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与德育

  • 投稿馬总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327次
  • 评分4
  • 92
  • 0

浅析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与德育

刘斌杨宗维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现今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趋于完善,基本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但随之也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贫困生中出现感恩意识淡薄,毕业后不及时偿还贷款,贫困造假等思想和行为问题,主要是由于资助注重解决贫困生的物质保障,忽略了对贫困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针对这些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将资助与德育结合,一方面应该建设信息化资助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和创新贫困生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贫困生;资助;诚信;德育

1高校贫困资助现状和问题

1.1高校贫困资助现状

1999年开始,中国以每年40万~50万人的速度扩大高校招生。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增至2008年的607万,10年里增加了近5倍。[1]如此大规模的学生,在远未达到全民小康水平的当时乃至现在,虽然国家竭力控制学生的学习成本,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调查显示,贫困生在普通高校的比例约占在校生的20%以上。[2]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国家依次推出多项资助措施,建立了奖、助、贷、补、勤为主的资助体系。国家每年资助金额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3]基本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学费和生活困难的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2高校贫困资助问题

资助下学生的感恩励志效果差强人意,高校中的形形色色奖助学金有效解决了相当一批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各种奖助学金的设立也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国家队高校贫困生无微不至的呵护。但由于资助面广,资助门槛低,凡只要能拿出《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的困难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如此也令一些学生产生了畸形想法,认为这些资助无异于“天上掉馅饼”[4]。他们心安理得的接受资助,而自身却淡薄了感恩之心。其次,学校批准学生贷款,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学生学成毕业后却出现了让学校以及银行措手不及的情况,有一部分因享受助学贷款而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拖延,引发了热议的大学生信用危机。此外,还有贫困生“攀比”贫困,造假材料,甚至有刻意伪装自己以博得更高额度资助的极端案例等。高校贫困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有资助体系的原因,也有德育教育缺失的问题。

2高校贫困资助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助学金申请审核认定工作细化难度大

现今,高校学生申请助学金的人数多,出现争“贫穷”,装“困难”的现象,这给贫困认定和审核细化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学校老师人数有限,要实地考察家访每一个申请者的真实情况是不太可能实现。审核的不严格造成了学生弄虚作假,伪装贫困争取助学金的现象,同时也导致贫困资助不公平,不到位的情况。

2.2高校助学贷款审批制度和信用评价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高校的助学贷款审批中心,学校出于为学子求学之路少设障碍,多铺平路的态度,在助学贷款审批过程中存在得过且过,尽力放行的工作方法。如此一来,无心中增加了坏账的风险。我国的信用评价制度体系尚未完善,更没有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做硬性规定,仅仅还是依靠学生的个人意愿或是素质高下来自我约束,可操作性较低,组织或是个人对他人以此为约束的执行力远远不足。

2.3资助注重物质保障,缺乏德育宣传教育

现今,学生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急躁浮夸的心态在大批学生中间传染蔓延。他们不再以诚实守信为荣,不再以尊重他人为荣,不再以受人滴水恩定当涌泉报为荣。逐渐染上了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软骨病”。资助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的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资助来教育学生。

3针对问题产生的几点思考

3.1信息化资助体系,严格审批防止造假

首先应逐步建立信息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学生所在社区街道或者中学联网共享信息,以获取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公平的做出评价判定。如此,可以防止那些家庭经济情况不合标准,个人“造假”的情况。以真实数据说话,可以资助那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

3.2借还贷步入制度化,普及信用报告体系

纵观这些年的助学贷款资金回笼历程,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诚实守信,能够自觉按时还款,但对于那部分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软骨病”学生,必须要有约束他们的操作性强的制度为高校资助体系保驾护航。时下,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信用报告体系应在高校中大力普及,让学生对个人信用报告有深刻的认识,像关注自己的学籍,关注自己的成绩单,关注自己的银行卡余额一样无时无刻不关注自己的信用报告,在全员素质不能普遍达标的情况下,要用制度这柄利剑去刺穿麻木,唤醒这部分学生心中逐渐淡化的诚实守信意识。为这些学生补充“诚信之钙”。

3.3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突出学校德育地位

诚信关乎社会情感,民族大义。诚信问题是全社会的大问题,应在全社会各个角落大力倡导。就学生而言,必须让每一名学生从踏入校门那一天起,通过主题班会,辩论会,讲座等多种形式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要让诚信之风像呼吸一样不可或缺。德者,才之帅也。德育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作用。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通过现代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

3.4创新资助方式方法,突出学生自强感恩

在学生资助工作中,高校应加强注重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关心、教育和引导。创新资助方式方法,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贫困生的自强精神。可以开展自立自强先进个人评选,邀请自强的成功校友进行讲座。并通过学校微信、微博、BBS等新型媒体宣传,传播正能量,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受奖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成立志愿者团队或者利用学校已有的志愿者协会引导组织受资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让学生在资助下,自立自强的成长。在资助下,学会感恩回报,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

总之,在我国经济情况越来越好的今天,依然会有一定比例的贫困学生,如何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让学生健康成长,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要结合资助与德育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以济扶人,以济育人。要不断创新贫困资助的工作方式方法,让需要资助的学生受到资助,并注重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要武,赵泉.高校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经济研究,2010(9):93-108.

[2]刘春霞.关于高等院校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84-85.

[3]范晓锐.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高校帮扶新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3(17):246-247.

[4]唐丽娜,王青耀.谈德育注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121-122.

[责任编辑:邓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