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三字经》中的“成人”之道

  • 投稿毛线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751次
  • 评分4
  • 33
  • 0
《三字经》作为我国古代经典蒙学读物的代表作之一,是迄今保存最完整、使用最久远、影响最广泛的启蒙书籍。它篇幅虽短,仅有一千多字,却言简意赅地映射出了人类思想的精粹,凝结着人类的睿智和哲思,尤其折射了儒学思想的浑厚与精深,囊括了丰富的教育理念与“成人”之道,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奠基,亦是中华历史智慧的沉淀。《三字经》文笔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深意切,因其独特的体裁形式与内涵深厚的文风特质,影响历久弥新,世代传承。在新时代的发展境况和“立德树人”理念亟需落实背景下,传统文化精华中的民族精神与价值传承关乎国家的强盛不衰,是文化强国梦实现的关键,而《三字经》所展露出的精神文明价值与成人之道弥足珍贵,愈发值得人们深思与借鉴。

一、天人相合理念指导下的自然环境是孕育明哲之人的肥沃土壤

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和周遭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环境能够润物无声地影响一个人成长,也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一个人的性情。尤其是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因为他们无法判断和驾驭自己幼年生存的环境,以至于成人们对他们错误的批判可以众口铄金或反复言说成真,从而拔除他们自信的根源,并在这种错误判断指导下不知不觉地相应规划他们的生活,以证明成人们对他们的错误判断是“正确”的[1](P74)。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的视角而论,环境的变化总是能直接或间接地陶染个体的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充分阐明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能为人生锦上添花并促进一个人长久的发展;不利的环境不仅成为个体健康成长的阻抗因素,更有可能消弭人生的光辉色彩。对于孩童的成长,应尽可能地创设有利的生长环境,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将环境视为孕育明哲之人的沃土,汲取天地万物之精华养料,正是《三字经》中倡导的提升个体品性修养境界的“成人”之道的重要路径。

在天人相合理念之中,人可以从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万物之特质,涵养包容会通之品性。“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既是古时人们认知视角的衍生产物,又是为人处世所应信奉并恪守的基本准绳。古时素有自然崇拜这一现象,《三字经》中曾论述到“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2](P4)。可见,古人将“天、地、人”三因子视作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天”作为万物生存所依托的广漠空间,包括日月星辰交替运转且永不停歇,四季轮回而颠扑不破,既是对自然的认识,更是对人生生不息不懈追求的呼唤;“地”作为孕育万物生灵的优渥环境与条件,彰显了它的博大与宽广,为人提供了厚德载物的形象典范;而“人”乃是万物之灵,“灵”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就在于人能够认识天地之道,并顺应天地之道,取天地之灵性,去成就自我,驾驭万物,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此意中的天道也是人道,是人们必须认识而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四季轮回,亘久不绝,日月星辰,循环往复,人要遵循不违天的天人和谐原则,方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创造万物和谐相生的美好环境,安享美好幸福生活。自然万物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万物皆有其特质,必须牢牢地把握万物生长特有的属性并遵循其规律,以自然法则为自身行为准则的参照,在个体成长中不断反思并订正自身的品行,方能成为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因此,天地之道不可违,违背天地之道而行事,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致使人失去灵性,失去美好幸福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中将“天人和谐”之道视作为人处世的理想目标,其积极功效与时代意义值得肯定的同时,更需借鉴与秉承其内在的精髓。就“成人”之道而论,古代明哲先贤认为“自然”或“宇宙万物”含有崇善尚美的道德意蕴,对民众的德行教化有重要的参照与效仿意义,所以,就应当将人生与自然相对应,并与其融洽相合。唯有如此,蕴涵着仁爱与博大的万物才能不断陶冶人们至善至美的性情,人才能晓悟多姿多彩的万物生长气象,人的生命才会趋于至善的境界,人的精神才可能不断变得充裕和富足[3](P72)。在当下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涌动的潮流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思想仍具有强健的生命延续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思想熏染下,通过打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结界为发展方式,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虽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果已经反噬到了人类自身。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跌宕起伏,已严重阻碍了人类的持续健康发展。自然不可征服,只有遵循其发展的脉络与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才会通往理想的状态。此外,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人们应借鉴万物生长中所展露出来的包容会通的优秀品质,不断陶冶自身的审美情操,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佳作,体会万物融洽相通的恬静雅意,进而借自然之力涵养品性,体悟“成人”之道。

