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报纸消亡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随后引起了多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国内学界对于此论有支持和反对两种态度,但传统报业在新媒体时代必须有所改变则为共识。学者们认为,中国报业的现状虽然也存在着危机,但通过加强深度报道、开发传播渠道、实施多元化经营、培养全媒体人才等措施,仍然可以继续生存与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报纸消亡论 新媒体 中国报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报业发达的欧美各国在遭遇金融危机后,报业经营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而新媒体的出现,又进一步加深了报业的生存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学界和业界都出现了“报纸消亡论”的声音。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华盛顿邮报》媒介批评家霍华德·库慈用“死亡气息”来形容报业发展态势,而美国《时代》周刊资深编辑丹尼尔·奥克伦特在2000年发表的演讲《纸媒的死亡?》中更是肯定而明确地说:“所有印刷品的形式,已经死亡。完结了。过去了。”①国内学界亦结合我国报业的现状,对此作了诸多回应与反思,仅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的相关论文即有100余篇,另外还有一些专著论及这一问题。本文试对这方面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总结与梳理。
一、两种态度:支持与反对
国内学界对“报纸消亡论”的回应意见不一,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
支持“报纸消亡论”的,以刘建明、匡文波、王君超、郭全中等人为代表。刘建明教授在《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及《重提报纸消亡的话题》中依据媒介消亡演变规律,阐明报纸必然消亡的命运,并指出其消亡的时间大约在2025-2035年间。他认为:“中国报业自然也面临一场生死抉择,不可能逃脱报业崩溃的趋势,报纸确实在走向消亡。”②匡文波的《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则从新旧媒体的优劣性出发,指出新媒体具有纸媒不具有的优势,纸媒会在50年至100年内消亡,甚至大胆的预言,100年后,纸质媒体只能在博物馆里才可以看到。王君超在《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一文中,从传媒的发展规律、传播技术的替代性、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产业成本四个方面对报纸消亡进行学理性的分析研究,提出报纸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性。郭全中在《报纸消亡,信息长青》中指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介必将替代旧媒介,报纸这种旧的媒介形态在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之后,终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另外,他还从理论上说明,发达国家的报纸将先行消亡,继而是发展中国家的报业宿命:一是转型,二是关门大吉。
反对“报纸消亡论”的,以陈力丹、喻国明、杨保军、范以锦等人为代表。陈力丹教授在《报纸印刷版停刊不等于“报业消亡”》中指出,进入“融媒”时代后,从传播形态角度来看:“传递信息,只要接受者和发送者都乐于接受,选择任何方式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各种媒介的外在形式,都会有不同的人群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纸质媒体也不会消亡,可能未来的总体发展中,会呈现下降趋势,但不会消失。”③喻国明认为,虽说出现了新媒体,报纸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报纸也不会被完全的吞没。因为传统纸媒在原创性、阅读习惯等方面具有着明显的优势。杨保军在《新闻理论教程》一书中强调:“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扬弃、迭加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互相彻底取代的过程。”④作为一名资深的报人,范以锦认为报纸不易消亡,它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媒体的传播形态,总有人会喜欢,特别指出就我国国情而言,中国报纸不会快速消亡。此外,学者曾振华在《报纸不会终结的几道屏障分析》中也态度鲜明反对“报纸消亡论”,认为“互联网的兴起,在世界上远没有达到消灭媒体的能力”,⑤他还分析了我国报业的特殊情况,指出报纸是我国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出于政治上的保护,它具有网络媒体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一个共识:必须要变
国内学界对于报纸是否会消亡的看法虽不一致,但是他们有一个共识,即在新媒体时代,报纸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不有所改变。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学者都意识到传统纸媒若“按兵不动”则必是“全军覆没”。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鸿铎在《评“报纸消亡论”》一文中分析了媒介整体发展的基本走势,指出各类媒介的融合是一种规律,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是在新媒介环境下新的生存和发展途径。翁忠英则在《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困境及出路浅析》一文中,提出传媒业的未来将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共赢局面。苏林森在《中国报业:谨慎中迎来小阳春》根据我国报业近几年发展的相关数据,指出只有积极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才是报业发展的王道。
