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PLC多种编程方法例举

  • 投稿曹哲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44次
  • 评分4
  • 16
  • 0

姚利敏

(浙江电子工程学校 浙江 绍兴 312028)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为PLC)目前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通过例举几种常用的编程方法,可以让PLC的使用者了解、熟悉、应用多种编程方法,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PLC;梯形图;语句表;SFC功能图;功能指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115-02

目前,PLC已成为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过程控制于一体的电子装置。有的初学者对PLC编程感到很难理解,更不用说编程解决实际问题了。目前,普遍使用的编程方法有梯形图、语句表、顺序状态转移图(SFC)、功能指令编程等,可操作性强、易于学习和掌握。

下面,笔者以三菱FX2N系列为例,介绍几种常见的运用PLC编程Y-△减压起动控制电路的方法。

图1所示为Y-△减压起动控制电路。合上电源开关Q,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KT、KM2线圈同时通电并自锁,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接成Y形连接,进行减压起动,当电动机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KT延时时间到,其延时断开的动断触点先断开,使KM2线圈断电;KT延时闭合的动合触点闭合,使接触器KM3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定子绕组改接成△连接,电动机进入正常运行。KM3线圈通电后,其动断触点断开,使KT线圈断电。按下停止按钮SB1,则电动机△停止。

在讲解编程方法前,首先要统一PLC编程时的I/O地址及I/O外围接线图(如图2所示)。接下来例举几种常见的编程方法。

第一,梯形图编程。用这种方法编程比较简单,可以借助Y-△减压起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按I/O地址分配的原则,依次替换,基本可得到梯形图,再作适当的调试,修改一下即可,如下页图3所示。

第二,指令语句表。此编程方法可直接通过GX Developer编程软件中符号直接转换,一般对于初学者不建议直接采用此方法编程。语句表如下页图4所示。

第三,SFC流程图。根据题意,SFC功能图如图5所示。画出流程图后,再在软件中输入程序,即可得到STL功能图。

先确定初始步S0,清零;按下起动按钮,转到S20步,Y1、Y2接通,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电动机Y形起动,转速上升(即延时时间到),转到S21步,电机由Y形换成△,按下停止按钮或过载,回到初始态。按题意画出功能图,如图5所示。再将其转换成STL的梯形图。用此方法编程时要注意:因为I/O接线图中停止按钮与过载以常开的形式连接,停止按钮X1与过载X0在功能图上仍以常开触点的形式并联在梯形图电路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程序会出错,无法运行。

第四,功能指令(MOV传送指令)编程。功能指令编程也属于梯形图的一种,此编程方法要求编程者对功能指令MOV比较熟悉。可以用4个位元件组成一个位元件组合单元,用KnYm表示,K1Y0表示 Y3-Y0有4个输出继电器组合。

当PLC的Y1、Y2端有输出时,KM1、KM2得电,主电路将电动机绕组接成Y形,当Y1、Y3端有输出时,KM1、KM3得电,电动机的绕组被接成△。当启动按钮闭合(X2=ON)时,梯形图的第一个梯极执行,将K6(二进制数0110)送到输出端Y3Y2Y1Y0;由于Y1=Y2=ON,KM1和KM2得电,电动机处于Y形启动。当转速上升到一定程度,即启动延时5S后,PLC执行程序将K10(1010)送到Y3Y2Y1Y0,此时Y2=OFF,只有Y3=Y1=ON,故KM1、KM3得电,PLC控制主电路使电动机通电并处于△运行方式,完成电动机的Y-△启动方式。当闭合停止按钮X1或电动机过载X0(即X1=X0=ON)时,电动机将停止运行,如图6所示。在图6中,X1与X0以常闭触点形式并联在电路中,是因为PLC的外围接口图以常开的形式与PLC的输入端相连,故在梯形图程序中应该相反。否则程序无法运转。

通过调试,这几种编程方法都能应用。以上四种编程方法只是比较常用的,其他的编程方法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一一例举。一题多解对于学生而言很有挑战性,可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些学生还能举一反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勤.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8-129.

[2]颜全生.PLC编程设计与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8,68.

[3]李乃夫.电器及PLC控制技术学习指导与练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