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 投稿黄奎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631次
  • 评分4
  • 37
  • 0

俞达(浙江中医药大学)

体育学科是一门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也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在贯彻素质教育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提高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近年来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源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致使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鉴于此,身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一员,有责任对所从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也做了一番努力和探索,以期能与高校大学生共同努力,竭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在优化体育教学手段的同时,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均受到以竞技为核心思想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中又贯彻以传授运动技术为教学目的的教学实践,其教学方式则基本是沿袭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讲解、示范、练习三步骤。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在继承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扬其优点,使其能够更好地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所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学习目标陆续出现之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式下的课程教学要求,而这也是当前众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在面临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对新课程所要达成的众多学习目标感到十分困惑及不适的原因之所在。

1 高校体育教学的观念与方法相对滞后,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行体制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仍保留着传统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单一的追求“三基”的高负荷强度的课程教学,以刺激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增长为其教学宗旨。而长期以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承袭的以教为中心、灌输式、传习式的教学模式,在将教师被动的“教”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的问题上,仍有很大的缺憾,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这种观念与方法的滞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2 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多且广,忽视了具体实效性

当前各高校体育教学就其体育课程内容来说,呈现出一种多且广的走向趋势。过于庞杂的体育教学内容,使得已脱离少年时期盲动性的高校大学生,表现出一种浮躁和抵触的消极情绪。因而,当前对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培养,应侧重于养护和管理方面。而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迎合大学体育课程纲要的要求,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创新改革,使得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力求以“新”字为出发点,这种只重形式、过于频繁的教法转换也致使高校大学生在难以适应的情况下,只能逐渐疲于应付,这已与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相悖。以致于呈现出高校大学生在上了多年的体育课后,竟然没有一项令其感兴趣的项目,更妄谈在体育领域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更有甚者的是有的大学生到最后竞不知该怎样去进行体育锻炼了。

3 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日益发展的社会形势下,公众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其中,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大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在实际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应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予其应有的鼓励和支持。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急于处理因材施教和具体落实特殊学生特殊对待这一类问题时,多是以大学生们所表现出的共性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尤其是在当前高校在进行扩招后,所直接面临的大班额、硬件设施滞后、器材严重不足的教学现状下,要想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其难度也是显然易见。

二 应对高校体育教学现存问题的措施

在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上述种种现象,身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者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明确的认识,在注重培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宗旨的前提下,弘扬其个性,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着力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克服在教学中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以为必须要贯彻实施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高校体育教学新理念,注重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理念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释放,注重全体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体现学生的认知性学习、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体育教学方法要系统性、创新性、科学性等。有了这些基本理念,就为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也为高效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从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向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转变。坚持用“健康第一”的原则去认识体育教育,并赋之行动去实施。其实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运动作为手段,以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只有树立这样的观点和思想,才能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才能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真正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 实现学生的智、情、意的有机统一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该指引学生如何发展,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合理规划,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情,为学生制定学习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有信心学习,从而受到鼓舞。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全面看待学生,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特点的方向,这样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才能有进步。这就需要教师从长远考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方面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慎重选择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具有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把学生培养成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 利用研究性学习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

各个学科都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正好与研究性学习中提到的“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相符合。因此研究性学习要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也是符合体育教学改革要求的。研究性学习的优点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体育课而言就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运动技能,开展体育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规划。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要进行把学习内容先进行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让学生探究出结论,并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获得的知识。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课前进行资料的查阅,了解篮球发展过程中投篮方式特点、要求以及过程,自己先进行篮球投篮实验,自己去分析、总结现在篮球比赛中多采用单手肩上投篮的原因及其力学原理,最后通过学习和练习投篮,然后在比赛中也能采用单手肩上投篮。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能够提升学习实效。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其根本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优先发展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收获和体验,从而提升体育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 克服体育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这就说明了教师在采用教学方法时要灵活,要有创新,能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就要利用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获取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示范、讲解,练习,纠错,再练习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完全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样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打破单向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该加强师生之间互助学习,让学生自学,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老师只做指导和引导,精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就体现出来,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以及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如可以采取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范例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教学理论与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方式和手段要多样,要创新,要以活动、游戏、竞赛的方式创设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从而持久、深入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提升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学方法虽无定则,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不变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辅助下,让学生潜能释放出,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体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体育教育规律,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去,那么体育教育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体育教师也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为学生选择合理的体育知识和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方法才能得当,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探索,必须与当今教育发展趋势呼应,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实践和研究,并进行创新。同时也要在教育理论上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让学生建立“终身运动、健康第一”的理念,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铁成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8):57-59.

[2]杨建平,张秋艳.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79-80.

[3]李立平,曾石山,刘志宏.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89-92.

[4]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1):109-112.

[5]钱钧,史兵,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J].体育学刊,2010(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