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瑾瑾(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距今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同时,也是我国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但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愈演愈烈,武术教学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只能仅存于少量的课时,中国武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日趋消亡。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在向大学生传授武术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武术教学的并举。本文拟从高校武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论述两者的传承,并基于此,提出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
一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武术的发展史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土壤之中,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存在。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武术文化仅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武术文化的渊源流长,而传统文化也为中华武术文化打上生命的烙印。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是融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1 高校武术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自古就有“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能兴我中华”之言.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华武术更是国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习武者们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立世之本,更是将“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充分发扬了爱国主义的情操,为了正义,他们要不断的习武,敢于抗争,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堪称为那个时代的脊梁。
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正是让这种坚守正义、崇尚气节的思想精神能够对培养当下大学生优秀、健康的民族品格,以及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能激励时下大学生敢于同有损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恶势力行为作抗争,当民族遭遇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中华武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通过在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既有利于当下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能使得大学生们更注重个人对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以及为民族、正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高校武术教学能有效向大学生传递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周易·乾》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告诫我们:君子之处事也应效法天,力求进步,永不停息,乐观向上,奋发有为。而正是源于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才培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并在习武者们的不断练习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让大学生们在长期的武术练习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强身健体,也让大学生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刚毅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开展武术教学,在不断提高其武术技能的同时,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竞技,也鼓舞了其斗志,培养了大学生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从而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具备敢拼敢闯、不断创新、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3 高校武术教学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
随着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西方文化已全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而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礼仪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课程,藉以不断重视和加强对武德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已迫在眉睫。武德是传统道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属于体育道德这一范畴。它既是人们参加武术活动所要遵循的公共体育道德,同时,也是习武者们在从事有关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又因为武术与其体育活动的不同,它与民族道德息息相关,并相互渗透,因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德规范,即武德。而在我国传统的武德内容之中,又尤以“仁”为核心。
习武者奉行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敬习之道,先重师礼”的人生观念,从中可看到,武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传承尊师重道的道德礼仪。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能有效通过武德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大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时下大学生将最初维护个人利益的狭隘道德观,发展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实现尚武与崇德的有效融合,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武术教学氛围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或多或少均开设的武术教学课程,其武术教学内容也多以五步拳、太极剑、太极拳、初级剑等一些相对简便易学的课程为主,而一些高校的体育课程,甚至还将太极拳作为本校大学生的必选科目之一。上述的种种做法对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经常提到文武兼修,精武精神等,都是鼓励习武者或对习武者的赞誉,其中更注重的是习武的内在思想,即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精神和气节,习武修身,提升素养。因此,在体育中的武术教学,不仅仅限于对学生武术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内容和精武精神,教师要在文武兼修方面引导和指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强健体魄、增强气质和修养。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在传授武术技能过程中,把传统文化与武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继承,并认识到中华武术中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并潜下心来进行学习、感知、实践、感悟、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并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同时,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也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武术与其是一脉相承。因此社会各界要支持和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武术的环境。可以从学生的小时抓起,开展武术操、少年拳等,打下基础。在大学时代重点发扬武术精神,进行武术技能培养,同时可以成立武术协会,各个大学开展武术俱乐部,开始专业的武术课程,为高校武术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武术比赛、武术节等,利用学校广播、武术讲座、课堂教学、校刊、海报等进行对武术的宣传和展示,其中包含武术的历史、武术文化、武术思想等,让大学生了解武术,指引正确的方向,从而推进武术教育在高校迅速发展。
2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今的武术师资队伍中,武术教师有一定基础,但对武术文化和精神做研究的不多,主要是传授武术技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没有把武术中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发扬。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教师只有具有精湛的武术技能和良好的武术文化修养,再加上合理的教法,才能更好的搞好武术教学。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武术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武术蕴含的文化和知识,因此要加强武术理论的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注重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渗透,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武术修为,让学生感受到习武的意义,进而培养其兴趣。因此,武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特别是武术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进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自己内外兼修,完善自我。让自己在武术技能、武术文化,武术教法上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武术教学实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武术方面的教材也是过多强调的是竞技动作,弱化传统文化,因此要加强教材的修改和整编,以提升教材质量,形成标准的教学课标和实用的教材,让专家、学者、武术教师、习武者能够参与课标和教材的编写,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材中,编成突出传统文化思想的、高质量的武术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继承与发扬,让大学生了解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根源,体会武术健体修身的意蕴。让每个学生在习武中达到锻炼身体、提升体质,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3 培养大学生竞争和拼搏的意识是武术文化教育的根本
武术的技击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而攻防格斗技术也就是指的技能实战,来源与实践。武术刚开始是军事训练的手段,在古代与军事斗争是分不开的,是对抗和战术的手段,非常讲究其实用性。其目的是打伤或击毙对手。在冷兵器时代,将帅会进行讲武,武术作为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鼓励士兵积极习武,以提升战斗能力和气势,同时进行习武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宣传,否则就会成为战场上牺牲品。
当今的武术教育也要讲究竞争和拼搏意识,虽然不像古代的士兵那样拼个你死我活,但同样要进行竞技,其教育的根本也是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思想。武术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就目前学习最多的就是散打和套路。散打是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技击方法,对抗性强;套路运动由攻防格斗动作组成,形象逼真的攻防动作,主要是进行表演,给人美的享受。武术运动集中体现了攻防格斗的特点,如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等。而器械也有不同的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多种的打法。如棍打一大片,枪扎一条线,各拳种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都表现攻防的特点。中华武术作为当今体育运动主要形式,其技术上都也是遵循了攻防的规律,将技击寓于散打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因此,大学生通过习武能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从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总之,高校武术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武术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武术蕴含的武术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在接受武术技能学习的同时,达到文武兼修,即武术技能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明.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0(9):178-182.
[2]伏静.高校武术教学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56-57.
[3]陈满平,赵长军.论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