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杭州下沙高校创业教育模型探索

  • 投稿wine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589次
  • 评分4
  • 17
  • 0

廖然 欧阳艳华 车利杰 沈晓宜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创业不仅是锻炼自我的一个机会,也可以作为就业的一条出路,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公,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进行创业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以及各学校创业现状,对已创业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利用量表问卷探寻影响创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最后通过因子分析生成主成分因子,算得因子综合得分,与创业盈利能力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因子分析在个人特质、帮助、困难三方面共提取出8个因子,利用加权平均算得综合得分,并与盈利做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因子综合得分与盈利能力与正相关。最后根据得到的结论对高校、社会和政府提出相关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业教育;因子分析;综合得分;回归分析

0 引言

(1)调查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教育也将随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综观目前高校,虽然都有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大多只是蜻蜓点水,局限于纸上谈兵,没能深入实践。很多大学生虽有创业的意愿,但缺乏政策支持、理论指导、实践帮助,也只能不了了之。由此观之,建立一个系统、科学、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型对大学生教育和国家就业有很大的意义。

(2)研究思路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设计两份问卷,分别针对普通大学生和创业大学生。第一份问卷针对普通大学生,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选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样本采取地。第二份问卷,在第一份问卷的基础上,针对创业大学生,走访下沙商业区和各高校创业园区。

1 调查结果分析

1.1 普通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观状态分析

调查发现,有84.1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有必要的,并且有70%的大学生对创业有兴趣,可看出大学生对创业热情较高。但是,在对创业的了解程度上,大学生却知之甚少,大多数只是偶尔关注相关创业信息,也并不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正是这种信息的缺失,使得很多有点创业苗头的大学生放弃这方面的想法。

在具体的教育实施方面,有40.5%的大学生希望从大二开始进行创业教育,另外,有37%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课余实践的方式开展教育,有33%的大学生希望进行选修课,可看出大学生对灵活教育因材施教比较赞同,同时希望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有45%的大学生希望每周3-4课时,有38%的大学生希望每周1-2课时,证明大学生很希望得到合理的创业教育。

经调查,大部分高校对于创业教育较为重视,达到调查大学生主观认为的“一般”水平,处于重视和非常重视的却只有37%。另外还有13%认为自身所在高校是不重视创业教育的。可见,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当然也不排除是高校的创业信息并未有效的传递到学生中去,从而使学生产生了这种印象。

1.2 创业大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调查发现,84%的创业大学生在大三及之前就开始创业,而大四开始创业的人仅有6%,应考虑大部分大四的学生都忙于考研或找工作。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团队合资及家庭资助,银行贷款、学校补贴和社会扶持的比例都不高,表明大学生想要从外界筹集创业资金比较困难。大部分大学生的创业启动资金都在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下超过了50%,可见当前大学生创业资金筹集规模较小。多数被调查者月平均盈利在3000元以上,月平均盈利在1万元以上的占21.6%,月平均盈利在1000元以下的所占比重为10.2%。在资金周转情况方面,49%运转情况一般,资金运转好的占到27%。

关于创业教育,已创业大学生中有超过50%认为创业教育应该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开展,并且以课余实践和选修课是比较合适的,课余实践往往更能锻炼人而选修课更能体现教育的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另外,调查中82.3%的人认为课时应该在每周4课时以下,认为应安排每周3-4课时的占到将近一半的数量。

1.3 综合对比分析

基于以上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挖掘普通大学生和创业大学生不同视角的不同看法。结果显示,普通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对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均认为大学生应从大二开始接受创业方面的教育比较合适。大二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让有兴趣创业的大学生尽早开始培养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起到帮助作用。在教育方式方面,两者均认为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实践式的创业教育比较合适。在选不选择创业教育的问题上,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概念还不足,很有可能因此而错失了挖掘自身创业潜力的机会。

