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就业指导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投稿放学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30次
  • 评分4
  • 27
  • 0

刘守义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准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理解、准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困境,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高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形成就业状况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的反馈机制,从源头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就业能力 人才质量 结构矛盾

[作者简介]刘守义(1964-),男,河南民权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河南信阳 464 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JSJYZD-02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71-03

受经济体制转轨、劳动力市场变化、科学技术进步、高等教育扩张等的影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结构性矛盾突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高校改革发展,事关教育发展大计。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大学的持续扩招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大学生就业难将持续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社会有效需求低,用人单位就业吸纳能力下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空间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出口、投资等,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重点人群就业问题依然突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将继续增加。在扩招前,每年有100万左右的毕业生,而现在大学生数量已经高达700多万,数量大幅攀升,人才竞争愈演愈烈。

2.供需双方不对等,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市场经济双向选择的今天,用人单位自主权单方面增大,学历歧视、地域歧视、招聘歧视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导致毕业生“有工作不能干”。部分高校在确定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时,更多考虑学校的传统资源、师资条件和发展现状,而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真实需要重视不够,调研不足。此外,就业环境不公正、人才市场信息供求不对等、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平等,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下降,非正规就业现象严重。非正规就业收入水平低,而且缺乏基本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质量提升和人力资本积累。

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未能及时跟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步伐,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市场因素和社会需求。如供给量较多的管理类、艺术类、体育类、法律类专业毕业生实际需求量相对并不大,法学专业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已连续三年成为红牌专业。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许多高校更多地侧重于理论教学、课堂授课和考试考查,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导致人职不匹配。

4.大学生择业取向有偏差,高不成低不就。中国高等教育已告别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新阶段,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依然停留在过去,依然倾向于去大城市的好单位。部分毕业生抱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把待遇是否优厚、地域是否在大中城市、交通是否便利等作为择业标准,缺乏合理的职业认识、职业定位、职业决策,导致供求双方观念不同、结构不相称,出现了“有位无人”和“有人无位”并存的矛盾现象。加之部分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岗位对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不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及其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有关,不与时俱进的结果是导致结构性失业。为助推大学生就业,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生就业指导在我国开始提出并逐步推广,但迄今为止,无论是组织机构、职能划分和队伍建设,还是设施设备配置、专项经费划拨和指导教育研究,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1.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高校普遍实施了“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工程更多地停留在文件、会议和报告上,没有落到实处,未能有效解决“谁来解决”“谁来执行”“如何执行”问题,没能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部分高校二级教学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有位不为,通常是“挂虚名不干实事”。就业工作往往成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牵头负责,副书记面临人员不足、经费短缺、场地匮乏的问题,多数工作最终落到就业工作秘书(多为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干事、专职辅导员兼职)身上,致使就业指导服务不能有效满足学生需求。

2.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基础薄弱。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高校就业工作队伍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2012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规定“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机构为学生的就业、实习见习、职业生涯发展等提供指导和服务。然而,多数高校将就业划定在学生工作部门,虽然某种程度上利于工作协调,但因就业工作处于部门工作从属地位,直接影响了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二级学院(系、部)的就业工作并没有专人负责,往往由辅导员兼职负责。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人员任务繁杂,但待遇问题却没有落到实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是纳人教师系列还是行政系列,说法不明确。实际操作中,因高校职称评定的专业设置范围内没有就业指导专业,导致教师的自身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部分教师“自谋出路”,攻读本专业的硕士、博士等高级学位,一些教师则把就业工作当跳板,伺机转行。

3.就业指导教育流于形式。多数高校就业指导总体上处于低层次,存在以“送出去”为中心的定位问题,重就业程序指导而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就业指导教师兼职比重高,就业指导队伍一般由校内老师组成,且多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兼职。这些教师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不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专职化水平低,也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经验来开展工作。就业指导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战演练,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等参观学习和实践训练。教育教学缺乏科学规划,多局限在形势介绍、政策解读、技巧培训等的传授上,缺乏针对性教育和个性化指导,无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就业指导教育注重短期效果,关注“结果”却轻视“过程”,狭隘地把就业工作理解为发布就业信息、落实工作单位、追求就业率等,忽视了就业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4.管理服务乏善可陈。就业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烦琐事务,扮演的角色是“信息员”“广播员”“教导员”“服务员”,还是特殊情况下的“消防员”,分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工作量大,疲于应付。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少,工作任务重、节奏快、头绪多、强度高,开展工作没有激情,往往疲于应付,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和及时回应学生需求。二是经验不足,业务不精。目前就业工作人员多是“半路出家”,对就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不太熟悉;开展咨询服务工作底气不足,照搬照抄,自己讲不透,学生听不懂;处理日常事务也存在不知从何人手,出现忙乱、理不清头绪等现象。三是安于现状,不安心工作。有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思进取,处处被动,神龙顾首不顾尾;有的工作人员习惯于按部就班,缺乏创新,一成不变;有的工作人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缺乏服务意识。

三、高校推动毕业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结构和质量密切相关,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高校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有关。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就业带动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适应变革中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会大大提高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大力营造重视就业的浓厚氛围。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系列要求,但没有提出特别硬性的要求,有些高校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不能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就业工作流于表面、浮于形式,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强化政策落实和组织领导,形成重视大学生就业的氛围。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明确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职责,将毕业生就业率、学生满意率和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转变观念。真正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性。三是全员参与。把就业指导教育纳入专业教师的工作范围之内,对就业指导工作做得好、学生评价高的老师予以表彰奖励,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宣传。大力推介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从舆论导向、价值观念上鼓励创业、崇尚创业。建议教育部门下发指导性工作意见,明确就业工作的保障条件和评价标准,并就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2.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工作队伍。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激增,就业工作量大幅增多,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大学生人数比例的设置虽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在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就业市场开拓等领域,现有人员仍有较大的补充空间。

加强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明确角色身份、相关待遇和职称评聘体系,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就业指导队伍的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实施以来,对高校辅导员的准人条件、身份定位、工作待遇和培养发展等作了规定,明确了辅导员双重身份、双轨晋升的发展路径,但当前就业工作人员的身份尴尬尚未解决,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有待进一步明晰。

3.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办学定位不同,各类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从办学实际出发,根据师资、经费等条件合理控制专业数量和专业结构,避免盲目扩大专业规模,一窝蜂地调整专业结构。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时指出:教育部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数据显示,中国普通高校共有1200所左右,这就意味着将近一半的学校面临转型压力,需要及时完成转型变革,按照社会发展需求来进行对接。高等教育应树立质量意识,依据社会发展需求,贴合学生心理需要,尊重学生兴趣爱好,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培育学生的进取意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人才特色。其实,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瑞典等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在大学教育中引入了职业教育。在大学期间,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践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

4.强化实用性,提高就业工作实效性。研究表明,周密细致的就业指导服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在英国,多数高校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除了帮助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还为那些未能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甚至在毕业生毕业2年之后还为其提供后续的指导服务。在美国,职业服务办公室提供校友咨询、校园招聘、职业咨询等服务,还举办相关研讨会、发布毕业生就业报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促使其将职业规划融人人生规划之中。

其实,促进毕业生就业,不能等到学生毕业时才开展就业工作,而应以系统的观点来构建完善的就业工作体系。高校应致力于从学生入学时就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建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即大学一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认知,大学二年级进行基本能力培养,大学三年级开展职业指导,大学四年级抓个性化指导。四个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

长远看,要想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就必须着力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社会化。高校要主动转变观念,“开门办学”,致力于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组织选派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并邀请用人单位的有关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职业规划、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