,都是得缺德、智在财、体不健、美在外。说的是要全面发展,行的却是令人恐惧的片面。体育,在全面发展的理念或行文中,确实是一个方面,但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却是这些错误思路和方法驱使下,受害最大的一个“面”。

其中之二,要重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思想,拒绝急功近利、拒绝快速成才的诱惑,特别不要听信快速致富、快速升迁、快速取胜的经验报道和媒体鼓吹。特别是对于体育,最有教育价值的是那些勤奋坚持,长期锻炼,锲而不舍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以他们坚毅的品格、强身的意识、不惧失败的意志,作为主要的教育示范材料,而不要过多的渲染他们赚了多少钱、得了什么奖,他们获得了什么官位,他们受到新闻媒体怎样的重视等等,这些俗不可耐的东西,大都是腐蚀灵魂的毒药。作为教育,我们应当对它们保持距离。当今,我们不必忧愁学生因此而与社会隔离,新闻媒体里的这些信息,自会在学生中不胫而走,而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坚持不懈,强身健体,直至永远。目标对,真实践,就不会有疲软、下滑;目标错,就会南其辕而北其辙。

其中之三,要重视体育教育的社会伦理价值,特别是现代社会的规则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等等。在锻炼和比赛中,要尽最大的努力,以求最好、最优、最强,特别是体育比赛中,要有全心全力的竞争、进取的精神,但不能随意超越规矩、公平的底线,锻炼中,不能妨碍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合法生存的自由。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体育课以至整个体育教育,也是当今社会急需的民主、自由、平等、友善的教育大课堂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点,也不能轻视或忽略。体育、锻炼,应该跟随人的一生,体育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社会生活的教育大课堂,它可能无法包容一切社会生活的规则,但肯定可以反映其中的某些要点。体育是一种强国强民的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重要表现,而不仅仅只是几个测试或考试比例数字。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于斯巴达人和古希腊人以及后来罗马人的创造。据说,在公元4世纪时,仅有100多万人口的罗马城,每年竟有150天举行体育比赛。就是因为它蕴含着公平、民主、规矩等人类社会生存的优良法则基因,所以在进入近现代社会生活之后,西方人虽然历经自然和战争灾害的困扰,以及教会和皇权等其它阻力的压抑,他们仍然要继续坚持。后来,1894年6月,人们在巴黎召开会议,有9个国家所属的49个组织的79名代表参加。法国教育家顾拜旦(Le baron pierre,De Coubertin)在会上提出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建议,获得积极响应,成为现代奥运会的开创者。西方人的这种坚持,而且是著名教育家首先倡议。对此,我们在做着中国梦的人,不应一笔带过,而要呕心沥血的思考。当然,顾拜旦一些经典论述,也非常值得我们铭记,而且,在许多网页上输入顾拜旦的名字,几乎都可以搜索到。例如:“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对人生而言,重要的决不是凯旋,而是战斗。”“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体育就是和平。”“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生活的本质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奋斗。”等等。

还有一个故事,也涉及体育教育目标问题,但笔者的认知能力有限,讲不清楚,提出来,仅供有兴趣的体育教育高手指教,这个问题让我沉思了很久。大概是在2006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一只小鸟突然飞进赛场,并正好撞击在飞速腾空的网球上,并且当场落地死亡。那位运动员,立即停止比赛,当着人声鼎沸的观众,下跪在小鸟面前,为自己的这一无意的过失伤害而认错。当时,国内外都有对这位运动员的高度赞扬,赞扬的当然不是他的成绩一贯突出,而是他对生命的无比珍惜——超越了对冠军、对名次的迷恋。我的问题是:这个情节所反映的思想和理念,我们中国大学的体育教育需不需要?若需要,如何言说?

四、其他建议

这是多个方面的问题集聚,比较更加具体了,同样也只是看到、听到、读书读到的、或想到的。只可惜,更没有把握写出可供人批评的意见。只是因为,我对它们非常有兴趣,所以,也只作为提问置于此,希望引起关注体育的朋友和体育教育高手的批评、解答。

第一,曾经看到过的报道说,许多大学生还是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情况或是不是主流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套?如果是真的,是否说明体育教育与知识的课堂教育一样,也要讨论或研究方法和技巧问题,也有启发兴趣、设计吸引力等问题。有的放矢地将这方面的情况改善,我们的体育教育肯定会增加很多实效。

