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超,罗维维,袁方舟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通过从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对象、工具、维度与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已有文献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存在研究片面,系统性弱,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研究工具与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研究应当注意研究重点的转移,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以及扩大研究对象,以增强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更好地体现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研究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088-03
1 引言
心理学家妮特(P.Janet)认为人生就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在运作,矛盾在产生,自我调适的动态平衡便是适应过程其本身.关于适应的心理学解释,国内学者大多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为理论依据,皮亚杰[1]认为,适应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心理异常者的检出率为24.68%[2].随着“90后”一代的到来,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出更多的时代特征,而其中的心理适应性问题更是成为了21世纪以来我国大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因而针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讨论和深入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意义.
2 国内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较之国外,我国早期的适应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小学学生的讨论,如邵红等[3]采用周步成主编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手册对乌鲁木齐市1267名小学生进行的调查分析.白晋荣等人[4](1997)采用AAT对石家庄市及获鹿县的高一和初一学生进行的调查分析.国内就大学生群体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大量增加,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达130篇左右.
从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国内研究主要偏向于公立高校的讨论,包括独立院校、师范院校、军事院校以及医学院校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如封琴等人[5](2012)运用《中国大学生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某综合性大学独立学院的1929名新生进行的调查分析.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现有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放在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讨论上;另一类则把研究重心放在实习期与就业期过渡的大四学生身上.
在已有的研究中,问卷调查占了绝大部分.由于评价内容的不同,评定量表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在这里主要介绍已有文献中使用较多的几种量表.除了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6]于1975年编制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外,国内学者们也编制了一些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如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7]、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8],大学生人际适应量表[9],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量表[10]、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11]等.
综观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在关于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内容和原因的讨论,以及心理适应性问题对策研究两个方面.
2.1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维度及原因研究
总体而言,目前研究中涉及的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维度主要包含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与自我适应等几个方面
2.1.1 生活适应
该方面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适应性问题讨论.当前高校中独生子女大学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周秋莲[12](2012)就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做了群体间的差异比较,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结构和支持水平的影响,其面对困难的机会与受挫能力都有所降低,且易形成自我中心意识,依赖心理较重,使得他们进入大学后,或多或少出现不同程度生活适应性问题.
2.1.2 人际适应
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接纳外在事物时较谨慎且敏感,这可能会影响到沟通效果.另外,技术发展,如智能手机、社交网络技术等所导致的交往模式的改变也是造成大学生人际适应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学者都对大学生人际适应进行了研究,如钟颖[13](2010)从宿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情关系及与异性相处几个方面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在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中,室友关系和恋爱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讨论了偏远地区大学生由于缺少人际交往技巧而出现的人际适应问题.
2.1.3 学习适应
从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大学生在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目标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困惑.基于学校教育和培养方式的革新,有关学习适应的研究已屡见不鲜,如冯延勇[14]等从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5个维度对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进行了阐释.孙瑜[15](2013)研究认为大学生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节奏、课余时间安排、学习目标和学习-工作冲突等方面.韦雪韵[16](2013)认为出现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源于预期理想化与现实失落感的冲突,以及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职业方向的不了解、不满意而产生的失意感与迷茫感.
2.1.4 角色适应
在大学生适应性的几个方面中,自我角色的适应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现有研究大多认为,在大学里,个体发展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需要自己去合理规划,这也让早已习惯了“被”安排的他们难以适应.由于学生之间的自我约束力以及对金钱和时间的管理能力的差异,他们在自我角色适应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2.2 大学生心理适应对策研究
揭示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是重点.面对大学生所表现的适应性问题,国内学者,如张园园(2010)、马喜亭(2010)、杨文杰(2011)等针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对策和适应能力培养进行了很多研究,殷华西[17]等也对此进行了总结.
许多学者都认为适应性问题对策与适应能力培养理论研究应该着重从学校教育工作、心理咨询中心、学生的自我调整等方面展开.
学校教育方面,如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的研究认为应该增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以及学校的熟识度有利于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和课程学习.在课程安排方面,应适当安排有关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课程,以培养大学生应对困惑与挫折的能力.心理咨询方面.应遵照“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做好开学时的心理健康调查工作,对心理健康异常的个体,做好心理干预与咨询工作.有关自我角色调适的研究,王长华[18](2010)等认为应从身份的转变到心态的改变,同时应多虚心向周围的同学、师长以及生活学习.面对困难,应顺其自然,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同时还应学会适时的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如听歌、跑步等.
20世纪末,多元化咨询和治疗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第四大势力.与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论、个人中心论并驾齐驱.[19]团体心理训练有助于增加个体的信任感与归属感,韦广雄[20]等人(2013)认为沙盘游戏能将适应不良学生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能使他们于无意识中释放抑郁、焦虑、恐怖等负面情绪,从而促进自我的整合、个性化的实现以及团体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适应的目的.陈振兴和杨清香[21](2011)对团体辅导在高校新生适应不良干预中的作用也做了相关补充.