二、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环境是塑造“完人”品格的先决条件

育人性乃是教育的本质特性,借助教育培育人的思辨才能,使人具有活跃且丰裕的无穷智慧[4](P51),让人在教育过程中存善养性,不断涵养优秀的品质,从而成为“大写之人”。《三字经》中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P1),旨在阐明生命个体自诞生之初,其天性都是善良的,而这种善良的天性原本是没有太多差别的,但是,因为后天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大相径庭,便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善端,产生了善恶好坏的巨大差异。这一论点既传承了儒学正统思想中的性善论,又肯定了后天的教育与学习环境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一思想,提醒人们尤其要注意儿童成长早期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在“成人”教育中,家庭人伦道德教化的启蒙不可或缺。家庭是孩子健壮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首任导师,而家庭教育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课。《三字经》既是一部综合性识字蒙学教材,同时更是一部论述启蒙教育的专著[5]。关于家庭教育,《三字经》中论述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4](P2),意在借孟母重视孟子学习环境的选择之事例来说明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有早期性、先入性和习惯性的影响,此种影响会延续至孩童的整个一生。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素养、言行举止、行事习惯、教育子女的责任心与能力,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对于学龄前期儿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因为其早期性、先入性和习惯化的特质,此种影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会延续并渗透至孩童的终身发展[6](P248)。孩童涉世未深,幼稚而纯真,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性格特征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1](P52),故有“养不教,父之过”[2](P2)一说。这也再次说明了为人父母不能只考虑满足儿女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应重视孩童的德行涵养与习惯养成问题,为孩子创设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便知道用心学习,接触良师,结交益友,以便知晓为人处世的礼仪与知识,否则,便是父母的失职了。

家庭教育中应重视孩童知礼仪、明人伦的品性形成。《三字经》中论述到“首孝悌,次见闻”[2](P3),这便启迪了人们对于幼童期的家庭教育应着重于最先学习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友爱兄弟的道理。孩子如同纯洁无暇的璞玉一般,只有经过打磨、雕刻,才能变得精致。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最基本的人伦道德知识,便不能滥用瑰丽色彩美化现实溺爱孩子,也不能用悲观的态度描摹世界以挫败孩子的稚嫩心性。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最大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为当下与未来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那些纷繁复杂且多变的生活世界;因为那些没有积极接受教育或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习惯的孩子以后会寻求回避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小,思维的视野更加狭小[1](P66)。因此,父母不仅要重视孩童的家庭教育,更应不断培育孩子向善的性情,让孩子懂得“幼而学,壮而行”[2](P25)的道理,使其明白只有在幼年的时候勤奋上进,刻苦学习,明白做人的道理,长大以后才能立足于广袤的大千世界,才能在生活与人生的泥淖中愈挫愈勇,才能收获碧波荡漾的靓丽人生。

三、良好的学校教育是“成人”之道的 助推器

教育在“成人”之道中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人性本善,但这仅仅是善端而已,并不意味着这种善会一直延续至生命存在的终点,只有经过不断的品性修炼,不断提升优秀的品德修养,才会到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以立德树人为基本指导的教育亘古通今,恒久不衰,具有光辉且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绝不是受教育者个人的事情,而是关乎家庭、社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对古人而言,接受教育的目的虽有功利之说,但是,实际上多数情况超越了功利性的思维范畴,趋向了以人的精神丰富和对人自身审视为核心的人文陶养。对个体发展而言,教育能促使个体在融入社会以体现自己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同时,获得追求幸福的生存能力;从家庭的视角而论,教育具有明显的代际效应和隔代效应,同时,在宗法制血缘关系思想浸染下,教育具有荫泽后人、荣耀门庭和光宗耀祖的深刻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具有维持社会的礼仪秩序从而感导民众的积极效用;对国家民族的稳定而言,教育具有维护江山和平,稳定民心的突出功能[3](P180)。正所谓“苟不教,性乃迁”[2](P1),人只有重视教育,接受教育,不断学习,才能将天性中的善端维持并发扬下去。

在“成人”之道上,人不仅要重视教育,更应该重视接受好的教育。因为好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积极价值取向的形成、智慧和技能的培养以及适应缤纷多姿的社会生活,并在适应中更充分地挖掘发展潜能,以便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创造幸福人生,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将培养知识广博、品行高尚的“成人”,培养“仁爱”之心的向善心性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并将其视作教育的首要目的[3](P179)。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精华和需要永续传承的教育遵循。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人们都可以通过符合教育本质内涵的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彻底改变自己当前的人生地位,增加人的生命厚度,而且这种改变必然对人的发展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6](P35)。所以,人只有接受好的教育,才能养善养性,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

