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校园Wi-Fi对大学生学习影响——以杭州滨江高校为例

  • 投稿全球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979次
  • 评分4
  • 38
  • 0

——以杭州滨江高校为例

蔡松吴苗凡金聪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革新,新型网络技术Wi-Fi诞生,传统通讯工具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上网载体,为网民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学生作为追求时尚与新兴事物的代表性群体,对Wi-Fi上网的接受程度以及使用率极高。本项目以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在校学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分析校园Wi-Fi上网对大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探究相关解决方法与应对策略,为高校校园Wi-Fi管理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意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校园Wi-Fi;学习影响

0引言

Wi-Fi成为手机上网的最主要接入方式。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手机在上网设备中的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过传统PC设备。Wi-Fi相比传统手机上网方式更受手机网民偏爱,成为手机网民首选接入方式,占比55.3%,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形成这一态势,主要源于Wi-Fi没有流量限制且稳定性强,能极大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

手机网民的学历水平相对较高。我国网民结构中,20-29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占比最大,其中20%以上是大专及本科学历学生。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对网络运用熟练,对Wi-Fi上网颇为青睐。

本文以校园Wi-Fi上网对大学生学习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更合理的校园Wi-Fi管理办法,为校园移动网络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意见。本次调查共发放325份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5%,即有效问卷共276份。

1校园Wi-Fi覆盖情况分析

空间上集中覆盖。根据调查,滨江6所高校并未在空间上实现校园Wi-Fi的全覆盖,覆盖区域几乎都在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等固定场所。此外,校园Wi-Fi都不对外开放,均采取身份权限识别机制,以保证在校师生正常登录使用。

时间上无限覆盖。滨江6所高校基本实现校园Wi-Fi的24小时开放,但开放也是相对的,部分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校园Wi-Fi的管理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手段,如上课期间,学校会控制校园Wi-Fi网速和信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园Wi-Fi的时间覆盖率。

2大学生校园Wi-Fi使用现状分析

2.1校园Wi-Fi的主要使用群体分析

低年级学生成为校园Wi-Fi的主要使用群体。据调查,校园Wi-Fi的使用人群主要为大一和大二的在校学生,占比71.01%,其中35.87%的学生是在课堂上使用校园Wi-Fi上网的;大三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占比7.61%,大四学生更少,仅1.81%。导致这一现象原因有:

首先,学生自我约束能力逐渐增强。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约束,也没有了漫天飞舞的作业和试卷,整个人就会放松下来,自我约束能力也就不强。而随着年级及年龄的增长,自我约束能力也随之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课堂上使用校园Wi-Fi上网的频率也就减少。

其次,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增强。读四年的本科学生,大三要开始考虑专业方向、毕业论文的设计与答辩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与规划;而读三年的专科生则要考虑实习与就业,压力更大。因此,大三大四学生更重视课堂教育以及课余时间的利用,合理安排时间,以提高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2.2大学生使用校园Wi-Fi时长与上网地点分析

校园Wi-Fi的使用时长与学生的专业类型无直接联系。校园Wi-Fi网速较快,信号稳定且可免费使用,因此深受在校师生的欢迎与青睐。调查显示,63.41%的学生使用校园Wi-Fi时长平均每天达2小时以上,仅36.59%的学生使用校园Wi-Fi时长少于2小时。各专业学生所占比例相当,学生使用Wi-Fi的时长与专业类型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校园Wi-Fi的使用时长与性别无关。滨江高校使用校园Wi-Fi的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0.36%和49.64%,使用时长小于2小时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19.93%、22.10%,使用时长大于2小时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0.36%、49.64%。各时段男女比例都很接近,无明显差异,因此校园Wi-Fi使用时长与性别没有必然联系。

学生使用Wi-Fi的地点较集中。51.23%受访者都选择在教学区使用校园Wi-Fi,教学区成为Wi-Fi消费的主要阵地。由于大部分学校校园Wi-Fi都只覆盖了教育区、图书馆等学生学习区域,并未在休闲区域内实现网速信号优良的Wi-Fi配置。受校园Wi-Fi空间覆盖范围的影响,学生除了上课期间在教室使用校园Wi-Fi以外,在课余时间也大都会选择教室作为Wi-Fi使用阵地,毕竟在休闲区域内没有校园Wi-Fi,即使有校园Wi-Fi,信号不稳定,网速也较差。

