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投稿Cycl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986次
  • 评分4
  • 82
  • 0

文/梁建峰梁权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当前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其进程直接关系到改革事业的兴衰成败。就河北省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城镇化率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尽快解决城镇化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克服原有的路径依赖,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城市发展一体化已经刻不容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河北;农村;城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12457204D-8。

【作者简介】梁建峰,石家庄铁道大学经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梁权,石家庄铁道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农村城镇化就是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升级。中央历来对中国城镇化进程高度重视,在十八大报告中多达7次提及城镇化。认为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是一个农业大省。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但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还以“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的表述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站在新的起点上,河北省应该把握时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河北省农村城镇化的特点

2013年底,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8.2%,总体比全国城镇化率低5.17个百分点,河北的城镇化率持续低于全国水平。河北共有22个县级市、113个县,其中,县城人口20万以上的只有12个,六成的县城人口不到10万,七成的县财政收入不足5亿元。由此可知,河北省的城镇化滞后。加速推进城镇化对于河北省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河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也使其城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有秦皇岛、曹妃甸、黄骅等优良港口,有利于河北省经济的对外开放,为河北省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对外交流条件。另外,北京、天津的辐射效应也加快了河北省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但同时河北省西部多山区,基础设施、投资环境较差,更缺乏相关工业的支持,也对农村城镇化形成了制约。另外,北京和天津位居河北省腹地,势必从河北省吸纳部分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河北省农村城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城镇化进程上看,河北省潜力较大且发展迅速。从城镇化的推动力方面来看,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主要靠政府推动,市场推动力不足。城镇化的建设项目主要靠政府牵头,政策推动,而农村地区自发形成城镇化的力量不足;民间资本投入较少,且大多靠政府干预完成,市场驱动力不足。因此,河北省今后的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着力培养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政府逐渐退出主动干预领域,集中精力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二、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人的城镇化不足

这个问题不只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够,更体现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还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人的城镇化未被重视,一是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劳动力短缺。对河北省而言,这一点尤其值得警惕。河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本来就不匹配,城镇化率大大低于工业化率。城镇化滞后,容易导致劳动力短缺,如果人的城镇化得不到重视,更加剧了劳动力资源不足。二是制约了消费能力的提高,导致消费潜力难以挖掘。统计表明,一个农民要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至少应比原来的消费水平提高到3倍以上。但我国有近2亿人生活在城镇里却没有城镇户口,不能享有城镇居民待遇,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这使他们的消费能力难以提高,也影响了城镇化拉动内需作用的发挥。

(二) 资金投入渠道狭窄

资金是城镇化进程的物质保障。如果没有大量充裕的资金投入,所谓的农村城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而河北省的农村城镇化最缺乏的就是资金。由于长期以来片面重视工业发展,致使农业农村投资相对不足。另外,河北省农村地区信贷投资水平较低且投入领域较少,且尚未进入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给排水、供热、街区改造等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领域。还有就是外源融资不足。特别是那些欠发达地区,经济规模小,经济质量差,很难得到外源性资金的支持。因此,资金不足成了制约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河北城镇建设资金的1/2~2/3来自土地出让收入,一直走“征地-出让-建设-以地融资”的老路。但土地资源有限,以地融资不可持续。因此,河北省政府试图通过地方融资平台间接向市场借债以及发行地方债等方式,以缓解部分城镇化建设资金压力。但首先,地方融资平台自身风险很大。平台的融资多投向市政建设等方面,除土地收储外,其他项目短期内很少甚至基本上没有现金流,制约了政府的还款能力。其次,这些融资平台的资产收益率比债务利息率低很多,债务规模只会越滚越大。再次,地方债规模较小。2011年,河北首次自行发地方债,全年总计73亿元。2012年,发行地方债约为129亿元。这些资金数量不大且主要用于保障房建设,对于城镇化建设只是杯水车薪。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资金来源的问题,还需要改善财税制度、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

(三)“速度扩张”引起“城市病”

绿色崛起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旧有的思维模式依然在发挥着作用,贪大求洋、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的思维方式依然在支配着地方管理者的决策行为,短期行为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城市,却不得不忍受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住房紧张、用水紧缺等等诸多问题。它不仅困扰着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们,也大有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的趋势。形形色色的“城市病”,是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造成的结果。新型城镇化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四) 制度瓶颈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前所未有的,它所带来的不只是有形的物质层面的改变,同时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城镇化初期,通过加大经济投入,就能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城镇化进入深水区后,仅仅靠经济动力推动已经远远不够,促进一系列深层次转变必须有制度改革作保障。城乡居民均享基本公共服务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养老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涉及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县市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讲,只有制度“给力”,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才能实现从速度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化。

三、解决途径

(一) 积极拓展城镇化资金投放渠道,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

要解决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瓶颈,就必须积极拓展城镇化所需资金的投放渠道。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还要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信贷资金,特别是外源性资金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涉农贷款,特别是引导金融机构放宽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限制,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中长期贷款,政府可以对这些贷款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优惠。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增加开发性融资在非经营性公共施领域的资金投入。

(二)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专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章,体现了中央对城乡一体化的高度重视。河北省应结合城镇布局的空间调整,统筹规划好农村空间布局,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适合原地改造的村,要重点在提升功能上下功夫;需要迁建和撤并的,要统筹建成中心村,不要留后遗症;要加大整治“空心村”力度,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一方面要让更多的农村转移人口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合同签订、公共地址落户等制度落实,使更多常住人口取得城镇户籍,同时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医、子女入学、住房保障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三) 搭建起聚集先进生产要素平台,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的格局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石家庄市、唐山市加快建设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在全省产业发展中发挥领跑作用。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设区市主城区加速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别是黄金地段、金角银边,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保险、节庆会展、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商贸流通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城市商业中心区和与总部经济相结合的高端商务区、特色商业街、商业示范社区和商贸综合体。而产业园区将增强聚集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功能,城市新区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

(四) 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城镇转型升级

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助推河北省从粗放型城镇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树立“低碳城市”理念,全面推广绿色建筑,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节水节能器具,推行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城镇发展方式。树立“智慧城市”的理念,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和政府、商务、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用信息化提升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树立“紧凑城市”的理念,杜绝“满天星”式的分散开发模式,在重要交通节点和街区,加大开发密度,实现城市集约发展。树立“品位城市”的理念,重点谋划精品建筑、文化片区、城市色彩,塑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的品牌城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德勇,王悦华,李友华.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史仙妮,马勇.陕北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J].区域经济,2011,(2).

[3] 安徽省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农村城镇化发展与县支行服务能力建设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3).

(责任编辑: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