好的教育首先要教人明了基本的人伦常识,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并由此把人逐步引向博学之佳境。《三字经》中论述到:“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2](P5);“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2](P6)。这些旨在让人们知晓生活中的饮食常识,懂得各种牲畜于人类生存的不同贡献,知道基本的乐理常识,透析血缘关系下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此外,书中还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2](P6)的论述,意在使人了解人类自身所存在的高兴、愤怒、悲哀、恐惧、喜爱、憎恶和欲念七种情感,正视自身的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修身养性。

其次,好的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遵循这一教育原则也应该是好的教育的重要体现。任何事物的发展皆有其规律,由简至繁,抑或是由易至难。教育亦不例外,只有遵循其规律,并按照规律采取相应的教育,方能最大程度发挥教育的育人作用。《三字经》中论述到“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小学》终,至《四书》”“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2](P7);“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2](P12)。这些论述深刻阐释了教育之道,即义理讲解要详尽,事实解析清晰明了,对于文字章句的读法和怎样断句的方法都要标明;在掌握《小学》中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四书》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已经通晓六经之后,才能够阅读繁杂的子书,同时一定要挑选比较重要的来读,而且要记下各家的言行学说。只有如此恪守循序渐进这一教学之道,才能创设好的教育,进而实现其开蒙启智,警世育人之功用。

第三,将经典著作与表率人物作为教育内容,方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育人与醒世价值:从经典中品读经世致用之学问,从哲人先贤中鉴赏修身养性之道,从史册典籍中领悟“成人”之道。《三字经》中通过“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2](P5)与“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2](P6)的论述,揭示了“成人”之道的重要路径乃是要有爱人惜物的胸襟,要有公正合宜、合理得体的举止,还应有慎思明辨的能力与诚实不欺的处世态度,这乃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在人伦关系中,父子间要亲爱,夫妇间要相互迁就,兄长要友爱弟弟,弟弟要尊敬兄长;长辈和晚辈之间要注重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要守信用,做君主的要敬重臣子,做臣子的要尽职尽责。这十种大义,是人人都要遵守的人伦常识。另外,受教育者只有通过品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孝经》《诗》《书》《礼》《易》《春秋》《乐》《国风》《大雅》《小雅》《颂》等经世之作,认真钻研古代儒家经典中所蕴藏的深刻哲理,领悟品德修养之道,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品行,体会不偏不倚的为人处世态度,理性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之境界,掌握平定天下的方法和道理,方能更好地经营家庭甚至治理国家。

四、自我飞扬是“成人”之道的核心要旨

在“成人”之道上,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4](P1)。环境的影响会伴随着主体自我意识的形成而相对减弱[6](P210),天赋与客观环境都不是决定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儿童对他自己和他自己对外在现实本身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是决定其发展的核心因素[1](P57)。完善人格的涵养包含着诸多因子,在“成人”过程中,只有将美德修养、立志勤学与知行合一这些优秀品格不断优化整合,内化为人的智慧和自我飞扬的精神内核,才能最终达到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

第一,修身养德是“成人”之道的坚实堡垒。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塑造优秀人格的首要条件。优秀是一种高雅的人格魅力,而传统美德的传承与涵养更是高品质的“成人”之道应承袭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古代,道德是人对天道与人道的一种自觉遵循,伦理是人性对自然自觉设立的一种理性规范[3](P80)。而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既是道德的凝练同时又是伦理的结晶。综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可将其概括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十个方面。这些以“仁爱”与“爱人”为核心要旨的传统美德,既是历代伦理思想家们明哲思辨所创造出的精神产物,更是囊括了这些思想家在内的无数崇善尚德的志士仁人躬身践行的智慧果实[3](P103)。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标榜,在被历代传承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赋予了新的内涵。

