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路径探讨———以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为例

  • 投稿丑小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795次
  • 评分4
  • 51
  • 0

文/吕钦 张丽芬 高长华

摘要:江苏省镇江市正在进行六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新产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本文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对镇江市新兴产业所需技能人才的培养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更好地为地方培养、输送技术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镇江 新兴产业 转型升级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

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发展最基本的竞争力,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渠道。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化校企合作,不仅能促进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更是紧贴产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升级”的核心是产业比重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演进,是产业内部由加工、再加工向技术集约化、生产高效化演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产业结构更符合经济、生态、社会发展规律的演进过程,也是产业技术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

二、镇江市产业转型升级概况

镇江市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 1957年,“一、三、二”结构;第二阶段:1958~1990年,“一、二、三”结构;第三阶段:1991年至今,“二、三、一”结构。从镇江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便处在了三个产业中较合理的第三位置,而第二产业以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主,位居第一位,最具代表性的是镇江的主导产业之一—化工产业,这也是镇江市的产业结构现状。

近几年来,镇江市不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以化工产业为例,虽然化工产业是镇江第二大支柱产业,但自2006年以来,市政府开始对化工行业进行专项整治。

一方面关停、搬迁化工生产企业,2014年关闭了57家化工企业,加之前7年关闭的290家,共关闭了347家化工企业;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化工项目准入门槛,全面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镇江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2013年6月出台的《镇江市六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下简称为计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市六大新兴产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比例超过50%。

其中,新材料产业销售总额达到1400亿元以上,高端装备产业实现销售170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航空航天产业销售力争突破5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规模达到710亿元,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全年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例达42.8%,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分别实现销售收入816.0亿元、985.0亿元、394.1亿元、249.1亿元、226.5亿元和330.6亿元,分别增长35.4%、35.1%、28.3%、38.9%、25.2%和28.5%。

三、新兴产业下的人才需求和供给情况

新兴产业高速增长,对技能人才从数量上、综合素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技术、知识复合技能型技能人才需求增加,同时也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镇江市《2013年苏南市场十大核心数据》显示,先进制造业人才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持续走高,特别是以物联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人才和新兴产业人才,全年总需求达到3.2886万人次,较上一年上涨33.1%。

然而,镇江新兴产业发展正面临中高端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生产一线产业工人短缺的现实难题。一方面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尚不能适应高科技、高技术、低碳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较低,普遍处于无技术含量的操作工或初级工水平,且工种涉及面较为传统。2014年度全市1、2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及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显示(以下数据皆为2个季度平均值),从需求数量上看,劳动力需求人数最多的是以技能人才、技术工人为主体的制造业,占各行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45.75%;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用人需求对求职者有明确要求的占47.74%,而实际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中,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人员比例占到52.53%。原有基础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就供给不足,而新兴产业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口更大。如何满足新兴产业市场人才需求,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人才供给的问题无非是引进或是培养。目前,镇江市新兴产业中人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瓶颈。而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最佳用人环境的创造、放大对人才的“磁吸效应”,是一个长期工程。对镇江现阶段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言,短期效果不大,而技能人才的适时培养是更有效的举措。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短期效益明显,特别是针对性培训,其专业技能内容和岗位不脱离,不仅使培训效果最大化,有助于技能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够形成人才群体供给,有利于技能人才梯队的形成,于企业的效益增长和产业人才培养都是有效的。

四、新兴产业校企合作现状

1.专业设置较少涉及新兴产业方向

镇江现有职业学校中,大多仍是传统专业设置,新兴产业涉及较少。以镇江市技工院校为例,目前只有三家技工院校开设了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新专业,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传统专业正在优化升级。在2014年招生简章上,镇江技师学院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对接电子信息产业)、数控加工航空材料加工方向(对接航空航天产业)等与新兴产业相关联的专业。交通技师学院开设有飞机维修(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方向)、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航空电子设备安装与维修方向)、航空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和民航商务方向)等与航空制造产业相关的专业。东方技工学校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

2.企业合作意识淡薄,校企合作层次较浅

目前,镇江市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体现在“订单式培养”和“工学交替”等下厂实习方面,合作面仅针对学生实习和就业对口单位分配,校企间产学研及师资培养等深层次合作较少。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是职业学校主动,企业除了在就业时和学校招聘人才上主动,其余时候较为被动。这其中还包括学校为了在招生时显示就业分配实力,和企业达成的名义上的“挂名培养”。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二:一是与企业的人才引进理念有关。大多数企业认为,在校期间的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的事,用人时单位只需招聘合格的人才即可。事实上,在发达国家,职业培训完全由企业承担主要职责,培训机构只是用很少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如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采用的“学徒制”,在政府的协调下,学生由培训机构集中登记,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学生在企业实岗学习,少数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然后按照要求参加考核,最后由职业院校颁发政府认可的文凭。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企业会很用心地培养自己的“准员工”,学生在毕业时也会真正实现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是与企业的经营投资理念有关。企业以营利为主要目标,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是否参与职业教育对于企业的投入和收益均不能产生影响。不少企业认为参与职业教育后,不仅会加大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要安排学生的吃、住及支付一定的用工报酬,而且还会给企业增加风险,学生的意外皆需企业承担。因此,企业一方面抱怨学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有差距,另一方面又不肯加大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投入。

3.政府推动不够、投入较少

一方面,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够。从政策上来说,政府并没有对校企合作的企业或是学校提供促进合作的扶持等政策,例如对企业税收、用人等的优惠政策。从激励上来说,缺少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激励等。另一方面,政府对职业院校新兴产业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较少。镇江市职业院校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设备、设施基本都是自行采购的,政府的投入非常少,而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由于自身利益及设备维护等问题,也很少将设备提供给职校的学生用。

五、校企合作建议

1.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学校要瞄准市场需求,突出专业品牌建设,既要注重改造老专业,又要加快发展新专业,尤其要加快骨干专业品牌建设,才能在做精做强上取得新突破。镇江市的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着重从三个方面强化专业建设:第一,依据社会需求状况,把强项专业品牌叫响;第二,满足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需求,加强新兴产业专业建设;第三,加强重点专业的研究开发,建立相关支柱产业的大师工作室。

2.强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上,要进一步改革和尝试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如“订单式”“工学交替”“互为基地”等形式,培养市场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此外,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搭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平台。

3.加大集团化办学力度

校企深度合作的最终方向一定是走集团化办学之路,这是企业真正走进职业教育的标志。实现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最大好处是让集团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可分离、互相嵌合的产业磁体。这样企业、职校、政府都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自身的作用,适应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实现共赢。

(作者单位:镇江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