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莹 卢敏 阮扬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以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对武汉市开展技术转移的优势分析,解析武汉市技术转移体系的构成及建设现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体系;技术转移中部中心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5.004
武汉市是全国较早开展技术转移工作的地区。1981年,武汉举办了全国第一个科技成果交易会,开启了我国技术市场的先河;1987年,武汉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引领了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的新模式;2000年,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深度结合的典范;2010年,湖北省获批为首批中国创新驿站试点省份,成为国家技术转移服务网络的关键节点;2014年,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科技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方案》,支持湖北省发挥中部地区枢纽、科教资源丰富集中、创新创业活跃的基础和优势,打造国家级技术转移机制完善和模式创新示范区。
1武汉市开展技术转移的优势
1.1武汉科教资源丰富集中
武汉是科教资源大市,科教资源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综合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科技产出源头。截至2013年,拥有政府部门属科学技术研究机构101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两院院士62人。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55亿元,比上年增加43亿元,占武汉市GDP比重为2.74%。
同时,武汉科技成果产出丰富。2013年,全市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 500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 019项。市级登记科技成果405项,获奖科技成果404项,其中国家奖30项。专利申请25 680件,增加1 575件。其中,发明专利9735件,增加1 664件。专利授权15 901件,增加2 20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 17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03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220亿元,增长29.6%。
1.2武汉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中部辐射作用显著
武汉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在最近一次国家考评中,东湖示范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第二。全市科技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技术扩散、人才流动也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重要支持,辐射作用日益明显。
在人才辐射方面,武汉市聚集了大量专业性人才和专家,已经成为推动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每年,武汉市高校毕业生向全国大量输出,为外省的企事业单位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的专业性人才,武汉市各领域专家也不断与外省合作,为外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规划和技术服务,不断支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技术辐射方面,武汉市长期是技术输出大省之一。2013年,武汉市输出技术合同数12 278项,成交额达254.79亿元,输出金额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在技术输出中,超过50%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为省外所吸纳,武汉市技术成果正以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入股等多种方式转移到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区域,辐射范围广,技术支撑作用明显,为国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在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方面,武汉市储备了丰富的科技条件资源,基本实现了覆盖全省、辐射华中地区的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网络。“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集成了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国知网、国研网、EMIS数据(新兴市场资讯)、盛大图书等国内主要数据资源提供商提供和自建的100多个中西文数据库,向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知识共享。“湖北省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按照“整合、共享、创新、服务”原则建立了面向全社会开放服务的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该网现有共享仪器7 000多台,并对湖北省境内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使用入网仪器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创新活动,实施企业研发测试补贴,为提高华中地区仪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1.3武汉市创新创业活跃
武汉市全民创业工作大步迈进,创业环境不断优化,除了武汉本地孵化平台和“青桐计划”支撑,还有阿里、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设立创业扶持基地,武汉市创业者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腾讯公司发布2014中国城市&高校创新创业排行榜中,武汉创业者人数位居全国第八位。
2013年,湖北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通过出台系列政策,积极引导资金、项目、人才、平台等方面资源向科技企业孵化器一线聚集,系统优化科技创业的条件与环境,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生快长。2014年,仅东湖高新区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 855户,同比增长62.33%,其中新登记科技型企业4 293户,每个工作日新增科技企业数由2012年9家增加至2014年22家。截至2014年底,高新区注册企业达到2.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012年的409家增加至829家。
2013年8月,武汉市正式启动实施“青桐计划”,分步推进青桐计划、青桐汇、青桐学院等“青桐三部曲”,围绕大学生创业全过程所需,努力为大学生创业者打造“私人定制”的创业环境,形成“市场+市长”双驱动、“导师+资本”双助力、“平台+服务”双支撑、“物质+精神”双激励的大学生创业格局。目前,“青桐计划”实现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超过1 000个,已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4项,提供了1 110万的科技经费专项资金无偿资助;促成大学生创业项目40多个,累计融资达5.6亿元。
2武汉市技术转移体系构成
2.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武汉市为推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打造高水平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相关产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地球空间信息、IC与半导体、物联网与云计算、智能电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动力汽车、新型显示、激光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新材料、环境保护、新医药、现代农业技术等领域的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武汉已有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8家,其中国家级7家,覆盖光纤接入(FTTx)、地理信息系统(3S)、光纤材料、激光加工、高档数控系统、空间信息、油菜加工等领域。
