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 要: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代表的是省市区域以及国家整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本质具有一致性,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前者是后者的区域化形式和实践载体。促进两者融合践行,既是理论上的本质要求,也是多元化价值背景下谋求价值共识的时代诉求。实现两者融合践行,必须借助于宣传教育的手段强化认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培育,还必须健全常态化的活动保障制度深化践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区域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认知;加强培育;融合践行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3-0034-05
收稿日期:2014-1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弘扬区域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研究》(13JD710031);2012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弘扬福建精神与建设文化强省研究》(2012B070)
作者简介:刘淑兰(1971-),女,江西临川人,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时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P38-39)。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区域精神是区域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亲缘性和共融性。它们分别代表的是省市区域以及国家整体层面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支柱,将会深刻持久地影响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促进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这既是理论上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对于凝聚价值共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一、融合践行的理论基础: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任何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某个人的创意或者拍脑袋能决定的事情。自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区域精神的概括凝炼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直辖市,近80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亮出了各自的区域精神名片。而曾经出现6O多种看法与表述,涉及9O多个具体范畴或判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在党的十八大也已初步界定,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工程。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本质具有一致性。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前者是后者的区域化形式和实践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种天然的联系是实现两者融合践行的理论基础,也为两者融合践行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一)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具有一致性
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指一定区域内人民经过长期发展实践所凝练而成,为本区域民众所认同并遵守,带有区域特色的文明素养、价值观念、道德理想、发展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区域精神是特指省、直辖市区域精神、城市精神等在内的各种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区域的主导价值观。因为两者都是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气神”,是一定区域民众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与共同追求,因此,两者本质具有一致性。
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两者既反映了意识形态的主流走向,又体现了文化软实力;既呼应了人民的利益需求,又回应了社会的价值诉求;既立足于历史文化传统,又着眼于现实文化需求;既凸显了本土特色,又吸收了其他文明成果;因此,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先进性与科学性、人民性与社会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地方性与民族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方面的统一。它们以真﹑善﹑美﹑富﹑强等价值尺度告诉民众应该信仰什么和遵循什么,用共同的精神力量激励民众奋发向上。因而对于民众具有价值观的导向力、行为举止的规范力、思想道德的凝聚力、文化事业产业的引领力等功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区域精神的思想源泉
“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内核,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利益的综合表现,是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因而对于社会意识、社会思潮等具有引领性、统帅性和整合性,对于其他区域性的价值观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各地区虽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及发展程度等不同,但区域精神的提炼和践行都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基石和思想源泉,在这一共同的指导方向之下,再结合区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发展实践体现各自的特性。
在目前区域精神的表述语中,某些词汇高频率地出现,如创新、开放、和谐、诚信等,如北京2011年提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之后,山东、河北、广东、江苏、广西等地的精神提炼也相继出现这些字眼。这些区域精神的表述语虽让人产生同质化的质疑,但这确实是人们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对价值共识的表达和精神之魂的召唤,体现了各地方执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上的区域化和实践中的大众化的意图。
(三)区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任何精神、任何价值观的孕育形成都有其特定场域和独特魅力。国家精神、商帮精神、企业精神等是如此,省际精神、城市精神等各种区域精神也不例外。区域精神的思想和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同时又因为其区域特色相对独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区域的具体化、个性化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次、多维度的实现形式、实践载体。区域精神的个性特质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特点。
区域精神的本质是文化,文化具有民族特性和地域风格。区域精神能引起广泛共鸣,除了体现人类文明的普适价值、悠久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还要体现独到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地域特色对于区域精神的形成具有具象化作用,也使区域精神呈现多样化。一般而言,区域精神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因而在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东部省市其区域精神表述语中,“开放、创新”出现相对较多,而西部地区则更倾向于使用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等词汇。同时,区域精神也常常烙上地方文化的印记。如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以“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作为精神支柱,主要是基于其海洋文化个性和著名侨乡特质,这有利于引发本土民众以及海外侨胞对家乡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的广泛认同。
二、融合践行的时代诉求:多元化价值背景下谋求价值共识的需要
伟大的时代呼唤孕育伟大的精神。当今时代,无论是中国还是整个世界,价值多元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两者的融合践行,归根到底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催生出来的,是在国际国内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激烈态势、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的趋势背景下谋求价值共识的需要,是为了实现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精神动力。