2.3大学生使用Wi-Fi上网的动机分析

2.3.1娱乐心理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使用校园Wi-Fi上网,主要是因为觉得老师讲课内容颇为枯燥,想找些事情做以娱乐心情、打发无聊时光。他们主要选择玩手机游戏、登陆社交门户网站及聊天工具、看视频、看小说。调查数据显示,这一现象在高校教育中颇为普遍,该人群所占比例竟达到65.01%

2.3.2求知心理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传播媒介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正处于求知黄金阶段的大学生需求,发达的互联网络信息包罗万象。无论学生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遇到问题时,即可连接高速快捷的校园Wi-Fi,通过手机搜索引擎获取相应信息。调查显示,搜索引擎在学生校园Wi-Fi应用中占比15.24%,说明传统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高校课堂也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网络相融合,随时更新信息,才能达到知识有效传播的效果。

2.3.3求新心理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群体,而互联网所具有的即时性和和高速性信息,能满足他们的求新心理。调查发现,浏览新闻资讯在校园Wi-Fi上网应用内容中占比19.75%,仅次于社交聊天。

3校园Wi-Fi对大学生学习影响分析

3.1校园Wi-Fi对大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综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校园Wi-Fi的合理利用确实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好处。

(1)校园Wi-Fi的设置使校园内学习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许多学校图书馆学习资源可能只允许学校内网访问、下载并共享,也有一些文献资源网站在校内网访问时才能免费分享资源。当参加各类竞赛、毕业论文设计等,学生都需要大量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校园Wi-Fi的设置则为学习资源的使用提供了便利。

(2)校园Wi-Fi促进了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当老师、同学都不方便面对面交流时,利用校园Wi-Fi进行网上学习交流,降低了交流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3)校园Wi-Fi的合理使用促进学生有效掌握(下转第252页)(上接第130页)课堂学习知识。手机搜索引擎随着各大品牌手机搜索APP的推出、手机浏览器等多渠道推广,逐渐为学生所青睐。手机搜索引擎在大学生校园Wi-Fi上网应用中占比15.24%,学生在校使用搜索引擎主要用来查询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3.2校园Wi-Fi对大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校园Wi-Fi虽然利益无穷,但上网犹如一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果相关管理者不能合理配置与管理校园Wi-Fi,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尽的麻烦与消极影响。

综合所有消极影响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具体表现如下:

(1)调查中,17.03%的学生反映校园Wi-Fi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却降低抬头率,导致听课效率大打折扣。部分学生来教室上课的理由是教室里有免费Wi-Fi可蹭,而不是真正为了听课。为此,有些高校的老师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采取了强制性手段——上交手机或者是屏蔽整个教学区的信号等。然而这些做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有些不妥当。

(2)若教室校园Wi-Fi信号好网速快,部分同学则会联网,做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降低学习效率;然而教室Wi-Fi网络信号不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对于需要网络课堂教学的老师来说,网络是必不可少的,若教室只有宽带,而没有校园Wi-Fi,则无法使学生进行现场资源的查找与共享,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大的挑战。

(3)当校园Wi-Fi网速太慢或信号不稳定,而又急需用时,会致使学生心情烦躁,丧失耐心及热情。

4相关建议

4.1对管理者的建议

管理者须详细了解校园Wi-Fi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优化Wi-Fi配置与管理,以提供更完善的网络服务,为贯彻落实网络课堂教育提供坚实基础。具体建议如下:

(1)管理者可开拓出适合大学生的个性Wi-Fi使用方案套餐。根据大学生使用Wi-Fi动力,使用时间分布,管理者可开拓不同的使用方案套餐。例如使用的时间控制,访问限制,地域限制,提供不同方案套餐,在帮助大学生学习的同时为其提供休闲娱乐的无线。另外从无线费用的角度出发,在免费使用时限的基础上,适当收取无线使用费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无线滥用的现象。

(2)结合教务课程需要,在固定教学区配置信号优网速佳的校园Wi-Fi,而在非需区域则不配置校园Wi-Fi但配置校园宽带。从无线定点配置的角度,配置适合不同学习场合的无线,结合课程老师的意见,控制学生无线使用,但切莫采取强制性的不合理措施。

4.2对学生的建议

作为学生,应该清楚认识到校园Wi-Fi对自己的利与弊,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Wi-Fi网络资源,切莫沉溺于网络,荒废学业。与此同时,做好人生规划,为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准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宫小淇,高娃,李晨光.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调查及对研究[J].学园,2013(34).

[2]缪红燕,刘相臣,吴祥辉.TAM模型视野下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J].学术探索,2014(2).

[3]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7).

[4]CNNIC.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8).

[5]冯喜珍.大学生上网动机分析及引导[J].鄂州大学学报,2011(11).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