2.2科技工业园区
武汉现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产业配套完整。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主打电子高新技术产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打汽车产业,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以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产业为主。经过逐步的发展,武汉的科技园区还形成了“一区多园”的特色。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聚集了一批园中园和产业基地,如光谷软件园、光谷生物城、富士康武汉科技园、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基地、武钢高技术产业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专业化园区。
2.3科技企业孵化体系
武汉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祥地。1987年6月,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孵化器建设的帷幕。2010年,武汉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8+1”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城市和孵化器国际培训基地。截至2013年年底,武汉已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58家,其中国家级(含大学科技园)孵化器18家,全市孵化场地面积达到659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创业企业达到3 190家。武汉已建成了“科技创业社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的三级梯次孵化服务体系,为培育初创科技企业、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服务。此外,武汉启动了3A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开通“湖北科技创业服务热线”,省级以上孵化器全部建立了“科技企业创业服务站”。
2.4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
截止2013年,武汉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27家,工业技术研究院10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6家,位居中部之首。全市登记注册的技术贸易机构和技术咨询机构达4 000余家,具有附属中介服务功能的科研单位有近万家,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科学技术类别或部门。武汉市已逐步形成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核心,省、市级技术转移机构相支撑,连接各种性质科技中介机构和各类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覆盖全市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
2.5区域创新体系
目前,武汉市区域性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创新驿站以及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联盟。
国家创新驿站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建设,湖北创新驿站以武汉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为区域站点,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作为基层站点,并在湖北黄冈、孝感、黄石、荆门、安陆、襄阳等地设有7个工作站点,这12个站点以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为网络支撑,广泛联系本地区各行业专家及技术经纪人,并与全国各地区创新驿站开展协同合作,提高地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则由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牵头,联合黄石科技信息局、仙桃生产力促进中心、天门市技术市场办公室等“8+1”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共同成立的。目前,由城市圈内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等参加的联盟成员达500余家,服务城市圈企业千余次,初步建立了枢纽中心+专业性分中心+联盟中心的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2.6国际技术转移体系
武汉市在国际技术转移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国际技术转移品牌。2001年,湖北技术交易所建设了由UNAPCTT成员国共同发起、亚太地区14个国家积极参与的政府多边合作项目——“亚太传统医药网(APTMNET)”,开展国际生物技术与传统医药专业技术培训、技术转让、展览活动,为亚太各国提供传统医药信息化技术支持和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与咨询服务,促进亚太各国传统医药学术与产业交流,成为UNAPCTT中小企业国际技术转移网中国节点机构。湖北中俄科技合作中心已在俄罗斯中俄科技园设立办事处,多次组织湖北省与俄罗斯的有关企业与研究机构进行互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光谷与以色列施拉特公司合作共建“中以国际生物农业加速器”,同时光谷在欧洲也建有孵化器,该孵化园区位于比利时瓦隆州新鲁汶大学科技园内,占地8.27万m2,包括生物技术中心、光电通信中心、绿色工程中心、物联网工程中心和孵化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还配套有中比技术转移基金。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通过“欧洲企业服务网络华中中心(EENCC)”平台,实现与欧洲企业服务网络EEN的对接,使企业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欧洲中小企业的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信息。
2.7综合型技术服务网络平台
武汉市搭建了科技政务网、科技成果转化网、科技对外交流合作网等覆盖全省、辐射华中地区的技术服务网络平台,及时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有志于科技创新创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高科技创新创业的效率。如“湖北省技术交易网”,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让、拍卖、招投标的交易中心和“永不落幕”的交易会;“湖北省科技成果一站式服务平台”涵盖了科技成果管理服务的全流程,提供科技成果鉴定评价、登记、发布、统计、分析等网络化全方位服务;“武汉科技供需对接平台”,自去年正式运行以来,已征集了企业需求近千条,成为供需对接的有效平台。2014年,湖北省科技厅搭建了“科惠网”,打造湖北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出台《湖北省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考核补贴实施细则》,专门用于推进网上技术转移活动的发展。
一个由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产业创新联盟、科技创新园区、区域创新体系、综合网络服务平台构成的武汉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上,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技术转移机构都在发力。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的建设,将更有利于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技术转移中介机构、重塑技术经纪人队伍、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创新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武汉市科技局.2013武汉科技创新报告[R]
2武汉市统计局.2013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3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2014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R]
(责任编辑 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