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均
(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在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技工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技工学校;管理;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164-03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大幅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技工学校也慢慢认可。但由于技工学校招生实行免费免试入学,一些不想读书的学生进入技工学校,致使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不善于或不想学习的问题,给技工学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技工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考试入学、择优录取的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较,学校生源状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随着高中及高校扩招,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对家长还是学生来说,上技校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虽然社会就业率不低,但技校生的难教学、难管理困扰了技工学校的发展,技校生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这种状况若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的解决,不但严重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而且会使技工教育陷入恶性循环。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组织教学和管理,势必形成整体教学组织难度大,教师无所适从、学生学习困难的局面,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尽管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从教授内容、编写计划等方面,既考虑基础好的学生,又照顾基础差的学生,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和解决由于学生基础素质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教学效果并不显著。显然,要对技校教学、课程设置、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改变教学管理模式,重塑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技工教育健康发展。
例如,某地区的职业教育曾走在全国前列,繁荣时期的2007年有大小职校一百七十多所,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之前由于只注重招生数量,教学管理模式陈旧,未能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变化,现在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十多家学校,其中的原因值得大家深思。
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校和职校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水平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中职学校与技工学校虽然是同一档次的学校,但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致使很多学校在招生费用上支出过大,减少了对教学的投入,影响了办学质量。另外,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共识还未形成。虽然这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很大,但由于很多地方财政困难,真正对技校的投入还不多。也有人提出学习德国“双元制”、“理实一体化”等,而我国国情不同,很多制度尚未完善,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也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冲击,学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侵害。
深圳市高级技工学校曾联合深圳市企业联合会邀请万人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做过调查,调查涉及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工作态度、吃苦精神、工资待遇、专业对口等19项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用人单位对技工学校毕业生普遍不满意。主要存在下列问题: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满意度较低,思想素质修养低,眼高手低,心态不稳,频繁“跳槽”,缺乏奉献及刻苦耐劳的精神。就“工作中是否需要刻苦耐劳”这条来说.67.7%的用人单位认为很重要,而只有2.2%学生认为很重要。可见,学生在很多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教育目标和市场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调整办学思路,转变办学理念,改革技工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计划,因材施教,已是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针对上述情况,在新形势下对技工学校管理改革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抓住本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技工教育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要改变学生的现状,一定要从本质人手,改变学生的思想。只要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读技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是中学教育期间慢慢形成的。因此,技工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在中学养成的思维习惯改变过来并重新塑造。
在这方面,东莞某技工学校就是成功的典范,其经验值得借鉴。该校在2010年前也遇到了上述问题。2010年秋季开始,该校通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推行德行教育和素质教育,开展“三自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他人、认真做事、学会感恩、报效父母、奉献社会的良好素养,培养学生在社会中互助友爱、和睦相处的优良品性,培养学生自我反省、敢于改过、严格守纪、完善自我等正确人生态度,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节俭持家的优良品质等。该校认为,素质比技能重要,学生成人比成绩重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社会效益明显,来校学生爆满,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以学生为本,推进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东莞某技工学校就是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三自教育”,让学生参与学校多方面的管理,如保卫、维修、宿舍、清洁卫生、饭堂等各方面的工作,让学生产生主人翁的感觉。同时,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分享的形式相互感染,树立“我奉献,我快乐”的理念。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成本降低了,招生就业工作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三)调整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学习现代新知识、新技术,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理论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文化课以够用为原则,重点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上,改变求大、求全、求多的思想而求专、求精,科学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应打破按照课程科目组织教学的惯例,每一专业按职业岗位要求不同,剔除那些不切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推导、求证过程,加强案例实践教学,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四)改变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的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所谓分层教学,主要强调以下几点:(1)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2)分层次;(3)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虽然技校生整体文化基础差,但其中也有部分学生是好学的或有某方面的特长。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沿着各自的目标不同程度地提高、发展、前进,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面对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个性极强、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如果教师仍按统一化的标准实施教学,将较难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如果没有把握好学生兴趣、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适应关系,将不能很好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课堂难于管理。另外,统一化的教学不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对那些本来就学习失败的学生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五)正确引导学生选择专业
辍学或厌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对前途感到迷惘。而大部分学生不知自己的特长在哪里,盲目选专业,加上很多家长不管子女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这样往往耽误了学生的一生。因此,学校正确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显得十分重要。
某校曾对毕业一年后的学生做过跟踪调查,其中33%的人稳定在一家企业,而67%的人“跳槽”两三次。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对行业不感兴趣,认为不适合自己做。一年内稳定下来的学生日后基本成为了企业的骨干,而频繁“跳槽”的学生则是另一番天地。由此可见,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十分重要。
(六)严抓教学质量,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力突飞猛进,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技工教育面临着改革教育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适合人才的问题。由于教育内涵变化,教学质量观也随之变化,故而应对技工教育质量观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应把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评价标准,而教学设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与技校生增多及专业不断更新相比,许多学校在教学设备的更新上远远滞后。技校生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如果缺乏实习器材,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上,那何谈质量呢?
(七)严抓教风学风建设
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教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状态的关键。一所发展良好的学校,必定具备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全体教师要树立严谨务实的教风,要做到“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学识渊博,身体力行”,树立全面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要严格遵守教学规范,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学风是校风最直接的体现,是校风、教风状况的重要标志。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勤奋好学,严于律己,爱心助人,勇于实践”的学风。要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把学风建设与评选表彰先进联系起来,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对不良风气要坚决制止,对违犯校规校纪的行为要及时处理,切实端正学风,纠正在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风气。
(八)整合本地教育资源,减少恶性竞争
为了生源,许多地区各学校之间存在恶性竞争,把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在招生工作上,造成教学设备资金的投入和人手不足。当地政府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整合教育资源,把恶性竞争变为良性循环发展。如通过合并学校,按专业分校区管理,合理分配生源,把招生竞争变为教学质量、素质培养和就业的竞争等。
(九)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培养企业需求的学生
目前,我们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评价机制尚未形成,有关管理部门应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社会评价机制,并将每年的社会评价指标定期向社会公布,增大办学者的压力,使全社会参与学校建设,建品牌之校,走品牌之路。以往政府部门往往把在校学生人数多少作为衡量学校办学的主要标准,而现在应把办学质量纳入评价体系,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制度,增大社会的监督力度。技校要生存,就要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技术水平,更注重思想素质。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