在创业个人特质的对比分析中,对比两组对创业特质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普通大学生认为,理财能力、创造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对创业有很大影响,这些却被已创业人士列为他们最不具备的特质。相反,已创业人士都比较具备的特质,如自信、责任心、抗压能力等,正是普通大学生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不过,进取心、吃苦精神、吃苦精神等方面,双方都一致认同。

1.4 分析小结

调查分析,双方对“创业”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普通大学生觉得一些先天的能力和意识对创业的影响比较大,而忽视了性格对创业的影响。事实来看,只具备一些能力而缺乏意识,很可能还未成功就已放弃。而认为自己不具备那些能力的大学生可能理所当然地放弃创业,浪费了他们在创业上的一些潜能。

对于已创业大学生,对创业的激情已然被消磨殆尽,导致他们只能看到自己身上朴实的性格优势,而对进一步创业起推进作用的创造力等特质没有发展兴趣。因此,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创业者只能自己在学校附近开店,却没有进一步发展拓宽的趋势。而其中一些发展迅速的创业人士正是具备了双方认为重要的特质,才有大好的前景。综上,我们认为,创业教育的特质必须将两方的观点加以结合,方能塑造一个有能力储备又有精神支持的优秀创业者。

2 模型的建立

2.1 因子分析

2.1.1 数据处理

对个人特质、所受帮助、所遇困难三个部分分别做因子分析,可看出三个部分提取出的因子累计方差率都不高,分别为64.169%、61.883%和70.754%,因此将一些分数较低的因素删去。根据描述统计结果,将个人特质中的政策及法规意识、理财能力等9个因子删去,将受到的帮助方面的选修课程、参与讲座等5个因子删去,将遇到的困难方面的无场地、与学业无法兼顾等4个因子删去。

在建立回归模型之前,先对以上三方面分别进行降维处理,并利用KMO和Bartlett检验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经检验,KMO值均大于0.5,且Bartlett检验值均小于0.05,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1.2 因子分析结果

(1)个人特质方面

当提取3个公因子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1.815%。由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得出,factor1_1为能力因子;factor2_1为心态因子;factor3_1性格因子。

factor1_1=0.894X1+0.863X2+0.845X4+…+0.456X22

factor2_1=0.27X1+0.257X2+0.239X4+…+0.376X22

factor3_1=0.13X1-0.108X2-0.176X4+…+0.486X22

则根据累计方差率可以得到个人特质方面的综合得分:

f1综合=0.30575factor1_1+0.2896factor 2_1+0.20344factor3_1/0.71815(1)

(2)所受帮助方面

当提取3个公因子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2.813%。factor1_2为前期条件准备因子;factor2_2为中期实践培养因子;factor3_2为后期资源利用因子。

factor1_2=0.911Y1+0.909Y2+0.851Y4+…-0.022Y7

factor2_2=0.136Y1+0.274Y2+0.322Y4+…+0.162Y7

factor3_2=0.004Y1+0.021Y2+0.085Y4+…+0.789Y7

则根据累计方差率可以得到帮助方面的综合得分:

f2综合=0.3638factor1_2+0.27749factor 2_2+0.18683factor3_2/0.82813(2)

(3)遇到的困难方面

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667%,大于70%。factor1_3为知识指导因子;factor2_3为资金管理因子。

factor1_3=0.939Z1+0.926Z2+0.909Z4+0.05Z7+0.372Z5

factor2_3=0.15Z1+0.191Z2+0.215Z4+0.921Z7+0.79Z5

则根据累计方差率可以得到困难方面的综合得分:

f3综合=0.54111factor1_3+0.31556factor 2_3/0.85667(3)

(4)因子综合得分

首先要确定三个部分的权重,利用问卷二的数据,用平均数算得三个部分各个因子的平均累计分数,分别为:个人特质851.72分,帮助方面743分,困难方面779.8分,又根据困难的实际意义,应赋予负系数。则可得到三个部分的权重分别为0.35869、0.31291、-0.3284。则可得到以下结果:

