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电影《观音山》:“家”文化透视下个体生命意义的探索

  • 投稿周楷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769次
  • 评分4
  • 92
  • 0

姜薇[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长沙410082]

摘要:中国电影中关于两代人之间的故事并不少见,而且“家”文化一以贯之。《观音山》打破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尾,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缺失家庭这唯一的信仰后,人们能否在绝望中反击?电影《观音山》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不同人的答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家文化 生命意义 信仰《观音山》

一、引言

中国电影中对于家文化的崇仰,使得很多影视作品大多都是以“和”结尾。电影《观音山》将“和”的局面打破,通过主角对生命意义的找寻及最终选择,带给人们更深的思考:家文化对于个体生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不同于其他残酷青春题材电影,《观音山》在这方面进行了比较好的探索。

二、家文化下个体生命意义的找寻

1.家文化束缚下的众生相

《观音山》通过对两代人共同生活的矛盾与快乐进行描写,特别突出了“家”的概念。戏曲演员常越琴的儿子和老公因为车祸去世;南风的爸爸酗酒成性,患上严重的不治之症;丁波失去了最爱她的妈妈;肥皂家庭富裕,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因为心中缺乏对于爱的安全感,他们住到一个屋檐下,但是短期的相处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家庭悲剧是没法抹去的事实,人终究是要面对现实的。

丁波缺少母爱,对父亲又充满怨恨。与常越琴的相处填补了他失去母爱的不平衡感,而常越琴也似乎在丁波的身上看到了儿子的影子。导演运用这种关系填补了观众内心的失落感,也进一步凸显了人们对于家庭的需要。

南风在酒吧受了委屈却只能与朋友分享,酗酒的父亲成了她的负担。而她的坚强是为了表达对家庭现状的失望。面对无药可救的父亲,她用最刺激人的方式宣泄不满。

肥皂的全部信仰寄托在迈克尔·杰克逊身上,面对欺凌显示出的懦弱,是家庭带给他最真实的反应,他在影片中始终是一个弱者形象。

主人公无论是常越琴还是三个年轻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完整的家庭。失去还是获得,始终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决策。家庭束缚着他们的行动,而他们都在挣脱束缚,这是一个自我反抗、积极的过程。

2.多重隐喻的典型意象

(1)火车。整部电影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就是火车。南风、丁波、肥皂一起看火车,坐火车,卧轨。他们的青春也像火车一样,风驰电掣,轰轰烈烈,但是每一次与火车接触后,他们还是不知道他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其实每一次火车的出现都代表了故事的过渡,他们通过介入别人的故事来进行深刻的自我审视。对于丁波来说,铁路的意义是:在铁路工作的父亲、从小走到大的铁轨。而在最后的质问中他似乎读懂了父辈的无奈,但是摆在他面前的仍旧是要自己选择走下去的路。在常阿姨从另一座山峰跳下去时,丁波、南风与肥皂坐上火车穿过山洞,山洞那边的光亮化作一道门,逐渐关闭,这也意味着常阿姨已经到达天堂,她将不再孤独。火车带走了他们的冲动和轻狂,最后他们在火车上流泪。他们将离开观音山,离开被深深撼动的常阿姨的人生悲剧。火车代表着他们一路向前的人生轨迹,观音山只是人生中的短暂一站,生活还要继续。

(2)酒吧。作为残酷青春的典型题材,酒吧似乎是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南风的出场以及各种遭遇都是发生在酒吧,作为颓废迷惘的高中毕业生,酒吧是他们藏匿混乱人生最安全的地方。在酒吧,他们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中残酷的家庭、纠结的感情、捉摸不定的命运。酒吧也是南风赖以生存的地方,但是在这里她还是看到了她不愿意看到的现实:酒吧老板的无情、丁波在感情面前最终选择了逃避。酒精的麻醉只是暂时的,走出酒吧之后南风还是要继续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

(3)车。常越琴家里的这辆破车,是她痛苦的回忆。当丁波、南风将车修好,再度使用的时候,她觉得生命里还有一些快乐,似乎失去儿子的痛苦得以暂时性修补,又似乎儿子的悲剧还没有发生。南风、丁波与肥皂的人生轨迹像火车,而常越琴的人生就像这辆车,经过重创但还要继续前行,然而这辆车却是带走儿子生命的东西,也导致了内心的失衡,使她始终无法放下。