3 我国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3.1 片面研究多,系统研究少
现有研究多从研究者主观兴趣出发,就适应性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然而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各影响因素并非独立存在.对于大学生而言,适应能力有高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校区的大学生在适应内容上各不同,并且对某一个体而言,其可能存在多项适应问题,同时问题间还可能存在隐性的因果关系.如,对于某一学习适应不良的新生而言,糟糕的寝室关系才是造成他学习适应不良的真正原因.因此在注重片面研究的同时,我们也该关注不同因素间的交互影响,以便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全面的观点和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3.2 两端研究多,中间研究少
目前各高校把新生的入学教育和心理健康测试作为专业课程学习前的重要环节,针对测试中异常的个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会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干预.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高,当适应的平衡被打破时,他们中会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屈指可数.每年高校都有学生轻生的案例发生,我们不能直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完善,只能说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实在太少.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大一、大四学生的入学适应和就业适应的讨论上,然而对于大二、大三学生在面对自我同一性建立、心理整合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混乱与烦恼的关注太少太少.因此,在重两端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应及时地给予大学中期的他们应有的关注.
3.3 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反过来实践也为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现有的研究多偏向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我们不可否认随着近几年相关研究的增加,其理论构架较之20世纪90年代更加完善,但其实践意义怎样,我们不得而知.现有的实践研究多从学校团体干预入手,其实践效果我们不可否认,但是不是所有的适应问题都适用于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知道,团体辅导在人际适应问题的解决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学习适应上的难题是否也能在这样一种小团体的互相学习中得到改善,我们同样不得而知.因此,在不断完善前人理论甚至是提出新理论的同时,我们应该将理论转化为更具实际意义的东西,至少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希望干预研究的方法不止团体干预这一种.
3.4 研究方法单一,评价标准不统一
量表作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工具,其数量逐年增多.量表为我们发现问题,揭示现状提供了科学性的考证,但量表的适用性、数据所反应的真实性并不是每个研究者都能熟练掌握的.测量学者和实验者在方法上各有偏重,测量在于量化问题的程度,它不一定要有严格的实验设计方法.而实验设计不仅能更好的控制额外变量,而且在已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也显得更为经济,并且不一定会用到很深奥的测量方法.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或许我们可以构思出一种外部效度更高的行为实验设计法.每个量表都有其评价标准,现有研究多采用各维度分数加和的方式进行量化,认为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但到底达到多少分达到不适应,缺少统一的标准.
4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的研究趋势
4.1 研究重点的转移
现有关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学校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自然人、社会人,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陪伴、社会的刺激.学习之外我们必将走向社会,特殊年龄段的性格特征、认知方式都会影响我们与社会的最终融合.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方式在发生改变,电话里的问候、假期在家的交谈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理适应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综合衡量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四的学生而言,应加强其社会训练,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4.2 研究方法的多元
心理具有复杂性,统计方法的运用让我们对数据有了新的认识,但现有研究所揭示的规律太片面,新生的适应性在漫长的大学生活中是否会有动态的变化?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的研究还应该关注各种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影响.同时应注意多学科的融合,如与生物科学、临床医学的相互学习,以便我们能发现其心理机制和提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4.3 研究范围的扩大
学校性质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比如,相对公办大学来说,民办高校由于其学校的特点,学生更容易表现出自卑感和适应性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公立高校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同样也要关注其它类型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加强新生适应力培养的基础上,也该关注各年级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并且由于国家对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同,其不同学校的学生间是否会有心理适应性的差异也应被关注.同时随着各省教育规划建设项目的推进,一些新兴大学城过渡中学生在环境设施、自我调节、文化融入等方面诱发的适应性问题也应受到关注.另外,还有一些,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也是我们来来研究应该关注的对象.
总之,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就业大潮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适应性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应当长期得到学者和管理职能部门的重视,这也是高校和谐发展,社会进步的潜在动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汪小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邵红,田金玲,顾正清.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J].中国校医,1999(13).
〔4〕白晋荣,刘桂文,郭雪梅.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7(2).
〔5〕封琴,戴欣宜,周逸萍.独立学院新生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J].交通医学,2012(4).
〔6〕陈卫平.SCL-90和UPI测验技术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技,2014,3(5).
〔7〕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2).
〔8〕冯延勇,苏缇,胡兴旺,李红.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5).
〔9〕王钢,张大均,江琦.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
〔10〕〔14〕张华玲,戴丽,葛明贵,闫龙.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4(1).
〔11〕姜玲玲,刘晓卫,徐凌衷.对民办高职学生社会会适应力的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4(7).
〔12〕周秋莲.高校独生女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分析[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13〕钟颖.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性分析及处理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0(6).
〔15〕孙瑜.大学新生常见适应性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3(19).
〔16〕韦雪韵.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
〔17〕殷华西,黄碧蓉,周睿.当代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研究探新[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1(11).
〔18〕王长华,何金晖,张日胜.大学新生适应性导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9〕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0〕韦广雄,范慧玲,陈一栋,杨潇.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在大学新生适应性心理问题中的应用[J].传承,2013(12).
〔21〕陈振兴,杨清香.关于运用团体辅导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