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呢?
1问题设计是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设计问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提高学生素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设计问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⑴注意问题的综合性。如讲完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后,让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对本课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的回顾,共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辛亥革命既是一场政治革命,又是一场民族革命,更是一场社会革命,它对中国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辛亥革命有了较全面的理解。此题涉及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许多的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⑵加强知识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设计讨论问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
如讲宋代城市经济发展时,课设计如下讨论题: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得出结论:《水浒传》中武大郎挑着担子在街上卖炊饼,说明市坊界限已被打破,经济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意识到这时期的城市经济职能远远大于军事政治文化职能,这种变化也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欣赏,对宋代城市有个近距离的接触。学生讨论发现,经济的发展对政治思想文化会产生重大影响,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个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样,学生对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不再拘泥于课本,而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⑶注意问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对重庆谈判的讨论,让学生假设谈判成功了会怎么样。国共双方各自会赞成哪种政治体制?哪种体制在中国行得通?中国能不能学习美国的两党轮流执政?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会采取哪种模式?没有内战没有大国的介入,中华民族会不会更早实现腾飞的梦想?世界历史会不会被重新改写?学生从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利弊权衡,对古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回顾,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以及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后,让学生认识到,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充分准备是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设计好的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 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3学生主体是核心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如在讨论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政策时,学生更多的目光停留在西方国家的高福利上,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影响谈论较多,而对它的弊端认识不足,甚至很多学生对此表示羡慕。讨论中药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的处境,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工人运动,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让学生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联系08年开始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会降低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增加生产成本,扩大政府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滞胀。在我国,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低保制度,新农村建设等等新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正在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倡导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措施,不失为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
4良好效应是结果
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讨论一道题,课外狠下十分功”;“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动脑,动手,动口,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讨论出现高潮,特别是发生争论时,学生本能地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冲动,使学生获得跳跃性的提高;课堂讨论的收获,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