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长治医学院校园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

  • 投稿黄宇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247次
  • 评分4
  • 31
  • 0

马保连1,刘 芳1,史琳婧1,闫晓霞1,姜孝忠2

(1.长治医学院 药学系;2.长治医学院 校园管理中心,山西 长治 046000)

摘 要:目的:通过校园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为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提供基础资料,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方法:踏查法和植物检索.结果:长治医学院校园有广义药用植物42科、63属、68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6种,被子植物61种.结论:长治医学院校园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学生进行药用植物实践学习的良好场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药用植物;长治医学院;调查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34-04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药学专业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习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经环节和重要纽带,可以从中培养学生认识、鉴别药用植物的技能,为日后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长治医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植物资源丰富,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了加强和完善药用植物学教学实践体系,2014年4月~6月笔者对长治医学院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以期为教学科研提供基本资料,为校园建设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1 自然地理概况

长治医学院创建于1946年,座落在有红色之都、魅力城市美誉的山西省长治市,占地面积777.80亩.地理位置约为北纬36°11′,东经113°06′,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9.7°,年平均降水549.2mm,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温带、亚热带及热带植物的生长.

2 调查方法

采用踏查法,采集标本、数码拍照和植物检索的方法对长治医学院校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踏查过程中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并编号和标明拉丁学名、生境等特征;室内整理标本,根据相关文献和资料[1-6],进行植物检索,鉴定植物种类,将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分门归类,编制植物名录,列出校园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部位和功效.

3 结果分析

3.1 种类统计

据调查,长治医学院校园有药用植物42科、63属、68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有5科、6属、6种;被子植物有36科、56属、6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1科、51属、56种,单子叶植物5科、5属、5种(见表1).以药用被子植物的种数最多,其中双子叶植物占到总数的89%.

3.2 药用植物资源分析

校园内有药用蕨类植物和药用裸子植物7种,占总数的10%.其中包括两种珍稀物种-银杏和东北红豆杉,银杏的种子,药材上俗称“白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有很好的敛肺平喘的功效;东北红豆杉树皮、枝叶、根皮可提取紫杉醇,具抗癌作用.另外还有油松、侧柏等,也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

长治医学院校园药用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其中种类较多的科有蔷薇科(10种)、木犀科(4种)、豆科(3种)和菊科(3种),占总数的30%.按照药用部位划分,全草类药材居多,其次是茎叶、根类、皮类、种子、花和其他类.按药用植物功效划分,有清热解毒药(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等)、解表药(桑叶)、活血化瘀药(桃仁、牡丹皮、月季花等)、收敛固涩药(银杏、山茱萸等)、补益药(杜仲)、峻下逐水药(牵牛子)、利尿药(车前子)、消食药(山楂)、活血止血药(槐)、祛风湿药(木瓜)等.

4 结论与讨论

长治医学院校园内有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科研价值.对于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来说,校园药用植物资源更是发挥了重要的教学服务作用.在校园内进行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直接又可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认识了药用植物的形态、分布等特征,掌握了基本的药用植物鉴定方法,还增强了学生的对校园药用植物的保护意识.另外,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校园的药用植物资源状况,编制的植物名录可作为学生实习的一个参考资料,也可为校园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合理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建议学校加强校园药用植物的宣传和保护,对药用植物进行挂牌标示;引种校园植物,建议以本地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物种为主,来优化校园环境体系,使校园景观更丰富,为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教学科研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张浩.药用植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0-255.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5〕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山西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山西植物志(1-5)[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