此外,赫岩在《“专题化”报道为报纸增色》中提出了“专题化”报道,袁丽萍以《南方周末》为例,指出传统报业要想赢得视觉新闻时代的竞争,报纸要想在这个年代不走向消亡,重视自身视觉形象和视觉品牌的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这些观点和论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反映了报纸为应对新媒体挑战、趋利避害而主动求变的方法和态度。诚然,传统纸媒要想不被取代,就必须在激烈的新媒介环境中进行改革和转型。
三、我国报业的现状与未来:在危机中寻找出路
任何理论的探讨都必须立足实践,面对现实,国内学界在回应“报纸消亡论”时,也对我国报业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1、国内报业现状
对于中国报业的现状,学者们大多持忧虑的态度,对危机的关注超过了对成绩的肯定。王君超在《“报纸消亡”与报业的对策》一文中指出,国内报业虽呈一定的发展势头,但是这并不能表明三十四年之后的报业前景依然光明。范以锦的《“寒流”中唯创新才有出路》论述我国报业的特殊情况,指出“报纸是国家重点掌握的舆论阵地,许多保护性措施依然在起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危机。这种危机最大的就是受众危机。”⑥郭全中在《2012:缘何重提“中国报业拐点论”》一文中提出传播技术的革命是报业衰退的根本原因,“基于新传播技术的新媒体可以对传统媒体在功能上起到完全替代,新媒体必将对传统媒体带来更为致命的根本性生存危机。”⑦
我国报业经营从2005年起为“拐点”步入下坡,国内各主要报纸的广告与发行量呈普遍下降趋势。2008年可谓是我国传媒的盛典之年,然而这也不能将陷入困境的报纸拯救出来,当年8月国内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中华新闻报》宣布停刊。《传媒蓝皮书: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国内报业业绩不佳,这是继2005年“报业冬天”之后,中国报业又遭遇的一次困境。从报业广告数据看,报纸广告刊例价下降7.5%,创下广告恢复以来三十多年的最大降幅。东部地区部分报业集团主业收入普遍下滑,整体经营陷入困境。而从发行数据看,部分地区、部分报社的报纸发行量呈上涨态势,党报等主流媒体由于行政力量的推动,发行量未受大的影响,但是晚报、都市报等靠市场发行的报纸“整体销量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
2、探寻未来出路
对于我国报业来说,新媒体的冲击虽然带来了种种现实的危机,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学者们在清醒地认识到危机的同时,纷纷出谋划策,为其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发展寻求可行之路。这些对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报道内容要优化。在以“内容为王”的时代下,报业必须要注重在内容上下功夫。王君超在《未来报业何者为王》中强调报纸内容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内容,才是拯救这艘“泰坦尼克号”的方法。报纸固有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内容为王”的时代,报业应审时度势的运用自身的优势,打造以深度、分析、解释见长的报道。且将最具新闻价值的精华内容融入其中,为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及时省时的新闻餐。
二是传播渠道要创新。除了注重内容外,传播渠道的创新也为报业发展加分。当前国内报业转型发展中,新媒介技术的不断产生,出现了众多的“融媒体”形式,包括新闻APP、二维码、官方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人民网研究院于2014年2月19日发布的《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传统纸媒纷纷走向移动终端传播,积极开拓“报网屏”互动模式,以减少读者的流失。
三是经营方式要多元。当前我国报业主要以单一模式经营为主,因而受广告市场的冲击大。学者们建议纸媒应该要试图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力主多元化经营。袁德渠在《“全媒体”时代中国报业的挑战与应战》中强调“受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科技发展水平等的限制,中国报业长期处于无”业“状态,经营方式和赢利模式存在严重缺陷”,⑧并建议中国报业应该要调整步伐,以资本为纽带,力求向其他产业延伸,诸如建筑业、房地产、旅游、制作业等。
四是报业人才要全能。康虞在《对“报业寒冬论”的思考和分析》一文指出我国报业的发展急需适合市场的新型报业传媒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人才是报业发展的保障。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报业转型发展急需一流的新型专业人才,具有极强的文字采编能力和专业知识,懂得运用各种媒体技术的全媒体记者。除内部机制拥有外,还可通过外聘等方式来储备这些人才,如发展公民新闻记者、自媒体人、聘用高校学者、专栏作家等丰富报业的人才资源。
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建议,诸如体制改革、发行免费报纸、政策支持、公益性办报等。李良荣先生曾在《“双转”:中国传媒业的一次制度性创新》中提及体制转轨和形态转型是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免费报纸的发行及政府扶持在西方部分国家已经成功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报业可取其长补己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范东升:《拯救报纸》[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3
②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J].《新闻界》,2006(1)
③陈力丹,《报纸印刷版停刊不等于“报业消亡”》[J].《新闻与写作》,2009(1)
④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7
⑤曾振华,《报纸不会终结的几道屏障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8(7)
⑥范以锦,《“寒流”中唯创新才有出路》[J].《中国记者》,2012(1)
⑦郭全中,《2012:缘何重提“中国报业拐点论”》[J].《新闻前哨》,2012(11)
⑧袁德渠,《“全媒体”时代中国报业的挑战与应战》[J].《今传媒》,2011(5)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