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赛教融合,以赛促教——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探索教学新模式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075次
  • 评分4
  • 89
  • 0

文/本刊记者 丁 锐 特约通讯员 张兵营 郭宜勇

对职业院校而言,技能大赛能够促进“双师型”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师生职业技能提高,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技能大赛往往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为此,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在汽车维修专业探索出“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将竞赛理念与企业实践覆盖到全部专业课程与全体专业师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竞技”贯穿教学全过程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团队而言,要实现大赛理念向教学实践的转变,关键在于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即借国家示范校建设契机,建立长效的“赛教融合”机制,进一步扩大竞赛范围,真正实现高技能的普及教育,让所有竞赛内容向项目课程转化。

首先,根据岗位技能需求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了汽车维修专业技能、校内外各类竞赛项目和企业生产实际项目。在课程设置上,保证每学期设置一门与技能竞赛相匹配的课程,保证学生在校3年内技能竞赛活动不断线;在竞赛时间上,保证校内竞赛和校外竞赛相衔接;在竞赛内容上,保证竞赛内容和企业项目相结合。

在教学上,汽车维修专业将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规定的汽车维修类技能大赛项目和汽车维修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能操作项目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学校各类技能竞赛、市级技能比赛和省级技能大赛中。到期末成绩评定时,学校对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加分,给予获奖学生物质、证书等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在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还特别注意将竞赛训练与提前组织培训、集中强化培训和赛后分析评价反馈相结合,注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改革相互促进,注意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保证这些竞赛及活动结果能够有效对接企业,真实地反映各项教学改革的成效,有力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大赛班”树立技能标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激励更多学生融入技能竞赛的氛围,学校在每次校级技能大赛之后,选拔优秀学生组建“技能大赛班”。在为各类技能大赛培养“种子”选手的同时,激励更多学生以进入“大赛班”为目标,踏实学好技能。“大赛班”于2014年6月正式成立。

“大赛班”采取“淘汰制”的选拔方式,选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各课程任课老师通过教学选拔出优秀学生;第二阶段,选拔出来的学生参加每学期系部举行的汽车涂装、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等五个项目的初级和中级组别技能大赛;第三阶段,在部系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参加校级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进入“技能大赛班”。

学校对“大赛班”学生实行全封闭训练,安排指导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对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大赛班”学生每天从早上6:20起床到晚上21:00结束训练,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合理的安排。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参赛选手,而且使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近两年,汽车维修专业在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28个,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并在2014年江苏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邀请赛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中荣获二等奖。

赛教融合提升教师水准

每学习一项新内容,都先由教师做示范,并以形象生动地讲解汽车结构和原理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个小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初步掌握汽车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赛教融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求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改革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

为此,学校成立了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工作室,由高级技师、省交通运输类专业带头人、市中青年专家邓跃海老师负责,以各项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观摩、学术交流等活动,共同学习竞赛规则和内容,帮助成员投身技能大赛辅导,带领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工作室还利用合作企业赠送学校的两辆技能大赛指定车型,请企业技术骨干与教师共同指导大赛选手。在指导过程中,专业教师一边学习企业标准的操作方法,一边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探索人才、设备、实习培训等创新,使教学培养标准达到并超过企业要求。

此外,工作室还引领全体专业教师整合大赛数字资源,开发试题库,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