(一)中国梦的实现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助力之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总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的综合体。自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本地区的“地方梦”。虽然地方梦必须植根于各地方的具体情况,结合地方人民的现实需要才具有生命力,但个人梦、地方梦的塑造和调整幅度,必须在中国梦总体框架的可控范围之内,必须与中国梦方向一致并与中国梦高度契合。因为,个人梦、地方梦只有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才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梦想需要精神支撑,梦想需要价值实践[2]。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区域范围和国家层面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准则,是地方梦和国家梦价值内涵的具体体现,是地区和国家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态势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制胜之道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竞争内容既包括由经济、科技等所体现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意识形态等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作为民族血脉和人民精神家园的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文化建设的内核。因此,核心价值观是最重要的软实力,软实力竞争归根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不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要想确立其文化地位、提升其整体实力,都必须深入发掘和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亮出自己的精神旗帜。
综观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中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利弊兼而有之。不可否定,外来文化涌入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提供了机遇,但也要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销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不仅给我国的文化产业带来强大冲击,随之而来的西方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也势必对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造成很大影响。国际上激烈的文化竞争实质是价值观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提出、认同和践行,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以及意识形态主导权具有重大意义。
从国内来看,历史和实践已充分证明,任何地区的争先发展,无一例外都需要强大精神动力的支撑和推动,而区域精神是区域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支撑。因为只有具有优良的区域文化软实力才可能有优良的人文素养、优良的价值观念、优良的行政效率、优良的社会秩序和持续优良的经济发展氛围[3]。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都与其独特且相对强大的区域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些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使区域更具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而在区域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背后,是区域精神的支撑。因为各个区域精神展示不同的文化特点,决定着不同的区域价值观,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心态,带来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三)转型时期民众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态势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之魂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全面的改革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变迁,这不仅引起了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也使社会心理、道德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应该肯定,人们在享受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高效益的同时,大多数人仍然能够恪守道德准则,弘扬“爱国主义”、“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这些传统民族精神,其内容随着社会变迁得到不断更新和充实,逐渐孕育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精神素质,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由此铸造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精神。
然而,在转型时期和全面变革时期,人们既经历着精神引领的进步,也承受着价值迷失的阵痛。于是社会对于“公平”、“正义”、“厚德”、“诚信”等价值观的呼唤尤为迫切。而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运而生并且融合践行,不仅对于价值的多元和差异具有规范和引领的作用,而且对于价值的缺失和偏离还具有培育和纠偏的功能,是解决当下人们价值观危机的精神之魂。
三、融合践行的实现路径:强化认知、加强培育再到深化践行
作为民众共同推崇的价值准则,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个体成员的自主意识,外化为自觉行动,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目前在两者的融合践行过程中还面临许多挑战,如理论界对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尚未形成共识制约了其说服力;人民群众的参与率、推动力、践行力弱制约了其渗透力;一些政府部门诚信的缺失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制约了其感召力[4]。因此,要推动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不仅需要借助于宣传教育的手段促进其内化,还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完善制度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促进其外化。
(一)把握宣传教育的价值导向,强化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要实现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增强理论认知是前提。只有强化理论认知,才能够做到思想统一、情感认同,才能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的自觉性和自豪感。理论认知的形成是理论知晓、理解、接受的过程。
广泛宣传是提高知晓率和认知度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是对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吸引受众、感染受众、影响受众,从而达到引导受众的目的。必须发挥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广播等主力军的作用,把两者的内涵、要求、内容,培育践行的重要性紧迫性、实践途径等重大问题贯穿于日常宣传报道中,对于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中国梦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科学准确且易于理解的理论阐释,敏锐地捕捉适合传播的议题,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理论认知的强化还需要“灌输”和教育手段。要把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级各类教育,覆盖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具体落实到教材教辅、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全过程。家庭教育中通过家庭成员内部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交流,把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家庭美德、传统习俗、待人接物等相联系,强化教育的效果。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党团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等把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性宣传与隐性引导相交融。社会方面应该加强正能量以及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先进典型是培育践行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对广大民众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要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新风尚,深入挖掘身边的感人事迹和道德素材,发挥典型人物和事迹的示范效应引导其他民众的思想行为,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在宣传教育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必须尊重受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聚焦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