第二,也是曾经听到过的一种议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学生怕吃苦,家长不愿孩子吃苦,而体育、锻炼,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吃苦的事。人们建议:还是应该让孩子们每年适时适当地参加一些工、农业生产劳动,让他们对社会物质财富生产中这些行业的必有性和艰苦性有所了解,对那里从业的人们的生存境况,有所认识。把强身健体和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拉近一点距离。这可能有助于他们改变对体育艰苦性的认识和应对态度。还有提出过建议: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组织打扫寝室、住宿楼。这两种建议,我都赞成。而且,还可以引用柏拉图的话为我壮胆: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此说虽然可以为我壮胆,但我还是希望有个讨论的过程。大家讨论、争论的影响力,比文件或一言九鼎的指示更能持久。

第三,我还设想,体育课或许真的不能太过独立。它应当渗透或利用其它学科教育中的认知方法和成就。其中,如果认真追寻和研究,道德教育、生命科学教育领域、地球科学领域、机械或工程科学领域都能找到可以为我所用的理念、思维方式、知识、原理和方法。医学和卫生学科,更可以和体育互通有无。最受上上下下都极端重视的军事训练,现在我们称为学军,不能与体育这样的强国、强民的教育相结合,我甚至认为是主导设计者的失策。我多次无意看到的军训中的学生怕苦、怕累、疲软场面,令我非常沮丧,但限于篇幅,本文不展开。此外,学生们的课外活动特别是假期的自助旅游活动,对有心人而言,这也应该是一种发挥体育教育实效的机会和资源。

第四,提供几段我国近代教育名家杨贤江的语录,供读者朋友们享用:“我承认体育是造成健全人格,养成具足生活的一种工具。重视体育,实行体育,是个个人应有的态度,应尽的义务。虚弱而多病的人,不能为社会效劳,却须靠社会过活,这是不是一种缺憾?是不是一种罪恶?”“我们的体育目的,是在使感觉灵敏,姿势优美,筋肉发达,内脏完好,动作敏捷,精神充实;是要使天然的一架人间机器,能够运用得法而且充分;能常保光泽而且结实。”“你的日常生活:要有学业的,有服务的,有社交的,但更要有健康的。体育生活就是使你保住健康,增进健康的。缺少体育生活的人生决不是具足的人生。”[1]

第五,建议帮助那些有兴趣的学生们,组织一些体育社团,让那些同学自己组织比赛,自己组织一些体育报告会、演讲会等,以便充分活跃他们的体育生活,认识体育中的规则要素、民主要素、自由要素以及公平要素等,甚至引发更大的兴趣,直至介入对国家的体育政策或赛事活动的深入讨论或辩论。笔者有幸游历过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他们那里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活跃场面,真的让人难以忘怀。但是,我很少看见过他们在一本正经的上体育课。这与一些在国外大学学习、生活过的朋友印象相同。看来,体育活动,也可能是培养青年以至整个国家民族自强、自立、自为、自主的重要场域,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自觉——渗透入骨髓和神经的自觉。我以为:世界上,只有自觉了的人,才是最强的人;只有自觉了的民族,才是战无不胜的民族。

总而言之,我们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使学生们,人人可以动,时时可以动;还要让他们有机会和学校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群、老师甚至国家有关当局沟通,时时都可以思考体育的本质,思考体育教育的使命,思考轻视体育的可能后果,以及其对国家民族的危险。

第六,从纯然的生物学或生理学上看,人类并不是特别适合于我们的地球环境的,可以说我们呱呱坠地时是毫无准备的,然而尽管我们在本能方面有许多内在缺点,但作为一个生命类的我们,却逐渐设法保证了自己的生存,而且还能不断发展,不断自我超越。这当中,特别显出教育包括早期还没有意识到的以及后来有意识发展起来的学校教育的作用。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教育是使我们进步、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手段。这里的教育,当然也包括体育教育,包括它使我们人类所形成的在体力、抗病能力、抵抗灾害、抵抗动物进攻等等方面的发育和成长优势,还包括在群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永无休止竞争的能力,以及协调、解困能力等等。人类的智慧,它的物质和生命的基础,就是身体,就是比文字文明还要早许多时间的体育以及体育教育。应该痛切的反思我们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各种片面性了,现在,可以从体育开始。依我的判断,轻视体育教育,就是轻视人类成长发育的历史,也就是轻视人类自身。我们决不应该从这里往下滑坡!

想想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天天有那么多老年人在强身健体,在走步、广场舞、长跑、爬山——而且乐此不疲。但担当我们国家、民族未来重任的青年人、大学生们呢?他们中的许多人却无动于衷,有空就玩手机、网游、看电视。这样的反差,让人觉得好笑,但这是真正笑不出来的苦笑。

痛切思考如何真正重视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现在应该是时候了!

参考文献

[1]杨贤江.我生之一学期[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杨贤江教育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85-86.

(责任编辑 曾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