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学化解读及其实践意蕴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795次
  • 评分4
  • 99
  • 0

吴霞 (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裴斯泰洛齐是继卢梭之后19世纪欧洲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他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一颗赤诚之心,献身贫困儿童的教育,并为此进行数十年的艰苦教育实践,提出了和谐教育、简化教育、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及小学各科教学法等重要思想。反观裴斯泰洛齐一生的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崇高的人道主义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教育心理学化则是贯穿其思想的精神主旨和重要脉络。他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强调教育要充分遵循儿童天性中的心理因素。它既饱含了裴斯泰洛齐对儿童慈母般的感情,又凝聚了父亲般的教育智慧,是教育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也是教育信仰与智慧的践行。而面对矛盾丛生、为诸多问题困扰的教育教学现实,重读并领悟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精神内涵,对于澄清教学中的矛盾与困惑,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教育者要明确,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要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教,在实践中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一 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作为两方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从柏拉图、夸美纽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包含心理学的萌芽因素,但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并引发】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通过观察并认识到大自然发展的永恒规律,裴氏决定委身于大自然的引导,模仿并遵循大自然的活动的启示。他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与物质的自然规律一样,并且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的可靠线索。而使教育和教学心理学化,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揭示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裴氏试图探索的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教学机制。由于深受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影响,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路径,才能发挥人的全部的天赋的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因此,从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来看,教育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潜在的天赋力量和能力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其次,教育心理学化还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编制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使用都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同时裴氏更看重儿童自我发展的潜能。由于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交织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者的努力和外在施教影响,只有被受教育者吸收和认可,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的信念和发展的快乐意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儿童发展的内在潜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机制,调动儿童的内在发展意愿,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会自己教育自己也是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 解读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齐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看重人发展的天赋的潜能和力量,由于天性中的善良、仁爱及慈悲心怀,他深深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贫困及流浪儿童倾注了满腔的的热情和深厚的教育爱,试图在教育教学方法中找到一条心理学化的线索,并致力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要素教育、简化教育、小学各科教学法等重要思想。

(一)朴素的人性论:植根于对儿童深厚的教育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他的人性论。他认为,对人类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性的了解和认识基础上。在《隐士的黄昏》中,他写道:“认识人类的内在本性,了解人类的需要,了解怎样使人类提高,怎样使人类堕落,显然是必要的。的确,人人都应当知道这些,不管他们的地位多么卑下。”他认为,“每个人,即便是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这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这些简朴而精炼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发现,为使所有人都受到必要的完满的教育,不管其贫富贵贱,使人的内在全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人,乃是裴斯泰洛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初衷。他热爱儿童,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儿童真诚地、无私地、全身心地关心与热爱,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为贫苦儿童的教育奉献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与友人的信中他曾描述斯坦兹时期的教育经历:“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和教学……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也没有。”出于裴氏内心强烈的人道主义,为使广大下层劳动人民都受到普遍有效的教育,必须根除旧式学校的弊端,探索一条成功的教学规律和法则,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端的“教学机制”,而且这种“教学机制”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在几十年艰辛曲折的教育实践中,他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要素教育思想,简化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即使最普通的人,也可能教他的孩子。”裴斯泰洛齐的可贵和动人之处,在于他不仅对儿童怀揣真诚热情的感情,而且有把浓烈的教育情感付诸理性的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勇气,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裴斯泰洛齐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们。他的爱……使他的所获,竟远过于他的追求;他原来求的是贫苦孩子的启蒙,而得着的是人类教育的大道!”

(二)成功的教学机制:感觉印象及直观性原则

对儿童怀有的赤诚之心和深厚的教育爱是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因,而如何实施教育心理学化,探索成功的教学机制,裴氏是典型的经验论者。他看重感觉和直观对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感官的直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即感觉印象。他指出,“欧洲教学的缺点,或者更确切地说,教学的所有自然原则的人为的颠倒,已将这部分世界推到了现在这个局面。除了从我们的民众教学的肤浅性、不完善性和轻率的状况中悬崖勒马,并认识到感觉印象是所有知识的真正基础之外,已经没有对当前和未来社会、道德和宗教的其他的补救办法”。m成功的教学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天性的认识基础上。裴氏进一步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只有通过训练,这种感觉印象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高级状态的能力。”可见,裴氏试图通过感觉印象的发展来寻求知识形成的心理过程。而“我发现我已确立了一个最高的教学原则,即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基础。”因此,促使人产生清晰概念的教学艺术必须从“感觉印象”开始。而感觉印象的获得必然通过感官体验或直观的方式,裴氏也将直观性教学作为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裴斯泰洛齐之前的教育家也提出过直观性原则,但裴斯泰洛齐侧重通过直观训练使儿童感觉、知觉等各种感官能力得到发展,裴氏超越前人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将直观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又赋予“直观”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实践及运用:要素教育及小学各科教学法

