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仍存在较多问题。文章以河间市的土地流转情况为例,综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河间市;问题;对策建议
1河间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河间市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万亩,辖区20个乡镇,615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河北省河间市地处华北平原,盛产多种粮棉瓜果,尤以金丝小枣、天津鸭梨等著名,多种农副产品供应京、津市场,有30多种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河间市已形成了以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建材、花卉、餐具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已有5个跨入国家级先进行列。可观的土地耕种面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农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也促进了河间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2个体经营与规模经营之间效益的差异
个体经营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其受到种植规模以及经营方式的限制,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的经济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个体经营模式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特点是高风险、低回报。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为土地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能够降低边际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农场化生产方式可以进行集约化生产,在农业生产要素如化肥、农药等方面的每亩投入要低于农户的家庭式生产方式,而且农场化生产方式可以采用大规模机械,这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因此农场化生产方式的每亩净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户的家庭式生产方式。农户将土地承包给农场,既可以获得稳定的租金,还可以通过外出务工或经商等方式获得其他收入,有时土地租金只是维护农户与农村关系的一个纽带,很多农户已经开始向城镇化转移。
3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河间市土地流转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河间市当前的土地流转存在着土地流转相关机制建设不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土地流转面积占比较小,缺乏新型农业人才等问题。
3.1农村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
一是农地流转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的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农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对“集体”这一概念的内涵界定较模糊,导致所有权权属模糊不清。相关法律也未具体规定土地流转的最低期限、土地流转权益的保护办法、纠纷解决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可操作性较差。另外,河间市及其下的各乡镇政府,也较少真正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和法规,缺少规范的土地流转操作规程。制度的缺失反映到社会现实中,表现为农地流转违规操作时有出现。
二是农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和引导农村土地集中和流动,是促使土地流转顺畅进行的重要条件,然而河间市各乡镇尚未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缺乏完备的市场运作制度和完善的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信号失真,流转信息不畅,土地资产评估缺乏依据,亟待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从而影响了土地流转顺畅有序地开展。
3.2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河间市亦是如此,这就造成土地流转无法形成规模,达到集群效应。土地流转没有统一的市场价格,大部分是人为规定的,变动性比较大。另一方面,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专门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对土地流转进行科学的管理、认证和指导,没有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中介组织,政府的许多政策农民根本不知道,政府与农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政策建议
4.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是提高河间市农村土地流转程度的必然要求。由于河间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富差距比较大,土地对农民而言不仅是一种经营手段,更是大部分农民就业、生存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主要依靠。因此,做好农地流转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河间市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4.2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建立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可以更好地促进土地高效有序集中。目前,河间市大部分土地流转市场属于无形市场,流转双方均需要较高的搜寻与考核成本,且操作不规范。针对土地流转无形市场交易成本较高的情况。河间市政府可以效仿山东省滕州市的做法,建立起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河间市各个村庄随着市场的发展,应该逐渐有具体的交易场所,逐渐形成完善的价格机制、谈判机制与管理机制。
5结论
河间市土地流转存在很大的市场,但是当前土地流转存在体制不健全、农民流转意愿较小等诸多问题,对此我们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高农民自身就业素质和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人才等几个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推动河间市的土地流转进程,造福于广大河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