第二,品读经典,以史为鉴,浸润德善,以人为镜,在省察中不断完善自己,是“成人”之道的必由之径。《三字经》中论到:“为学者,必有初”[2](P7)。其意在阐明“读书求学需要有善端或纯净醇厚的初心和一个好的开端”这一重要性。中国古代教育着重于人的德性培养,推崇发奋立志,以德立人,尊崇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树立。让孩童自幼时起便品析经典名著,并通过这些不朽的作品帮助孩童们审慎地思考其中蕴藏的思想精华,去体悟人世的美好与高洁,将对孩童的人格塑造大有裨益,可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理性地感悟人生哲理,远比成年人的说教更具影响与教益。所以,在儿童为学之初,引导他们爱上经典、沉醉于经典的魅力,就可以从经典著作中学习并赏识先哲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德修养、道德仁义;从史学中学习历代贤哲明君治国安邦或忧国忧民的担当与智慧;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陶冶优美的情操。

第三,立志勤学是“成人”之道的航标。“有为者,亦若是”[2](P24)的阐述启迪人们,一个励志图强、奋发向上的人,可以像那些卓越的先哲一般名扬百世,千古流芳。在“成人”之道上,只有立志有恒,才能博学笃行。人只有确定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成长中形成坚毅的品性,才能在清晰而远大的航标指引下,踏过荆棘,步入成功的殿堂。人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能发挥自己禀赋才能的活动中,才会消弭心理上的压力与疲劳,获得自我肯定同时感受到真正的满足。而人在少年时期正是青春洋溢、朝气迸发、活力充盈的关键时刻,如果到少年期后,个体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特殊爱好领域,还未曾确立坚定而远大的人生目标,这无疑将会成为他的终身遗憾[6](P260)。所以,注重并把握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和少年养志这一人生发展规律的特性,在少年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用兴趣与爱好做为目标实现的精神指引,用坚毅的品性去夯实“成人”之道的基石是成功之人的必经之路。

第四,向榜样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形成勤学、乐学、好学的学习品性是“成人”之道的明智选择。《三字经》中宣扬“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与“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2](P20)之类的榜样事例,旨在借助历史中孔子与赵中令等圣人贤哲们勤学求知的事迹来启示人们应该立志勤学、终身学习这一真理。同时,细数“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2](P21)等读书修身的典范,旨在借助孙敬、苏秦等文人们励志勤学、不畏生活艰辛的苦读事迹,揭示“尔小生,宜立志”[2](P23)的必要性;通过诸多勤学成人的事迹告诫后人“勤有功,戏无益”[2](P26)这一道理,引导人们向榜样看齐,以优秀为参照,在比较中寻找差异,在差异中追求进步,在勤思敏学中找到自我,最终在自我飞扬中追求卓越。历史的睿智与时代的辉煌告诉人们,只有终身学习,在勤学、好学、乐学中让精神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才不至于因为虚度光阴而遗憾,才不会因心灵空虚而迷失在失去自我的四季轮回里。

五、学思行的高度共契是“成人”之道的关键所在

学与思相得益彰是学以致用的前提条件,只有知行合一的高度共契才是“成人”之道的关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的古训告诫人们,学是求知的途径与唯一手段,倘若不把学与思相结合,便收效甚微。古代先哲之所以强调读圣贤书,在“知行合一”中成就自我,是不无道理的。这是因为“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间接的经验知识,更在于通过反思和批判内化于心,并在指导自身行动与实践的过程中自觉于行[7]。“知”不是求诸自然科学认知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倾向于内心处做功的德性之知、大道之知。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在自我反省与思索中取得进步,进而在实践中走向成功。

古代先哲在“知行合一”的“成人”之道中,“读万卷书”,在“学思行”的高度共契中“行万里路”。在先哲们看来,读万卷书是求知的首要条件。读万卷书的实质是要通过博览群书的方式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获得间接知识,特别是研习圣贤之书。因为圣贤往往是德性崇高之人,读圣贤书就是追求德性之知的过程,因而,它也是一个人勤学苦读的过程。这一点至今仍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以个人有限的生命与精力,通晓万事之理是不必也不可能全靠亲身经历的。所以,人便需借助“博览群书”的明智之举在学习、思考、研究、借鉴、评说前人学说的基础上,纵览世间万物的灵动之气,从而形成理性而意蕴浓厚的人生价值观念。人生如一场修行,人只有在万卷书中,让心灵越过历史的废墟和千年的陈迹,去倾听岁月尘埃下永不风化的先古睿哲之思想精髓,才能用学思行的智慧之光,烛照人们更好地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探索与反思,创造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陈君慧.蒙学大全[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3]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5]张红梅.蒙学读物《三字经》述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1.

[6]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