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 投稿ze r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239次
  • 评分4
  • 24
  • 0

张静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事业单位不断加强编制预算与预算执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有效解决预算问题,提高预算质量,以实现预算编制的实用性,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复杂化,本文简要分析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事业单位预算过程管理方法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切实做到预算与实际支出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经费使用效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资金使用效率

所谓预算,是以数量化方式表述的对某一项目的一个未来时期的计划或预测,是设定目标、促进对后续业绩评价的活动。事业单位进行预算时,依据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职责、发展等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通过计划反映单位发展状况、发展规模与方向,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部门进行预算工作的基础,也是事业单位展开财务工作的依据。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法制观念有待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的法制观念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也需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是一种机制安排。预算使各责任单位的权力得以用表格化的形式体现,这种分权,是以不去控制为最低限度。许多单位的预算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完全成为应付检查的手段,做的只是表面文章。因此,转变观念,要有大局观念,才能避免支出随意,拍脑门花钱现象。

2.预算工作人员素质仍需提升。近年来,收支偏差过大,专项资金被挪用等问题频发,这很大程度暴露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包括信息失真、做假账等,工作人员的素质与预算工作的质量关系密切,只有既具备专业知识也具有职业素养才能不断提高预算工作的质量。

3.预算过程存在的问题。预算过程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考评以及监督,在这完整过程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预算编制随意性大,存在缺乏事实依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且编制人员多为财务人员,受专业所限,对本单位行业发展规划、前景等缺乏全面了解,使得编制预测效果不佳,准确性较低,造成预算的执行与考评产生偏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业务部门对预算指标缺乏量化的分解指标,致使实际支出与预算不符,财务信息系统采用事后核算,使预算与会计核算不能很好对接,致使财务信息系统与预算执行的监控脱节。因此产生了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容易造成事业单位资金与财产的损失。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几大途径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事业单位预算全员全过程管理方法的目标是为了不断提高预算质量,减少或避免常规预算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具体的管理方法是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个环节不断提高预算的质量与水平。

1.探索形成有效的机制,保证基础上报的财务预算数据真实、合理。编制预算支出均应以零为基底,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各种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开支数额的大小,从而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提高经济效益。一是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是将收入与支出预算均纳入预算体系。编制收入预算时,要严格按照《预算法》相关规定执行,应依据上年、当年收入数和下年的政策变化及其他收入增减因素测算,无论是财政补助收入、非税收入、经营收入或是上年结转收入均要纳入预算收入编制体系,保证收入来源的完整。二是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保证财务预算的刚性。各企业应成立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强化其职能,并对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情况负责。财务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2.准确把握预算编制原则。(1)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单位要根据收入总量确定支出规模,做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2)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一是要加强经费的宏观调控,保证相关事业按比例协调发展;二是要防止和克服经费分配的随意性,科学地制定各项经费供应标准,避免苦乐不均;三是要将预算外经费纳入预算管理,防止只重视预算经费而忽视预算外经费,造成预算经费失控的现象发生。确定全年工作重点,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到保障有力;(3)坚持严格计划,依法办事原则。通过审批的预算将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制定严格的编制计划,按照预算编制办法的要求,按时保质完成;(4)坚持勤俭节约,讲求效益原则。我国预算法第三十条规定:“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实行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力求以最小的耗费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讲求预算的效益,就是要认真寻求最优化的方案和目标。

3.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及定额标准。在制定财务预算标准时,要考虑历史水平、企业内部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使其制定的预算指标及定额标准成为激励和鞭策各单位以至全体职工的目标,并使企业成本得以有效的控制,正常的运行。预算执行要与预算编制相适应,无论是在预算金额上,还是预算执行的时间上,预算执行要受严格的时间控制,必须保证预算在有效的时间内均衡执行。预算的考评方式也要不断优化,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要考察预算执行情况总资金使用数和预算批复数,一个完整的预算评价体系才能保证预算全过程的有效与合理。

4.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是关键。有了预算,并不等于有了预算管理,预算的有效实施和过程控制,才是预算管理的主要环节。只有切实抓好预算执行工作,才能有力地实施计划管理,获得最佳的经费使用效益。因而,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有些单位的预算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因此,转变观念,广泛宣传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有了这种预算意识,这种大局观念,才能避免支出随意,拍脑门花钱现象。

(2)增强预算法制观念,强化预算约束。预算不等于预测或计划,预算制定后如同一部内部的“宪法”,各责任单位必须执行。预算本身不是目的,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预算是权力控制者采用的合理方式,即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目标下,明确各预算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各尽其责。

(3)严格把关,确保预算的执行。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机构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把关。即严格票据审核,严格按照既定预算执行,严格拒绝随意性支出。改变当老好人的思想,把好预算支出的第一关口。

(4)及时调整预算,做到灵活性与严肃性并存,加强预算科学性。预算一经确定,预算执行者应当对预算进行管理,促进预算的实施,必要时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修订和调整。这里要兼顾预算灵活性与严肃性,预算如不能灵活进行调整,就可能造成偏离实际,失去了其指导作用,但如果随意进行调整,又势必失去其严肃性。因此,在执行预算时,要随时追踪预算执情情况,灵活性与严肃性并用。

5.建立财务预算的分析机制。预算的分析贯穿于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定及整个预算体系运行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分析考核,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及时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作用。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在进行年度分析时,根据管理层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二是运用多种方法,如对比分析、因素分析等专业技术方法,结合有关财务、业务、技术、政策等信息资料,分析预算与实际完成数之差异,找出差异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分析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力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6.加强监督与审计。为了提高预算工作的质量,使预算工作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整个预算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数据审核,建立各部门的基础信息库,同时建立资料更新制度,对各部门的基础信息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单位的财务收支真实、有效、合法。

三、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管理方式,有效的预算行为能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在有计划有指导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方法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所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优化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必须分三步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分析,这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费使用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