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恒 陈仲阳
摘要:动员是指对资源、人力和人的精神的发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应用性。其中,“双向动员”应成为推动新时期农村治理创新的新动力。在基层农村动员中应将传统的政府组织和本土志愿者组织为代表的农村新生力量结合起来,展开双向度的动员工作。本文依据吉林省扶余市农民志愿者参与农村治理的经验,探讨“双向动员型”农村治理新模式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民志愿者组织;参与性动员;竞争性动员;内化性动员
一、“双向动员型”村治模式的特点
当前我国正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其核心在于推动农村治理模式创新,其基础又在于需要动员农村政治、经济、道德等各类资源。政府的权威性动员和农村民间志愿者团体的道德性动员相结合的“双向动员”正成为农村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1.动员主体多元性
在过去,人们的私人与公共生活都是依靠组织安排。农村包产到户以来,农民也处于“原子化”状态,传统的集体动员方式日益式微。但是,近年来农村一些地区自发建立的志愿者组织逐渐成为动员农民参与互帮互助以及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以笔者调研的吉林省扶余市为例,该市活跃着一支以村容建设和农村德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发建立的“精神文明志愿者”组织,由乡贤张利和刘佩文发起,并通过道德宣讲发展志愿服务带头人等手段不断发展壮大。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11年5月,扶余市宣传部牵头成立“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至今已形成了分布100多个村屯,规模达到3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为村务活动的有效开展,乡村公共建设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农村治理当中的动员主体应当是多元的,既要有政府的组织性调动,又需要有源于民间、代表村民利益和价值取向的志愿团体进行有效协调。
2.动员手段多样性
多元的动员主体,必然产生多样的动员手段。从政府角度来说,可以依据其组织权威和对资源的控制力有效地开展具有规范性和整合性的动员工作。例如运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介对农村建设工作展开传媒动员;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社会活动进行参与动员等。从民间角度来说,民间团体扎根于群众,反映民众的利益及价值追求,能根据现实情况有效进行动员。例如,扶余市农民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将“官民”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一方面,政府动用媒体对志愿者组织积极进行宣传,发动村民自身义务进行村容建设,并且以公益道德讲堂的形式进行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宣讲;另一方面,志愿者协会及乡贤个人则根据各村的问题需求进行环境美化、公共设施维修、扶助贫困群体等公益性工作。依此看出,动员手段多样,动员的可操作范围也就得以延伸,最终也使得农村整体的发展和治理目标得以实现。
二、“双向动员型村治模式”的主要内容
如前所述,将政府自上而下的“权威性动员”与民间自下而上的“道德性动员”相结合的村治模式具有双向度的二维结构。政府于其中充当领导者的角色,民间自组织充当协助者的角色。政府以其官僚科层制的组织性及其组织权威推动社会动员的规范开展,自上而下地整合和分配农村公共资源。民间自组织代表和反映民意,依据农村生产、文化生活活动的实际需求,自下而上地发挥辅助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工作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民生诉求,这也为政府提供了政策制定的风向标。
在这一结构之下,农村治理所需的社会动员方式也就丰富起来,大体可分为“参与性动员”、“竞争性动员”和“内化性动员”三类。第一,参与性动员是指村内公务的顺利执行,政策的有效实施,农村的生产建设等工作都需要动员村民来广泛参与。动员村民的参与既需要大众传媒积极宣传报道,又需要政府组织开展社会活动来造势。此外,还得依靠农民志愿者组织等农村民间团体进行情理性推动,一是做好模范作用,带头参与各类乡村事务;二是进行通俗的宣传教育,将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第二,“竞争性动员”是在村民参与的基础上激发村民的热情和活力,以及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公共意识。这就需要一定的竞争动员,即在农村的治理过程中,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评估体系,结果与奖惩直接挂钩。例如设立“排行榜”、“评议会”等切实可行的竞争体系。在扶余市的农村治理当中,政府按照各村村民在参与公共事务、生产建设过程中的贡献这一标准进行资源分配,对于主动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公共事务的村屯分配更多的公共资源以及相应的荣誉。这一竞争性规范也有力地调动了村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竞争动员一方面利用人的脸面心理,对村民进行参与调动,唤起村民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竞争者是直接参与的,没有中间环节,亲身感受到竞争激烈的程度,并且竞争结果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利益,这是竞争动员的动力之源。第三,最高层次的动员则是内化性动员,通过社会动员来建立共识、达成共意(manufacturing consent)。内化动员具体是指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同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加以选择和适应的过程。因此,动员村民参与农村治理,最重要的是要让农民对其产生价值认同,而非直接的机械参与。内化动员的第一步是观念内化,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让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树立主人翁意识,认为自己就是农村建设与治理的重要主体。观念内化之后,最终还是要转化成行动上的内化。可发挥志愿服务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挖掘每个村屯的“志愿服务积极分子”的价值观念号召与引导作用。扶余市以王家村的农民文化大院为基础,发动乡贤能人举办公益讲堂进行动员宣讲,乡贤志愿者发挥自身模范作用,率先将政策及农村建设工作落实开来;二是以村为单位,开展志愿者讲堂,将传统道德以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聊家常的形式,结合身边事例将其普及开来,成为农村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三、双向动员型村治模式的再思考
随着“双向动员型”村治模式的在各村屯的深入普及,极大推动农村生产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但同时出现了诸如形式化、感性化、工具化等问题。值得研究者在学理和实践上进一步提出完善之策。首先,该模式需要建立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社会动员的正常进行,有赖于它本身广泛的参与性、明确的目的性和理性的秩序性。尤其是如果缺乏其中的目的性和秩序性,动员则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一种情绪化色彩。这种情绪化色彩一旦形成,将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双向动员型村治模式首先应当依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并在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程序规范下开展动员活动。
其次,动员实践应当具有反复性。不论是对于政府还是民间团体而言,动员实践绝非一蹴而就之功,而是一个累积、反复的过程。从动员主体的实践方面来看,社会动员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往往要分解成不同阶段的小目标逐步完成,要用社会动员实现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反复不断的强化动员,使村民提高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信任感,增强参与公共实践的精神动力。从动员对象方面来看,反复的动员实践能够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和潜能并保持一定的兴奋性。因为社会动员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保持长期的兴奋状态。为避免动员的效果出现减弱或者是衰退,动员实践中尤其应注意动员的反复性和周期性。其次,动员过程中要注意“官民沟通”。在双向型动员模式实践过程中,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需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双方对动员工作具有统一的认识。只有在统一意见、统一价值和标准的基础之上,才能高效地展开动员合作。政府在其中应当保持主动性,对民间自组织予以导向性的观念引入。
最后,我们要注意防止假象性的动员。有些地方及农村为了获得社会关注,刻意发动群众以营造社会声势。“这样就背离了动员的实际需要,动员的目标脱离于农民的真实需求,易导致民众对社会动员形成一种麻木状态,阻碍今后动员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也将逐渐失去组织权威,民间自组织也将逐渐失去发展动力。
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势要经历持续的社会动员。但仅依靠传统的自上而下政府权威性动员已不足以适应农村社会转型的复杂形势。我们在对扶余市农村治理模式的探究中发现丰富的动员的主体和内容问题是农村治理创新重要内容。只有利用双向度的动员结构才能同时发挥参与动员、竞争性动员、内化性动员在促进农村治理创新,重塑乡土公共性等方面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孝芳.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政治动员——一种建构主义分析[J].宁波党校学报,2008(2):42.
[2]费爱华.新形势下的社会动员模式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9(8):55.
[3]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J].理论前沿,2003(21):27.
[4]甘泉.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J].学术探索,2011(12):28.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