F综合=0.35869f1综合+0.31291f2综合-0.3284f3综合=0.15271factor1_1+0.14464factor2_1+0.10161factor3_1+0.13746factor1_2+0.10485factor2_2+0.07056factor3_2-0.20743factor1_3-0.12097factor2_3(4)

2.2 综合得分与盈利的关系

为探究每个样本的综合得分与盈利的关系,我们先以盈利为y,F为x画散点图,结果如图2:

我们的盈利能力是用问卷上的问题来衡量的,分为5段,其中“1”代表月盈利1000元以下,“2”代表月盈利1000-3000元,“3”代表月盈利3000-5000元,“4”代表月盈利5000-10000元,“5”代表月盈利10000元以上。基于此得到图3。

剔除散点图中的异常值,对综合得分F和盈利能力进行了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较高,R方达到了0.903。得到的线性模型如下,两个系数的sig值均小于0.05,表明系数显著。

y=-3.763+0.619F(5)

因子综合得分与盈利能力是成正相关的。

2.3 模型应用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影响因素,让被测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通过F综合的公式(公式4),算得F综合。再根据公式5算得其盈利能力的分数。如F综合=10时,算得y = 2.427,则意味着该被测人员的创业盈利能力应在4000元左右。该模型可以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在模型应用以后定期收集已创业大学生对模型因子的反馈,不断地对模型进行修复、完善,使模型保持与社会变化接轨。

3 总结

3.1 对高校的总结建议

3.1.1 创业教育萌芽阶段

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是注重创业教育氛围的建立,激发学生对创业的兴趣:(1)高校应设立创业基础级课程,主要以必修课为主,设置时间为一年,面向全校学生;(2)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者学术讲座,创业企业家论坛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3)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增强对创业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信心;(4)高校应积极宣传当前政府在创业方面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3.1.2 创业教育孵化阶段

在大二、大三阶段,高校主要应针对大学生个人特质及创业所需的帮助进行指导:(1)高校应该开设中级创业理论课程,这一阶段主要以选修课为主,课时可设置为3-4课时;(2)高校应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训,通过创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帮助其应对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3)高校应提供专门的创业咨询,帮助大学生解答一些创业方面的疑惑和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1.3 创业教育成长阶段

在大三、大四阶段,高校主要应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应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人脉基础和创业平台:(1)高校对之前培育出的优秀的创业团队提供适合创业的场所和资金;(2)高校应对已处于创业阶段的团队进行跟踪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进行全方位评估,确定企业成长方向,帮助更好的管理和运营企业;(3)高校应该建立起创业者联盟平台,帮助创业团队之间获得诸如培训、风险投资、项目、技术、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建立广泛的社会人脉基础。

3.2 对社会和政府的结论建议

3.2.1 前期条件准备

在前期准备条件方面,主要的帮助来自创业者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从根本上看,大学生创业前期准备条件的帮助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影响力。在这个结论下,要增加大学生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政府应当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推进力度,主要包括:出台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创业教育机构,健全创业教育机制;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扩大大学生创业的宣传范围,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成功创业大学生的奖励,促进社会形成创业的风气。

3.2.2 中期实践培养

在中期实践培养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的帮助主要来自于学校和社会:促进创业研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系统、完善的教育方式和体系;培养优秀的创业师资力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开展大学生创业基地,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获得风险投资机构、企业、科技园、孵化器以及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将其联系在一起,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

3.2.3 后期资源利用

在后期资源利用方面,由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运用和政策普及执行对创业带来的帮助。而这些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社会对创业政策的实际运用。在这方面,建议主要有:对大学生在创业能力、态度、意识的重点培养;完善大学生创业信息机制,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信息的有效宣传和普及;完善健全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流动和运作机制,保证大学生受到创业政策的优惠;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论坛和平台,集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大学生创业的摸索提供经验和技术分享。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郝黎仁,樊元,郝哲欧.spss实用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7).

[2]杭州统计信息网[OL].http://www.hzstats.gov.cn/web/.

[3]叶静.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03.

[4]傅梅烂,赵月峰.基于实证分析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05.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