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演绎型主观题的教学策略

  • 投稿ones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039次
  • 评分4
  • 95
  • 0

摘 要:演绎型主观题是高中政治试题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其试题特点鲜明,解题思路明确,难度适中,可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意识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主观题解题能力的提升和学科成绩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政治 演绎型主观题 主要问题 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李少钦,男,江西省上饶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所谓演绎型主观题,是指在试题设问中限定理论知识点,要求学生具体分析、阐释该知识点在所给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主观性试题。此类试题遵循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即运用普遍性理论知识分析、阐释具体材料实例,将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一、高中政治演绎型主观题的试题特点

高中政治主观题,依照试题内部结构,可分为材料、设问、答案三部分。以下,将分别从此三部分来分析演绎型主观题的试题特点。

1.设问——限定知识点,分析材料。一般而言,从设问角度即可判别一道试题是否为演绎型主观题。演绎型主观题的设问会明确限定理论知识点,要求具体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该知识点的。设问中往往含有“运用……分析(说明)”“材料如何体现……”等语句。比如,(2012广东,37)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12分)(2012北京,40)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2013全国Ⅱ,39)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2.材料——内涵丰富,可分多层次。一般来说,演绎型主观题的材料已经过出题者精心处理,内涵较为丰富,且可分为多个层次,与设问中所限定的理论知识点的结构层次相一致。

以前文中“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卷第37题“为例,其材料如下: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该材料共两句,第一句是对材料意思的总体概括,对应理论知识点——政府责任。第二句列举了具体措施,有两个分号,可分为三层意思,分别对应的知识点是“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3.答案——分层次,结构均为“理论+解析材料”。演绎型主观题的答案,一般有多个层次,与理论知识点的内部结构和材料意思的分层相对应。每一层次的结构,都是“理论十解析材料”,即呈现知识点,然后解析该知识点在材料中的具体体现。

同样以“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卷第37题“为例,其答案如下:

①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各级财政部门推动文化发展,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财政部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③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财政部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④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财政部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二、学生解答演绎型主观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学生试卷答题情况及访谈部分学生,发现学生解答演绎型主观题的能力普遍较弱,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审题不明,难以定位知识点及其内部结构。学生解答主观题的一般步骤:先看材料,再看设问,之后作答。事实上,这种做题步骤是不可取的,应当先看设问,反复细读设问。前文已经指出,通过设问就可快速分辨一道试题是否为演绎型主观题。从设问中找到答题所限定的理论知识点,这一步难度较小。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不能正确、全面地定位该理论知识点,从而联想到该知识点的内部结构,即该知识点包括了哪些内容。此问题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对于课本知识整体结构的把握不足,对于知识点内部结构的掌握欠缺。

2.生活化言语泛滥,不会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学生组织答案时,有时主体意思是对的,可是答案中出现较多生活化语句,造成大量失分。生活化言语泛滥的普遍存在,反映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不足,在记忆上花的时间不够或方法不得当。

3.答案呈现只有理论知识,未能结合材料。演绎型主观题的答案每一层次结构都是“理论十解析材料”。学生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点,而对解析材料关注不够。“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政治重点培养和考查的能力。如果答题未能联系材料,会失去一半分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强化,使学生认识到联系材料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联系材料的意识与能力。

4.解读材料能力欠缺,不能读取材料的多层次内涵。演绎型主观题的材料内涵丰富,往往包含多个层次。学生解读材料,往往只能获取一两方面有效信息,不能全面把握材料的多层次内涵。针对此问题,一方面,需强化学生对教材整体结构和知识点内部结构的把握;另一方面,应教授学生解读材料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意思分层为主,自然分层(标点符号分层)为辅”的方法,提高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演绎型主观题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解答演绎型主观题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试题特点,总结出“打基础——讲方法——促强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来提升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

1.打基础——理结构,抓背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解答演绎型主观题的“源头活水”,便是对教材整体结构和知识点内部结构的掌握。材料内涵的分层、答案理论知识点的表述全都以此为基础。若是对教材结构不熟悉,对理论知识内部结构把握不清,答题时答错方向、答不全面,也就在所难免。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知识结构。教师需讲解清楚教材的整体结构,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目录,清楚单元、课、框题的表述,形成整体框架,做到“提纲挈领”。此外,教师需指引学生理清各重要知识点的内部结构,知识点包含了几层含义。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学生理解了知识点及其结构,可就是无法正确全面表述出来,造成生活化语句泛滥,答案呈现多为短语而非句子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需教授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指引学生多次背诵强化记忆。

2.讲方法——三步走,来解题。结合演绎型主观题的试题特点,总结出“三步解题法”,指导学生正确、高效地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步,审清设问,列出框架。反复细读设问,把握设问限定的理论知识点、待分析事件、分值等。根据限定的理论知识点,回忆所学知识,该知识在教材中是如何阐释的,知识点的内部结构如何,在头脑中或草稿纸上列出简要的框架。第二步,分层材料,解析内涵。材料的分析,需立足于设问所限定知识点的结构层次。采用“意思分层为主,自然分层(标点符号分层)为辅”的方法,将材料分解为若干层次,与限定知识点的分层一一对应。同时,需立足于材料整体,把握材料的主体意思。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材料内涵的层次数量可能少于知识点的层次数量,这种情况下,知识点的该层次应当舍弃。第三步,组织答案,规范结构。前两步做好后,进入组织答案的步骤。答案应当有条理,进行分点,点数与知识点、材料内涵的层次数量一致,答案要点的顺序一般依照教材中知识点的陈述顺序。每点的结构均为“理论十解析材料”,理论点放在前面,解析材料应简洁明了。

3.促强化——精讲练,两面比。方法经反复运用、多次强化才能熟记于心、熟练于手。教师需精选典型例题,运用“三步解题法”,指引学生步步前行,层层推进。此外,精选适量典型例题供学生课外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答。之后,教师对练习进行批改,选出解答得较好和较差的典型例子,拍照取样,制作在PPT上,在练习讲评课上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反思。分析从正面例子中可得出的成功经验,反思较差解答的不足之处,应当如何做出改进。经过如此多次精讲精练,学生解答演绎型主观题的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

(责任编辑:刘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