(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培育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一种核心价值观总是需要一个实践发展和理论总结相互转换、相互推动的较长历史过程,从而达到完备、圆熟的状态,并逐渐实现社会化、大众化[5]。同理,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形成也要经历一个长期、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过程。从目前区域精神的凝练和形成来看,智囊机构、社会力量和民意因素的介入还十分有限,有的还存在泛政治化、教条化、口号化的倾向。有的表述语“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有的表述语缺乏后期相应的理论转化机制及理论成果[6]。
进一步培育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倡导,同时也离开了人民群众的践行、推动和弘扬,否则任何培育和践行工作都只能是空谈。事实上,在目前有些区域精神的培育实践中,由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已经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区域个性进行进一步的精炼和建构,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并反映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江苏省委2011年10月在“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基础上总结出“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新时期的江苏精神。这种由政府引导下的区域精神完善举动,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其中江苏精神曾经过两轮大规模征集、50多万人参与网络投票才确定;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也得到全省1000万人次积极参与和共同讨论才形成。
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在培育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马克斯·韦伯指出:“不是思想,而是利益(物质的和思想的)直接支配人的行为。”[7](P84)因此,物质和思想的利益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诱导作用。价值导向是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的,而物质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导向又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8]。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是直接关系老百姓生产和生活的现实利益问题,因此,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以民生建设为基础,切实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另外,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还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
(三)健全常态化的活动保障制度,深化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践行
强化认知、加强培育最终落脚于实践运用。必须把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日常生活,把已经在思想意识深处认知认同的价值取向、道德理念等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使个体社会成员有着良好的秩序感、规则感,使社会呈现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这一践行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制度健全才能实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促进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践行。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活动往往具有广泛性和大众性,活动因为有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社会化、日常化,才能逐步成为人们的价值共识。
健全制度是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践行的可靠保障。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很可能流于形式。制度承载着价值,传递着理念[9]。制度是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有效载体、重要保障,具有约束、导向和激励等功能。要建立健全践行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制度、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评价机制以及示范机制等,将这两种核心价值观作出制度性的安排,以政策、法规等形式将其固化起来,将其融入机关准则、企业规章、社区公约、乡规民约和学生守则等等[10],体现在建筑、雕塑、广场、街道等设施,渗透于风俗习惯、传统节日,转化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最终成为民众的精神灵魂和行为规范力量。
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需要健全制度以规范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权力的运作。党政部门及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取决于他们是否真正为人民谋福利,而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手段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还必须健全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建立起让全体党员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11]。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也转化为普通民众内心追崇并且自觉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总之,区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需要经历一个从理论认知认同再到行为自觉遵从,反过来又促进理论进一步传播、升华和践行的过程。要实现两者的融合践行,一方面必须在区域精神的凝练和践行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才能形成价值共识;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也必须借鉴区域精神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才能大众化、具体化。要实现两者的融合践行,还必须植根社会实践、深入百姓生活,通过扎实、贴切、细致的日常践行,才能把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转化为高度的行动自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8-39.
[2]方旭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J].决策与信息,2013,(9):22-23.
[3]曾德贤,何伟军.文化软实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J].前沿,2012,(13):95-96.
[4]颜旭,刘彦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思路[J].大连干部学刊,2013,(3):12-16.
[5]孙维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N].光明日报,2012-11-12(09).
[6]张佳俊.精神互动与主流意识形态重构——中国模式视野中的“区域精神运动”[J].经略,2012,(14):95-116.
[7]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4.
[8]白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环节[J].前进,2013,(6):37-39.
[9]沈壮海.把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3-01-05(01).
[10]戴木才,彭隆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12-08(11).
[11]本报评论员.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一论学习贯彻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