3.典型角色的自我救赎

年轻人与一个长辈的故事在中国电影题材中并不少见,但大多以“大团圆”结尾,年轻人与长辈也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深厚感情,而《观音山》中,长辈常越琴的出场较晚,整部电影的核心线索是她儿子死后她的自我救赎。惊惧犀利的目光、憔悴疲倦的脸、固执敏感的性格,使得她一出场就与南风、丁波和肥皂产生了矛盾,两代人在对于家文化的认同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家对于常越琴来说是不可磨灭的信仰,在派出所的人要求她登记儿子和丈夫的死亡时,她的态度是极其拒绝的,她不能放下儿子死去的事实。她的自杀未遂将影片推向一个高潮,在被救之后,她开始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她意识到她的生命获得了重生,导演此处运用较为写实的场景使得常越琴和三个年轻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导演借助汶川大地震中救援的画面,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主人公们决定通过修缮观音庙来修行,一同祈福后半生的幸福平安,借此来寻找生命新的意义。迷蒙的观音山因此蒙上一层禅意,观音庙的守护者时时刻刻与自己师傅的真身在一起,让常越琴参透了一些道理。她不想放下这一切,因为她觉得这一切对她来说是非常美好的,然而任何美好的事情看起来都不可把握,于是她带着幸福的微笑跳下观音山与儿子重逢了。

守护佛像的师傅将自己永远和佛像(即师傅真身)联系在一起,其实也是对常越琴说的一句话最好的注解,即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的。南风与丁波的感情在经历了纠缠、迷茫、逃避之后,在铁轨上的攀谈丁波终于道出了他态度的缘由:他并不相信真正的感情。

修佛像其实是一种集体的救赎行动,当迷茫而备受社会欺凌的三个年轻人,在家庭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而他们相互支撑也显得单薄的时候,信仰是唯一可以支撑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因此常越琴被家庭束缚住的心灵也有了重获自由的可能,但最终,师傅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常越琴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的团圆,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

4.别具特色的镜头语言

《观音山》这部电影的一些镜头语言确实隐喻很深,表达情感也非常到位。首先是对车的描写,在常越琴的车库里停着她破旧的车,镜头把人虚化,而把破碎的玻璃突出,其实碎成一个大窟窿的是常越琴的内心。这个镜头也出现在她割腕自杀前,表达了此时此刻她的内心已经极度崩溃,她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其次是南风与丁波的感情问题,他们不愿直面问题,却又不得不因为细小矛盾激化出来。导演运用水下摄影,故意将南风与丁波沉一半在水下来达到理想主义的效果,这是南风理想化的爱情,不会受到现实的阻碍,也不用顾忌太多,水仿佛是天然屏障,将她的理想爱情与现实分割开来。

这部电影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很多镜头的处理上跟整个片子的风格有所偏差。观音山具有的独特的诡异荒芜的气氛,仿佛暗示着常越琴和南风他们的无奈,但是整个片子没有明确指出到底观音山的内涵在哪里。对于南风和丁波之间的感情挖掘也是浅尝辄止,对于他们家庭的交代也过于仓促,在这一块影片没有精心布置,出现得较为突兀。对于肥皂这个角色,影片也没有深入展开,而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也显得不是特别充分,始终在游离,没有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尽管这样,《观音山》在同类残酷青春题材的电影中还是有比较明确的故事核心和主题的,只是在挖掘深度上还略显稚嫩。有人说,《观音山》不是给优等生看的电影,观众对于青春的注脚越多,对于片中那种叛逆无助就会体会更深。这个无路可逃的结局,往小了说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缩影,往大了说是一个丧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剧宿命。在火柴与天堂之间,所能期待的,只能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影片这种对现实的观照方式让我们震惊,也感佩于创作者的勇气。

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的。这句话似乎点出了电影的主题,给主人公常越琴的悲剧人生画上了一个看起来很圆满的句号,其实这只是导演抛出的一个点,借这句话问问观众,怎样的存在与怎样的逝去是对生命最大的敬畏,在面对失去的时候我们能不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义。

三、结语

电影《观音山》讲述了两代人在家文化的深深影响下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虽然两代人的角色塑造偏向于边缘化,但是出现的现实问题是大多数人终究要面对的。家文化影响着他们感情的选择,生命的去留,价值观的塑造,但是影片在角色塑造上仍有空隙,而且佛教的加入,使得电影多了一层禅的意味。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方婷婷.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观音山》有感[J]电影评介,2011(9).

[2]徐颖,生命孤岛的徘徊与突围——浅析影片《观音山》[J]青年作家,2011(2).

作 者:姜薇,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2级在读本科生。

编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