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浩王欣欣沙尔望高心妍杨晨(佳木斯大学)
2014 年10 月25 日,总书记向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的致信指出:“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因此,佳木斯大学深入贯彻“协同创新”“海纳百川”“取长补短”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24 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优势,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从而实现深度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强、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当代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维度、网络化、开放性的特色,并逐步演化为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受到各国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环顾国内,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各高校竞相探索的新型创新模式。例如我国载入史册的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重大技术的突破,无疑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成果。将协同创新体系应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一套适用于大学生的协同创新体系,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开拓具有重大意义。
一协同创新体系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高等学府在建立大学生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方面,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有着特有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高校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我国高校现行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来看,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就必须重视高校的政策引导,使学生之间、学院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自愿协同创新。就目前而言,高校大学生协同创新体系并不完善,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还很缺乏,相关政策并未建立,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当代大学生培养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进行。
(一)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目前,高校学生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间界限分明,学院与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都有着清晰的划分,难以做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扶持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教育。就课程设置而言,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教学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外创新活动明显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前沿科学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把握力,最终导致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协同创新了。
(二)协同创新平台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拦路虎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校自身而言,教学与创新、社会实践之间脱节现象严重。就高校内部而言,缺乏学生协同创新的平台,就高校外部而言,缺乏进驻企业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创新的根源在于实践,学生在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更应多参与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在科研和社会实践中磨练自我,挖掘创新潜能。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本科生协同创新平台基本没有,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缺失,导致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缺乏,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研讨和实践操作严重脱节。高校应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制度创新、平台创新、体系创新等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协同创新的机会,最终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和社会适应力为根本目标,培养一批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协同创新体系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面的参与协作。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创新资源,因此形成协同效应,达成共同的学生培养目标,就需要高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从而突破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障碍,从根源上为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高校应组织多部门、多机构、多单位健全学生协同创新体系,投入专项经费建设学生协同创新平台,抽调优秀教师建立学生协同创新培养队伍,从而从教学体制、资金投入、师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从配套教学制度入手,对资金投入方式进行革新,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创新的机会与平台。从而充分锻炼和展现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完善校内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协同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在当今如此复杂的创新环境面前,具有交叉创新经历的人才更显得尤为紧缺。当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还是各自为政,显然这对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毫无益处。高校应依托各学院、各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各种创新实践小组,建立学生协同创新平台。组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可以文理结合、文史结合、理工结合、医工结合,但协同创新的两个主体之间必须是相互具有关联性的,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科间的交叉性,还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力和实践力。例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可以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协同创新,对三类医疗器械以及一些康复医疗器械进行协同研发,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数字建模与实际生产,医学专业学生对所研发的器械进行临床验证,对适用性改进等提出相应的意见。这些都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意识, 使学生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健全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应该关注实践能力的塑造。要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跨越性提升,就应依托现有的学生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平台,将实验室搬进企业,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实训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将自己新的创新概念融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的升级改造中。不同层次的开放实验, 都在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生实行全方位地开放, 从而形成对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机制。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协调好学生课堂学习与进驻企业实践创新的时间,不能单纯地为了实践而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否则就与培养高素质协同创新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了。
总之,随着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因此,从基础教学层面开始,就应该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高效率地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空间等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以协同创新为落脚点,推动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最终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25(12):1478-1480.
[2]唐英杰.从电子设计竞赛谈高校的创新教育及培养模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 14(6):68-70.
[3]孔保华,徐建成“. 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3):5-7, 21.
[4]李新增,王国明.高师实验室开放促进学生科研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25(6):125-126.
[5]马寒,曹玲芝.开放式电子创新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初探[J].实验室科学, 2006,(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