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议城市生态问题及对策

  • 投稿Andr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153次
  • 评分4
  • 87
  • 0

薛青美 王书波 王晨 李帅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市人口集中,与生态环境矛盾越来越尖锐,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雾霾污染频繁发生。本文从政策建设、环境信息化建设、城市生态标准等方面提出缓解生态问题的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城市生态问题;环境信息化;城市生态标准

0 引言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类的主要集聚形式及主要集聚地之一,也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人类干预自然最强烈 、人工环境占主导的生存空间。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城市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也多种多样。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口与生态环境矛盾越来越尖锐;工业、生活用水量巨大,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空气湿度低造成城市雾霾频繁发生,城市的生存环境让人堪忧。王如松等[1]人从人居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和城镇生命支持系统生态学三方面对转型期城市生态进行了综述。刘华等[2]人提出城市生态问题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对城市进行更合理的规划,如何建立适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城市生态问题越来越被更多的关注。因此,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产生重大意义[3]。

1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人们把城市这个特定的空问里,人类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和功能关系,称为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集自然、经济、社会于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人工生态系统。除人以外的自然条件(环境)和人文条件(环境)的综合,就是城市生态系统[4]。人口、产业、交通在城市高度集中,城市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异常强大。城市化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1.1 人口与生态环境矛盾尖锐

城市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使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类强烈的干扰、改变和破坏,导致城市生态平衡失调,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口密度大,人工设施密度高,活动强度大,导致交通拥挤。人多车多房多,造成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度大,导致城市缺乏阳光 、绿地、新鲜空气。据统计,我国城市建筑密度一般为50%—60%,最大超过80%。城内居住环境逐渐恶化,慢慢地变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导致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人口对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影响巨大。

1.2 城市水资源短缺

城市人口数量多、工业规模增长快,用水集中、量大 、增长快;污水排放量大但污水处理效率较低,造成城市的供水紧张。不少城市因缺水问题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诱发地震灾害,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供给以及水体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子[6]。国家对水利和水源治理投资巨大,而现行水价一般不包括水资源本身的价值,且水资源价格普遍偏低,这也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与浪费。

1.3 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近年来,雾霾污染越来越严重,北京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PM2.5指数频频“爆表”。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呼吸道疾病及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茹少峰指出我国发生的城市雾霾天气突出表现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物浓度。雾霾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原因是地面灰尘大,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湿度低,加之人和车流的搅动、静止气流使空气中聚集的微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另外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制造的二次污染也是主要污染物来源,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也加重了雾霾天气的出现。茹少峰还指出城市雾霾天气现象与城市经济发展方式高度相关。

2 解决途径

2.1 政策的力量

首先,法律法规先行。大力完善法律法规,并制定完善的效果评定、奖励惩罚体系,严格、明确的责任落实制度,确保规划能够高效的执行。其次,成立专门管理部门或团队,协调各个省市地区,负责雾霾治理、水资源治理的计划制定、执行与监督,并对最终治理效果负责。再次,制定短、中、长期治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计划,“城市病”治理计划,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计划,环保科研投资计划等。

2.2 加快环境信息化

环境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化是提高环境监管水平、环境执法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有力武器,环境信息化带来的将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政府管理流程和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变革,提升的是整个环保系统的行政效率和业务能力。现在已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实现更加人性化的监控和管理,应加快环境信息化在环境管理中应用的步伐。首先,加大信息系统研发力度,构造整个软件、硬件平台,培养相关人才。其次,加大各污染指标的基础数据和危害数据统计、检测力度。最后,数据公开与共享,营造良好的数据应用环境,让公众和企业参与此项工程。

2.3 建立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为了实现一定的城市规划目标,更好地指导规划编制而制定的准则与规定,建立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很有必要。沈清基等提出将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加以整合,取长补短,是建立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三个有效途径。

2.4 推广环保文化

要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需要培养环保文化。环保不仅仅是专业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保应当上升为一种文化伦理的高度,深入民族骨髓。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企业要响应国家政策,建立以环境保护、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发展系统和文化体系。我们个人要首先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保护环境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作为自我素质的一种体现。

3 结论

城市生态问题是在发展经济时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环境破坏的事实,作为国家,应合理诱导城市开发建设;作为企业,应坚持发展绿色环保、循环经济;作为个人,将环保意识上升为个人素质体现。以期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宜居美丽的城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20(5):830-840.

[2]刘华,钟炜,张建民,等.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初探[J].经济地理,2006,26(1):92-95.

[3]史作民,陈涛.城市化及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 1996,15(1): 35-41.

[4]杨小波,等.城市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01:52-58.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