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燕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阳光体育视域下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构建意义进行阐述,对相关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为改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现状,构建“课堂—课外”一体化发展模式,同时为广大高校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条件,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阳光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构建;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51-02
1 前言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分离现象较为严重,课堂教学在高校体育中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课外体育活动则长期处在高校体育的边缘位置上,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其被重视程度极为低下.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得到有效的凸显,其教学地位得到全面的提高,构建“课堂与课外一体化”教学发展模式,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使之不仅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延续,同时,更成为高校学生从事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阳光体育健身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更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契机.因此,为了确保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整体效果以及实现课外体育活动常态化发展的目标,建立相关的组织体系,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对阳光体育视域下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构建意义进行阐述,对组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途径进行探讨,这对于实现高校体育课外活动的常态化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2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所谓阳光体育运动是指为全面贯彻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而组织开展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受众群体是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鼓励与号召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沐浴阳光之下,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掀起校园体育发展的热潮,用以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助于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能够切实发挥体育在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培养、智力发育以及审美情趣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使得青少年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体验体育的魅力,感悟体育的内涵,增进与体育的亲和度,进而促进其终身体育思想的自主生成.
3 阳光体育视域下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构建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泛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本着自觉与自愿的原则所从事的各种体育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及自主性突出的显著特征.目前,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尤其是在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课外体育活动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为课堂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充,同时,还能够为广大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提供最为有效的帮助.因此,为确保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实效性,切实发挥其重要的功能,建立与完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为:首先,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建立,能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这对于实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常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其次,有助于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示精神,实现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形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拓展全新的发展领域.第三,组织体系的建立,有效地修正了传统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所存在的散乱、无序以及发展取向不确定的弊端,确保课外体育活动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充分发挥其对课堂体育教学的补充作用,使得课堂体育教学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场所紧张的局面得以有效的改善.第四,阳光体育计划的实施是一个持久性的发展过程,需要各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与通力合作.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实施阳光体育计划的主要手段,其设计与组织的状况,将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效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与完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体系,就成为实现课外体育活动有组织、按计划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普及发展的必要助推.第五,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构建,能够为校园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进而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学生健康第一思想的生成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4 阳光体育视域下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发展途径
4.1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强调组织体系建设的实用性与规范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取向,结合自身的素质能力而开展具有自主选择性的体育锻炼方式.是学生展示运动技能、检验素质结构、突出个性发展、调节生活内容以及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构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突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为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服务为宗旨,来确保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充分调动,运动特长得以有效发展.这就要求组织体系的建设应注重对其实效性的发展,用以确保学生的活动效果;同时,还要突出规范性的特征,使得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同时,更能够适应阳光体育的发展与普及.
4.2 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常态化的组织与发展规划
构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目的在于切实发挥课外体育活动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实用功能,实现对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优化与重新,进而构建起全新的教学发展体系.因此,为了有效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在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制定常态化的组织发展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关键环节.其原因在于:强化认识是完善性组织体系构建的先决条件,是确保组织体系实用性的必要条件;而常态化组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则是组织体系的实效作用得以持久发挥的基础与保障.因此,两者间的相得益彰,对于凸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构建,会产生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研部门,应以贯彻与落实阳光体育健身计划的指示精神为核心,强化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作用与意义的深刻理解与切实把握,将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以及凸显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课外体育活动置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设立校园体育节、开展趣味性体育运动会或结合学校自身的体育传统来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专题活动等形式,确立常态化发展的内容体系.另外,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将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纳入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并通过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设计、安排、指导与评价的监督与控制,来确保课外体育活动在纳入正轨的基础上,实现常态化的发展.
4.3 以趣缘群体为基础,组建高校学生的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
趣缘群体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媒介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高校学生中,因自身素质基础的差异以及兴趣指向的不同,会形成诸多体育项目的受众群体,相同的受众群体成员会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产生对本项目活动开展与参与的强烈需求.因此,针对各趣缘群体的不同发展需求,组建种类繁多的体育社团或专项性体育俱乐部,以各个社团活体育俱乐部为活动单位,来开展适合于本团体成员兴趣需求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目标的量化,同时,更有助于及时发现组织体系建设所存在的偏失,进而加以及时的修正与调整.以趣缘群体为基础组建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因项目的不同以及学生需求取向的差异,使得各个团体在活动组织体系的构建上,也会呈现出多样性,这对于实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学校的各级管理部门应对学生体育社团或专项性体育俱乐部的组建,在资金、政策以及管理条例的制定上给予大力的扶持与帮助,构建起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俱乐部模式,从而实现课外体育活动的常态化组织以及现代化的规范管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2006,12.
〔2〕张辉,徐英微.论现行“阳光体育”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其系统应对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
〔3〕徐英微,张辉.蜀道难——析开展“阳光体育”所遭遇的社会阻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
〔4〕董取胜,李可可,张景.美、德、日、中四国体育教学论的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
〔5〕林顺治.耗散结构视域下“阳光体育”生态系统发展机制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
〔6〕李艳杰,林军.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