裴斯泰洛齐不仅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论命题,在布格多夫寄宿学校期间他致力于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教育心理学化的途径和手段,为此提出简化教育的思想。即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万象中抽丝剥茧,抓住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把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裴氏认为应当遵循自然永恒的法则,一切从“简”。裴氏曾说:“初等教育从它的本质讲,要求普遍地简化它的方法,这种简化,是我一生所有工作的出发点。”【-q裴氏认为初等教育可以简化教学方法,归纳为最简单的要素,为此提出要素教育的思想。要素教育中,德育的基本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儿童从对母亲的爱这一人类最普遍最基础的感情出发,逐步扩大到爱与母亲亲近的人、爱周围的邻居,到爱陌生人,最后到爱所有人,达到博爱的境地,爱所有人意味着爱上帝。他把体育和劳动教育的要素归结为关节的活动。智育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为语言、数目和形状,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数、形、词,教学的要素可归结为测量、计算、说话能力的训练,为此裴氏将要素教育思想运用于小学各科教学,提出“数、形、词”等学科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语言教学也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并将语音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要素。因此,正确的语言学习‘阶段要从发音教学开始,逐步过渡到单词或单个事物的教学,最后是语言教学。为把数的要素具体化,裴氏提出了算术教学法。他把“1”作为数目最简单的要素,并从“l”开始,逐步过渡到十位数、百位数的了解和运算。在数字运算方面,先学习加法、乘法和除法,进而学习减法,最后再进行复杂的运算。为方便儿童学习分数,他特意创制了一种“分数表”,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算术箱”教具。在测量教学中,他把直线作为教学基本要素,先通过直观教具观察直线,然后认识角,进而学习由直线和角构成的各种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曲线、圆形和椭圆形等。测量教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书写、绘画教学。

三 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意蕴

(一)更新教育理念,以无声的教育爱感化心灵

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时时把“人”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裴氏深具人道主义,对学生给予满腔厚望,为学生的发展倾尽毕生的热情和智慧。他热爱儿童,欣赏儿童,相信儿童,“我已经观察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孩子们粗笨、怕羞以及显然无能的背后,蕴藏着最优秀的才能,最珍贵的能力。”并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身上的潜能和力量。裴氏教育实践的成功之处,究其根源,在于他甘愿为儿童默默付出的无声教育爱。在“父亲裴斯泰洛齐”的感召下,使得智力、道德面貌、体力等千差万别的孩子变成他所期望的人。教育爱是教育事业取得成效的最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和无声语言,它贵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泽万千心灵。曾经在BBS上看到有学生写不喜欢老师,但作为教师却不能缺失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教师须永远怀着一颗赤诚虔敬之心,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们,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朝见成功的曙光。同时要树立平等思想,要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当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克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师生关系异化的可能性,努力成长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关爱。

(二)回归本真,教育者需要倾听“人”的心理诉求

裴氏的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充满着智慧与热情,又带有几分冷静的理性思考。它启迪教师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与内在兴趣需求,将教育内容、方法与完整的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裴氏认为,教师如果不是按心理学知识去教学,他的工作就会像老妇行医那样糟糕。而反观当今教育实际,教育日趋近视和功利化,教育者心态浮躁,从学前儿童开始,教师和家长急于向孩子灌输陈述性知识,忽视儿童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而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备往往围绕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学生的现有知识构成及兴趣所在却被遗忘。教育重智轻德,急功近利,导致教育教学中矛盾和问题丛生,原本正常的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冷漠和畸形。而这一切都源于教育者教育价值观念的颠倒和错位,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是“我与你”、“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它需要对人的基本的心理需求、生存价值及生活理念、兴趣及爱好的了解和尊重。而很多情况下,教师既不关注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也不尊重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与需求,或者仅仅重视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而忽略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需求。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的统一和交融,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统一、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师也不应再高高端坐于学术殿堂之上,他要回归到学生中,体验人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并以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智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愿望,就如雅思贝尔斯所说:“人,只能用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三)勇于探索,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和践行教育规律

欧洲近代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教育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教育思想和智慧的凝结源自他多年坚持不懈的艰辛的教育探索。面对当权者的质疑、周遭的冷遇和四处黑暗和死气沉沉的教育现实,他甘愿在追寻教育真理的大道上披荆斩棘,披肝沥胆。虽屡屡受挫,但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丰硕的教育成果。裴氏坚信,所有教育活动的成效必定有捷径和规律可循,即使支撑“心、脑、手”的天赋的内在潜能的发展规律也各不相同,教学要因材施教,教育手段因人而异。裴氏毕生献身于教育改革的无畏精神和勇气,善于发现并践行教育规律的教育智慧启迪我们,作为教师要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并践行教育心理学理论。同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学会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善于总结、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性,循规施教,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提出至今已接近200年,但他的教育心理学化及其引发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却对欧美近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由于时代的限制,他对人性的理解中有一些唯心主义的局限,他对心理学本身也未进行系统、科学的深入研究,但他对教育付诸满腔热情和为探索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却激励着当代教育者:在实施教育心理学化的过程中,如何有一颗赤诚的心,一个智慧的头脑和敢于实践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